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1年2月~2006年6月间212例女性不孕症实行腹腔镜及宫腔镜诊断及治疗、镜下评估不孕症病因、评价输卵管阻塞治疗后的疏通效果、观察手术后妊娠率。结果:212例中发现盆腔病变的有198例,占93.4%,不孕原因居前3位的是慢性盆腔炎57.55%、子宫内膜异位症16.5%、多囊卵巢综合征5.7%。但其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继发不孕发生率高于原发不孕;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原发性不孕发生率高于继发性不孕;生殖器结核见于原发性不孕组,宫腔粘连见于继发性不孕组。173例随访,术后妊娠101例(58.4%),发生异位妊娠6例(5.9%)。结论:在诊治不孕症中腹腔镜及宫腔镜做到优势互补,能解决引起不孕的诸多原因,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妊娠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丙泊酚用于围麻醉期患者突发惊厥、癫痫、癔症等急症时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50例,地西泮组50例。发作时处理为:丙泊酚组立刻面罩给氧,静脉推注丙泊酚(1.5mg/kg),10s内推注完毕;地西泮组面罩给氧,静脉推注地西泮10mg,10s内推注完毕,静脉推注均选择肘正中静脉。监测治疗前后各时间点生命体征的变化(HR、SpO2、MAP)。结果 使用丙泊酚组平均57.3s后症状消失,14.2min后清醒。使用地西泮组平均109.7s后症状消失,41.6min后清醒。结论 对于围麻醉期突发惊厥、癫痫、癔症等急症时,丙泊酚和地西泮都是有效果的,但在症状消失和清醒时间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相对比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变化(HR、SpO2、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各自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相对比(尤其在5min)生命体征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53.
无机陶瓷膜微滤中药水提液的膜污染与清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凤玉  李传润  李海荣  靳庆华 《中成药》2006,28(10):1534-1536
中药水提液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如极细的药渣、泥沙、细菌、纤维、淀粉、树脂、油脂、鞣质等,药液色深而浑浊,用常规的过滤方法难以除去上述杂质。而以成分间极性差异为基本原理的醇沉、萃取、吸附及絮凝工艺存在一些不足,如总固体和有效成分损失严重,生产周期长,在有效成分的质和量上常常与传统汤剂差别较大等。无机陶瓷微滤膜技术是利用筛分原理,分离大小为0.05μm~10μm以上粒子的膜分离技术[1],主要用于除去细菌、微粒、大分子杂质(胶质、鞣质、蛋白质、多糖)等,其微滤液澄明度高,生产周期短,在有效成分的质和量上与传统汤剂基本一致[2]。…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究盐酸二甲双胍联合清痰化瘀饮对大鼠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清痰化瘀饮组、盐酸二甲双胍+清痰化瘀饮组,每组15只.通过尾静脉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15 mg/kg)和喂养高脂饲料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然后分别对大鼠灌胃给予盐酸二甲双胍160 mg/...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讨论高分辨率CT(HRCT)对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弥漫性肺疾病 2 7例 ,采用GEHispeedNX/I多层螺旋CT机 ,常规扫描后 ,在感兴趣区域加扫 4~ 8层HRCT。矩阵 5 12× 5 12。层厚 2mm ,扫描时间 0 8s ,Pitch 1 5 ,电流 180mA ,电压 15 0kV ,骨算法高分辨率算法。重建范围DFOV2 5 0~ 36 0mm ,重建层厚 1mm ,重迭率 70 % ,窗宽WW - 15 0 0Hu ,窗位WL - 6 70Hu进行观察。结果 结节性阴影 12例 ,线状或网状阴影 11例 ,蜂窝状阴影观察 7例 ,磨玻璃状阴影或肺间质改变 5例 ,小叶性气肿6例。结论 HRCT扫描对肺弥漫性疾病诊断率较高  相似文献   
56.
踝关节创伤骨折螺旋CT三维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踝关节创伤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折 ,在很多情况下均需手术治疗。因此 ,对踝关节骨折的类型 ,碎骨片的位置以及关节面是否受累等情况的了解 ,对手术至关重要。以往 ,骨科医生均依据X线摄片来进行诊断分型 ,从而决定治疗方案。自从螺旋CT应用以来 ,对踝关节的三维重建可以较清晰的提供踝关节的立体模型 ,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详细资料 ,因而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19例 ,男 12例 ,女 7例。年龄 13~ 76岁 ,平均 35 2岁。其中 ,车祸及交通事故伤 9例 ;高空坠落伤 3例 ;建筑物倒塌压伤 4例 ;摔伤 3例。扫…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氩离子凝固术联合高频电凝术在消化道内镜下治疗胃肠道增生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将消化内镜下发现的可治疗的胃肠道增生性疾病根据病变的性质、大小及有蒂与否,分别选用氩离子凝固术或高频电凝术治疗,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疗效.结果: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广基增生性病变,因照射的深度及范围可调节,安全性较高,病变范围较大时,为提高安全性,可分次治疗,术中、术后出血发生率低,愈合后不形成瘢痕;高频电凝圈套治疗对较大有蒂及亚蒂息肉可一次性快速根治,易因机械牵拉导致出血,且局部炎症反应较重,易留瘢痕.结论:氩离子凝固术及高频电凝术治疗胃肠道增生性疾病各有优缺点,根据病灶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内镜治疗方案,在胃肠道增生性疾病的早、中期进行干预治疗可有效中止疾病进展,降低食管癌、胃癌、大肠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 探讨呼吸内胚层与咽前间充质细胞发育的关系及对小鼠胚胎心流出道分隔的影响。方法 45只胚龄8~13d小鼠胚胎心连续石蜡切片,用抗胰岛因子1(ISL-1)、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抗音猬因子(音速波状蛋白, Shh)、抗patched(Ptc1)、抗patched 2(Ptc2)、抗smoothened(Smo)及抗心肌肌球蛋白重链(MHC)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染色。 结果 胚龄8~9d,ISL-1阳性细胞分布在心包腔背侧壁及前肠两侧间充质,并延伸至原始心管动脉端,心管心肌显较强的Ptc1和Ptc2阳性表达。胚龄10~13d,呼吸内胚层向腹侧延伸,Ptc1和Ptc2呈较强表达,ISL-1阳性咽前间充质细胞围绕呼吸内胚层形成对称的特征性锥体形结构,经动脉囊背侧壁伸入动脉囊腔,形成主肺动脉隔。胚龄12d,主肺动脉隔ISL-1阳性表达基本消失,大部分细胞转变为α-SMA阳性细胞。 结论 呼吸内胚层的分化发育与咽前ISL-1阳性间充质细胞的发育聚集密切耦联。发育中的呼吸内胚层可能作为组织中心,通过Shh信号通路对ISL-1阳性细胞的聚集提供位置信息。呼吸内胚层的正常腹侧延伸不但可诱导ISL 1阳性细胞的正常迁移和流出道的正常分隔,对流出道的正常形态发生及有效的肺循环建立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
临床上若想早期发现胰头癌,必须重视胰头癌早期临床表现,尤其中老年人表现更为突出,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不仅表现胰头不同程度增大,钩突圆钝或失去正常形态,而且胰头癌早期还表现出明显的双管征;临床上对于单纯出现胰管扩张的病例,应当行胰头薄层增强CT扫描,可以发现位于胰管内的早期胰头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