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6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3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228篇
预防医学   13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5篇
  2篇
中国医学   160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7 毫秒
61.
62.
阑尾节段性多腔畸形较罕见。我们遇到一例报告如下: 孙某某,男性,74岁,患者以右下腹阵发性胀痛两天入院。体检:右下腹轻度肌紧张并有压痛,以麦氏点为著,无明显反跳痛。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和闭孔内肌试验均为阴性。临床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手术切除。 病理所见:阑尾长5.7cm,直径1.1cm,表面灰白色,浆膜血管轻度扩张充血。近端横切面见一圆形腔隙,内径0.2cm,腔内无明显分泌物。远端切面为多腔性,切面颜色为灰白间淡黄。在距阑尾  相似文献   
63.
患,28岁。孕32周,初产妇。常规产科检查:宫高28cm,腹围92cm,胎位LOA,胎心率140次/分,骨盆外侧各径线均在正常范围。B超显示宫内胎儿胎位LOA,颅骨光环完整,脑中线清晰,脑实质未见明显异常。双顶径80mm,头围295mm,腹围260mm,股骨长径18mm,肱骨长16mm,胫骨长15mm.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和比较GPT法(glucose pump test)、超声稀释法在监测动静脉内瘘流量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肾内科,全军肾脏病研究所透析中心长期维持性透析的39例患者,上机前用GPT法测定内瘘流量,正常上机后0.5h后用HD02型血液透析监测仪测定内瘘流量,对GPT法、超声稀释法测得流量〈500ml/min的患者2周内行内瘘彩超检查。结果2例患者GPT法、超声稀释法均未能测出流量,4例患者GPT法前后血糖变化轻微无法计算流量。33例患者数据纳入分析,GPT法测定的内瘘流量均值高于超声稀释法,且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种方法测得内瘘流量存在直线相关。对GPT法、超声稀释法流量〈500ml6例患者行内瘘彩超检查,动静脉内瘘均有吻合口狭窄或近吻合口静脉段狭窄。结论两种方法测定动静脉内瘘流量在临床均是可行的,能预先发现存在的血管通路狭窄。  相似文献   
65.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术后发热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发热的特点,探讨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对58例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体温〉38℃,持续发热3天以上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62%的发热与并发症有关,58例发热病例中36例出现了7种共47例次并发症;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单种并发症组与多种发症组患者发热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发热持续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密切监测术后体温变化,重视发热病例,观察伴随症状,可及时发现隐匿病灶,指导临床治疗,有效地减少术后发热持续时间,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牡丹皮-赤芍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及作用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检索牡丹皮和赤芍的有效成分以及相应的作用靶点,通过The Human Gene Database(GeneCards)平台检索银屑病的相关靶点,利用ClusterProfiler R软件绘制韦恩图,获得牡丹皮-赤芍与银屑病的共同靶点。利用STRING平台和Cytoscape3.7.2软件,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和药物-有效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利用ClusterProfiler R软件平台对牡丹皮-赤芍及银屑病的共同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筛选出牡丹皮-赤芍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成分37个和潜在作用靶点112个,关键靶点为JUN、AKT1、RELA,发现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活性、血红素结合等生物学过程和AGE-RAGE信号通路、白介素(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在牡丹皮-赤芍治疗银屑病中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结论] 牡丹皮-赤芍治疗银屑病是通过多种有效成分作用在多种靶点、多种通路的生物学过程实现的,也为进一步研究牡丹皮-赤芍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8.
目的:评价早产儿应用重组人类基因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于脑损伤保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东莞市大朗医院接诊的60例早产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rhEPO治疗,比较两组早产儿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影像学异常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早产儿NBN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包括大运动、适应能力、精细动作、社交行为和语言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系统影像学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EPO对早产儿脑损伤保护作用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早产儿预后,降低脑损伤后遗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9.
通过对药性形成过程和现代药性认识方式的思考,本课题组提出"以效识性"观点,以此观点为核心,文章从四气、五味、归经3个方面,以"有其效而无其气""有其效而无其味"及"有其效而不归其经"为纲对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所载中药中存在"有其效而无其性"现象的中药的药性进行了再认识,并提出了基于"以效识性"观点的中药药性再认识的研究思路。"以效识性"观点为中药药性的再研究奠定基础,为新发现中药的药性认识提出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70.
济雪宁(氨甲环酸)注射液在静脉滴注速度快时,常有心慌、头痛、头晕或视力模糊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减慢滴速或停药后,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2002年1月-2004年11月,我科应用该药500人次,其中20例引起胃肠道反应,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