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李源莉  吴群强  王俊卿 《医学综述》2014,(22):4046-4047
脑中性内肽酶(NEP)是M13锌金属蛋白酶家族的一种Ⅱ型整合细胞膜糖蛋白,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外周各种组织中。近年来,有研究表明NEP基因转染可对神经毒物β淀粉样蛋白发挥降解或清除作用,因此在阿尔茨海默病(AD)的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迄今,关于NEP基因转染对AD防治方面的研究综述尚未见报道,该文将较系统地阐述NEP基因转染及其方法在AD疾病防治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为今后AD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CST)结合运动再学习疗法(MRP)对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均行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MRP,观察组在训练前进行CST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价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躯干控制测试(TCT)进行躯干控制能力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法(MBI)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治疗后行步行能力评定。结果:治疗6周后,2组患者下肢FMA、MBI及TC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步行相关参数比较,观察组最大步行速度、步长及步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分别与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步长和步行速度具有正相关性(P〈0.01)。结论:CST结合MRP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3.
24.
人参是祖国传统中药资源中应用最多、组成的单体成分最复杂和药理学作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目前已经成功分离出了人参皂甙Rg1、Rg2、Rb1、Rb2、Rc等单体成分。人参皂甙Rg1具有广泛的药理学活性,目前已发现其具有抗疲劳、抗衰老、抗癌、降血脂、增强记忆力、提高免疫力等作用。近年来,人参皂甙Rg1的神经营养和神经保护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5.
26.
在步行等动作开始前的姿势控制调整称之为预期性姿势调整,而脑卒中患者在步态启动前,由于脑损伤导致的异常预期性姿势控制模式可能会激活本不该被激活的肌肉,从而诱发异常步态。目前临床常见的步态训练更多注重患者行走时的下肢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以及支撑摆动相比值等参数,而鲜有针对步行前预期性姿势控制的临床干预。本文将针对步态启动前预期性姿势调整的相关概念、机制假说、治疗等方面进行简要总结,以促进临床医师更多关注和利用预期性姿势调整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