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35篇
预防医学   54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6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恙虫病属虫媒传染病 ,近年来流行范围不断扩大 ,新疫区不断出现〔1〕,已引起预防医学界的密切关注。 1997年河北太行山区某村发生恙虫病流行〔2〕,通过对疫源地采取以灭鼠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效果明显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观察点 选择河北省首次发生恙虫病的疫  相似文献   
102.
乙型肝炎病毒B基因型亚型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B基因型亚型的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临床研究.方法:根据GenBank中20株Ba亚型,10株Bi亚型以及25株C型全长基因组序列设计Ba、Bj亚型特异探针以及巢式PCR引物.采用反向杂交技术将B亚型特异探针固定在芯片上,通过与地高辛标记的扩增产物杂交检测B型HBV亚型.对镇江地区200例B基因型HBV血清样本进行亚型分析并对患者HBVDNA YMDD变异进行检测.通过对部分血清中的HBV DNA进行序列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200例B基因型HBV患者中,Ba亚型184例(92%),Bj亚型16例(8%).在持续使用拉米呋啶的80例患者中,Bj亚型6(0%)例,均无YMDD变异,Ba亚型74例,YMDD变异21(28.4%)例.结论:镇江地区B基因型HBV以Ba亚型为主.Ba、Bj亚型在服用拉米呋啶1年后发生YMDD变异的几率并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分析双孔法腹腔镜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为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溃疡的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既往49例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溃疡穿孔修补病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双孔法与传统三孔法在手术时间、术后最高体温、术后第1天VAS评分、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评价手术效果。结果:双孔法术后疼痛评分明显小于三孔法(P0.05)。双孔法在手术时间、术后最高体温、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与传统三孔法相似(P0.05)。结论:双孔法腹腔镜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溃疡穿孔在不增加手术时间及各术后临床指标的基础上,在术后疼痛及美观性方面优于传统三孔法,且无需特殊设备及新的学习曲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4.
VEGF在HaCaT细胞中的自分泌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VEGF在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细胞中可能的自分泌作用.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外源性VEGF165(0,1,5,10,25,50,100 ng/ml)和不同浓度VEGF特异性抑制剂阿瓦斯丁(0,0.063,0.125,0.25,0.50,1.0,2.0 mg/ml)作用下HaCaT细胞增殖的变化;用细胞迁移实验,检测不同浓度VEGF165和0.5 mg/ml阿瓦斯丁作用下HaCaT细胞迁移的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检测10 ng/ml VEGF165和0.5mg/ml阿瓦斯丁作用下HaCaT细胞ERK1/2的磷酸化情况.结果:VEGF165剂量依赖性地促进HaCaT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而阿瓦斯丁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其增殖能力,0.50 mg/ml阿瓦斯丁可以显著性降低其迁移能力;10 ng/ml VEGF165显著性促进HaCaT细胞ERK1/2的磷酸化,而对0.5 mg/ml阿瓦斯丁预处理过的HaCaT细胞的ERK1/2磷酸化没有促进作用.结论:VEGF在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中存在着自分泌作用.  相似文献   
105.
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2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酶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行肠内营养后,血浆内毒素、TNF-α、C-RP、血清淀粉酶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SAP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可通过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及降低炎性细胞因子分泌,来加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索对慢性HBV携带者具有更好疗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方法检测未予抗病毒治疗、单用阿德福韦酯及序贯使用胸腺肽和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的共98例慢性HBV携带者基线水平及第6、12、18个月时血HBVDNA、ALT及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通过分析不同时期以上指标的变化评价抗病毒疗效。结果未抗病毒治疗组随观察期延长HBVDNA下降率、肝纤维化标志物显著下降率无明显增加,而血ALT水平保持正常率下降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单用阿德福韦酯组和序贯治疗组均随疗程延长HBVDNA下降率、ALT保持正常率及抗肝纤维化有效率均逐渐增加,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第18个月时序贯治疗组HBVDNA下降率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之间ALT保持正常率与抗肝纤维化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未抗病毒治疗者,单用阿德福韦酯及序贯使用胸腺肽和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对慢性HBV携带者仍有疗效且随疗程延长疗效增加,总体而言,序贯抗病毒治疗比单用阿德福韦酯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观察金水宝胶囊与西医结合治疗早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8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金水宝胶囊0.99g/次,3次/日联合治疗,对照组(43例)仅予西医治疗,疗程20周.观察血压、心率、服药状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尿常规、肾功能,肝功等生化指标.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Scr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明显减少(P<0.01),BUN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Scr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减少(P<0.05),BUN无明显变化(P>0.05).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微创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方法应用气压弹道技术通过经皮肾镜通道治疗20例肾结石、4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结果肾结石一期粉碎排净17例,3例有残石经体外冲击波和药物排石;输尿管结石均一期粉碎排净,结石清除率100%。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未发生术中大出血、邻近器官损伤、气液胸、肾输尿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的首选治疗手段,绝大多数患者能够避免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109.
小脑出血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明 《西南军医》2008,10(4):22-23
目的通过对小脑出血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原因分析,进一步提高小脑出血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我院2003年8月至2008年1月收治入院的小脑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在住院过程中将其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结果共有12例小脑出血病人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与医生对小脑出血的认识不足、临床体格检查不仔细、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较快以及未及时行头颅CT检查有关。结论仔细进行体格检查、及时头颅CT检查和专科医生治疗是减少小脑出血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0.
我们于 1996年 4月~ 2 0 0 0年 3月间共进行了 16例眶底骨缺损后高密度多孔聚乙烯 (Medpor)材料修复。经过 3个月、6个月、1a随访 ,效果满意。无眼球内陷、无复视、无排斥反应 ,局部瘢痕不明显。1 临床资料16例患者中 ,男 11例 ,女 5例 ,平均年龄 32岁。其中 13例伴有颧骨颧弓复合骨折 ,其中 3例是经急诊清创缝合后所遗留眶底骨缺损 ,需行Ⅱ期整复。眶底骨缺损最小范围 1 2cm× 1 3cm ,最大骨缺损范围约 3cm× 5cm。均采用钛板或钛钉固定。2 手术方法手术通常采用全麻或基础 局麻。手术切口 :13例伴有颧骨颧弓骨折采用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