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59篇
  1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91.
目的:对比分析髓内固定与钉板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8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4例,接受髓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41例,接受钉板系统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在随访末期对患者进行改良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并进行相应的疗效评价,现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1)观察组、对照组改良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67.5± 15.9分、66.8±15.3分,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经疗效评价,2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固定与钉板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92.
目的评价柳州市机动车驾驶员酒后驾驶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干预前后分别对严重交通事故进行调查并对相关驾驶员进行血液酒精含量测试。结果严重交通事故由48起下降至23起,下降52.08%,比例从48%下降到28.75%。酒后驾驶由50人降至24人,下降52.00%,比例从39.37%降至25.26%。事故主要发生在21时至次日3时,以30岁组、摩托车驾驶员高发,驾龄越长酒后驾驶事故发生率越高。结论柳州市酒后驾驶导致的机动车严重交通事故经过干预后明显降低,说明采取的干预措施对遏制酒后驾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玻璃酸钠滴眼液对干眼患者及无干眼者生物测量参数及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8月1日至2019年3月1日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眼科门诊就诊患者140例(140眼),根据干眼检测指标分为中重度干眼组、轻度干眼组和无干眼组,其中中重度干眼组40例,轻度干眼组50例,无干眼组50例,均取其右眼数据。所有患者行IOLMaster 700 生物测量后,滴入1滴0.1%的玻璃酸钠滴眼液,分别于5 min、10 min及15 min后再次行IOLMaster 700生物测量,比较3组滴入玻璃酸钠滴眼液前后不同时间点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曲率(K)、 散光度数(K2-K1)及散光轴位的差异,并分别计算人工晶状体(IOL)度数,采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点药前,与无干眼组相比较,中重度干眼组CCT较小(P=0.030),K1、K2 较大(P=0.048、0.041),IOL度数较小(P=0.018);轻度干眼组K1、K2较大(P=0.022、0.011),IOL 度数无明显差异。中重度干眼组在滴入1滴玻璃酸钠滴眼液后5 min,CCT及IOL度数有增大的趋势(t=28.244,P<0.001;t=2.623,P=0.012),K1、K2有减小的趋势(t=-0.621,P=0.538;t=-2.462, P=0.018),IOL度数增加0.5 D的眼数占总眼数的18%;10 min后,与点药前比,CCT及IOL度数有增大的趋势(t=7.334,P<0.001;t=4.425,P<0.001),K1、K2有减小的趋势(t=-4.876,P<0.001; t=-4.179,P<0.001),22.5%的IOL度数增大0.5 D或1.0 D。15 min后,IOLMaster测量参数均回到干预前水平。轻度干眼组在滴药后5 min及10 min,与点药前比较除CCT增大(t=9.286,P<0.001; t=7.516,P<0.001),余生物测量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点药后15 min,所有生物测量参数较点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干眼组在滴后5 min及10 min,CCT有增大趋势(t=11.618,P<0.001; t=16.785,P<0.001),IOL度数有减小的趋势(t=-2.641,P=0.011;t=-1.429,P=0.159),IOL度数最大减小0.5 D;15 min后,所有生物测量参数较点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时间点中重度干眼组角膜前表面散光轴位变化较其他2组大,滴后5 min,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20,P=0.043)。结论: 玻璃酸钠滴眼液的使用可能改变生物测量的数据,尤其对于合并有中重度干眼的患者。滴入玻璃酸钠滴眼液后短时间内,角膜曲率及散光轴位发生变化,中重度干眼患者IOL预测值增大、无干眼患者IOL预测值减小。  相似文献   
94.
目的评价金属裸支架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按照标准方法,13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置人金属裸支架。结果134例患者支架置入均获成功,术中无主要并发症。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1例(0.7%),系急性血栓形成。随访12-18个月,总MACE5例(3.7%),靶段血管再建术(TLR)5例(3.7%),支架内再狭窄16例(11.9%)。结论随着PCI策略及介入设备的不断改进,在有经验的介入中心,金属裸支架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成功率高,可取得较好的近远期结果。  相似文献   
95.
脱位人工晶状体的手术处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人工晶状体脱位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 对18例18眼人工晶状体脱位的原因进行分析;采用单纯复位,更换和取出人工晶状体的方法进行处理。结果 手术中后囊膜破裂,悬韧带离断和玻璃体脱出是人工晶状体脱位的主要原因。18眼中12眼单纯复位成功。获得稳定的睫状沟固定;4眼更换前房型人工晶状体:1眼行睫状沟缝合固定;1眼取出人工晶状体后未再植入。随访1.5个月至3年,除1眼无晶状体眼外,术后矫正视力均≥0.1;其中≥0.5者8眼,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人工晶状体脱位与术中后囊膜破裂,悬韧带离断,玻璃体处理不当有关。前玻璃体切割单纯取出重新复位,是处理人工晶状体脱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
目的 :观察Ⅱ型糖尿病患者 (NIDDM)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PHACO)的优点。方法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近 2年以来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 ,将其中行PHACO手术的Ⅱ型糖尿病患者 32例 35眼 (A组 ) ,与同期行白内障囊外摘除 (ExtracapsularCataractExtraction ,ECCE)的Ⅱ型糖尿病患者2 8例 30眼 (B组 )和行PHACO的非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 2 4 4例 2 5 3眼 (C组 )的术后反应和术后视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术后反应 :瞳孔区纤维素样渗出和色素沉着 ,A组 6眼 ,B组 13眼 ,C组有 2 4眼 ,A、B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A、C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术后视力 :术后反应消退后 ,所有患者全部脱残 ,视力≥ 0 .5者A组有 2 7眼 ,B组有19眼 ,C组有 2 16眼 ,A组与其他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 (PHACO)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具有优越性 ,但应该注意患者的选择和加强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97.
