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5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观察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患者服用螺内酯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北京积水潭医院2000年至2014年期间诊治的80例IH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服用螺内酯分为螺内酯组(52例)及非螺内酯组(28例),平均随访2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前、后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 IHA患者经螺内酯治疗后,血钾由(3.13±0.69) mmol/L升高至(4.25±0.60) mmol/L(P =0.00);醛固酮肾素比值(ARR)由64(16,189)下降至12(7,27,P<0.01);应用60~ 80 mg螺内酯治疗的患者其β细胞功能优于应用螺内酯20 mg治疗者.治疗后HOMA-IR的变化和立位醛固酮有正相关的趋势(r=0.020,P=0.050).结论 IHA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与高醛固酮血症有关,中等剂量的螺内酯治疗对改善胰岛素抵抗有效.  相似文献   
72.
用Griess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NO÷2含量作为反映细胞产生一氧化氮(NO)量的指标,观察细菌脂多糖(LPS),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2(IL-2)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产生NO的影响. 结果C6细胞于体外培养8 h时可自发产生NO,24 h达峰值(17.5±1.9 vs溶剂对照组6.5±1.9 μmol·L-1),48 h仍有产生. 在所用剂量范围,上述因素单独作用24 h均不影响C6产生NO,而5-500 kU·L-1 IL-2与0.5 mg·L-1 LPS或50 kU·L-1 IFN-γ合用可增强C6产生NO(10.6-13.4 vs 7.2 μmol·L-1),LPS,IFN-γ及TNF-α三者合用亦有一定促进C6产生NO作用. 提示炎性刺激与炎性细胞因子共同作用可促进中枢神经胶质细胞产生NO.  相似文献   
73.
96名健康成人(女43人,男53人),年龄17~75岁,平均46±21岁,经体检证明血象及各项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LPS刺激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小胶质细胞产生IL1,IL2,TNFα和NO的特征.方法:小胶质细胞与LPS(0-10mg·L-1)孵育0-72h,分别测定细胞外和细胞内的IL1,IL2和TNFα的生物活性和细胞外NO水平.结果:IL1,TNFα和NO分别在LPS刺激后1,4,和8h检测到,并在8,24和24h达到峰值.LPS1mg·L-1刺激细胞外IL1,TNFα和NO的产生最高,但细胞内TNFα水平极低,LPS未能刺激IL2产生.结论:体外LPS刺激大鼠小胶质细胞产生大量炎性细胞肽和NO.  相似文献   
75.
硫酸化多糖:一类治疗AIDS的新药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相似文献   
76.
77.
滇乌碱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云南产的乌头属植物根茎中分得的滇乌碱(YAc)毒性极高,生理活性亦强。YAc ip 50μg/kg能显著延长小鼠耳后移植心肌的存活时间,与泼尼龙作用相近,并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有抑制倾向。YAc对抗体形成无明确的抑制作用,但能提高血清总补体的活性及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有助于炎症反应中病原物质的清除。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甲硫氨酸脑啡肽对自细胞介素-6的产生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依赖株MH60·BSF2和MTT法测定IL-6,分离RNA和IL-6 cDNA杂交后测定其基因表达.结果:甲啡肽体外诱导小鼠IL-6 mRNA的表达并提高其稳定性.腹腔注射甲啡肽0.1和1 mg·kg~(-1)也能明显提高IL-6水平并促进脾细胞IL-6mRNA的表达.结论:甲啡肽能通过提高转录活力并增加其mRNA稳定性上调IL-6.  相似文献   
79.
本文研究了抗癌新药石蒜碱内铵醋酸盐(AT-1840,Lyc)对正常和带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Lyc 10mg/kg ip 5~6d可明显抑制ICR小鼠对羊红细胞(SRBC)引起的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显著降低C57/BL小鼠的胸腺重量。对脾脏的淋巴细胞转化和空斑形成细胞(PFC)及血清中溶血素和IgG没有明显作用,但可显著升高SRBC致敏的正常和带瘤小鼠中血清补体C3的含量。Lyc还能扭转带瘤小鼠脾脏PFC的明显下降,而对淋巴细胞转化及血清IgG却呈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Lyc对细胞免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可以调节带瘤小鼠部分体液免疫功能的缺陷。  相似文献   
80.
笔者2003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甲硝唑(灭滴灵)溶液冲洗阑尾炎手术切口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