背景 白内障是全世界最常见的致盲原因,在我国致盲性眼病中占比最高.近年来医疗水平虽有进步,但手术仍是现阶段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方法.目的 研究血红素氧合酶1(heme?oxygenase-1,HO-1)对高糖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氧化应激和凋亡的影响,为研发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药物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将晶状体上皮细胞(SRA01/04)暴露于不同浓度(5?mmol/L,15?mmol/L,30?mmol/L,50?mmol/L,100?mmol/L)的葡萄糖溶液中24?h,用CCK-8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力,选择最佳葡萄糖浓度.晶状体上皮细胞(SRA01/04)暴露于5?mmol/L?(Control)和100?mmol/L?(D)浓度的葡萄糖、HO-1的诱导剂(钴原卟啉;cobalt?protoporphyrin,CoPP)和HO-1的抑制剂(锌原卟啉;zinc?protoporphyrin,ZnPP)下,将实验分为6组:Control?5?mmol/L组,Control?5?mmol/L?+?CoPP?10 μmol/L组,Control?5?mmol/L?+?ZnPP?10 μmol/L组,D?100?mmol/L组,D?100?mmol/L?+?CoPP?10 μmol/L组,D?100?mmol/L?+?ZnPP?10 μmol/L组.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species,ROS)相对含量.Annexin?V/PI对各组细胞凋亡染色,流式细胞仪器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晶状体上皮细胞(SRA01/04)暴露于100?mmol/L浓度的葡萄糖中,细胞增殖活力显著下降(P<0.05),此为本实验的最佳浓度.流式细胞仪测得各组ROS相对含量:Control?5?mmol/L组4.70% ± 1.27%,Control?5?mmol/L?+?CoPP?10 μmol/L组2.37% ± 1.37%,Control?5?mmol/L?+?ZnPP?10 μmol/L组34.4% ± 1.72%,D?100?mmol/L组51.63% ± 1.74%,D?100?mmol/L?+?CoPP?10 μmol/L组43.37%?±?2.08%,D?100?mmol/L?+?ZnPP?10?μmol/L组60.10%?±?1.54%,表明高糖会导致细胞内ROS相对含量升高,HO-1的表达上调会导致细胞内的ROS相对含量下降;反之,HO-1表达下调时,细胞内的ROS相对含量增多.用流式细胞仪器检测上述各组细胞凋亡比例分别为3.05%?±?0.35%、1.69%?±?0.53%、7.46%?±?1.85%、39.56%?±?0.50%、33.72%?±?2.05%、44.53%?±0.48%,表明高糖会导致细胞凋亡比例升高,HO-1的表达上调会导致细胞凋亡比例下降;反之,HO-1表达下调时细胞凋亡比例升高.结论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HO-1表达水平的上调,降低了细胞内ROS相对含量,从而减少了细胞的凋亡,对高糖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损伤起保护作用.因此HO-1是一种潜在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钛制弹性髓内钉微创内固定与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成人盖氏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将2012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97例盖氏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其中59例采用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接骨板组),38例采用微创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微创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及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Anderson评分标准评估前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3个月,平均17个月。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接骨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骨板组发生骨折不愈合1例、伤口感染1例,微创组发生钉尾处轻微感染1例,均经相应处理后治愈;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失败、深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根据Anderson评分评价前臂功能,接骨板组获优46例,良12例,差1例,优良率98.3%;微创组获优26例,良11例,可1例,优良率97.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P=0.75)。结论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盖氏骨折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无切口瘢痕等优点,在适应证选择正确的基础上,可获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椎体之间和椎体内不同区域骨密度的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3年1月—2020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其中男、女各50例,年龄21~69岁。100例患者按年龄分为21~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5个年龄组,均接受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在L1~S1椎体CT正中矢状位影像选择松质骨范围最大的区域测量其HU值,进而将L1~5椎体自上而下三等分,分别测量每一等份内松质骨的HU值;基于腰椎MRI,采用Pfirrmann分级标准评估椎间盘退变程度。对比5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不同年龄组间及同一年龄组内L1~5不同椎体间的松质骨HU值,分析同一腰椎节段上、中、下不同区域椎体松质骨HU值;观察不同Pfirrmann分级的腰椎间盘上位与下位椎体松质骨HU值的变化趋势。结果 各年龄组间患者的性别分布、体质量指数、病变节段、术前腰椎侧凸角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骨密度HU值在L1~5各椎体之间并未表现出梯度差异,随着年龄增长L1~5椎体HU值表现出下降趋势。L1~5椎体内部存在骨密度梯度变化,上、中、下1/3椎体松质骨HU值依序增大,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00例500个椎间盘中,Pfirrmann分级Ⅰ级4例、Ⅱ级204例、Ⅲ级186例、Ⅳ级93例、Ⅴ级13例;上位椎体和下位椎体松质骨HU值随着椎间盘退变分级的升高而减小,而上、下位椎体松质HU值差值则逐渐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46、5.25、20.39,P值均<0.01)。结论 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不同椎体之间骨密度无梯度差异,而各腰椎椎体内部骨密度HU值表现出从头端向尾端增加的趋势。骨密度下降以及上下相邻椎体松质骨骨密度梯度的较大差值对于椎间盘退变可能具有病因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发挥执业药师在保障公众合理用药方面的作用。方法对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及国内外执业药师职业发展情况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分析,提出发挥我国执业药师作用,保障公众用药合理安全有效的举措。结果我国在执业药师准入、执业管理、继续教育等方面均与国外有着较大差距,应通过完善制度、提升素质、提供药学服务等举措,使执业药师在保障公众合理用药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结论执业药师积极提升自身素质,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药学服务,做公众合理用药的保护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