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21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61.
甄平  刘兴炎  李旭升  高秋明 《中国骨伤》2000,13(11):645-646
目的 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肱动脉损伤的受伤机制、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 收治9例肱骨髁上骨折合并不同类型的肱动脉损伤病人,肱动脉完全性断裂4例;肱动脉被肱骨近端前下缘尖利之骨端刺破1例;肱动脉节段性血栓栓塞1例;肱动脉痉挛3例。所有病人在解除血管压迫,探明血管损伤情况后进行骨折牵引复位。结果 术后4~6周内骨折愈合,8例前臂血运得以良好的恢复,仅1例因伤后时间长,术后仍发生晚期前臂缺血性挛缩。结  相似文献   
262.
胸椎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索胸椎椎管内肿瘤的诊断特点,评估显微外科切除疗效。方法:35例胸椎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特点、影像改变、显微外科切除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29例髓外肿瘤中,89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未见任何手术合并症,受压症状解除快,疗效佳,优于普通手术切除的20例;6例髓内肿瘤中,采用显微外科切除4例,肿瘤切除率约为70%,普通手术切除率约25%。结论:依据影像学特点,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具有解剖结构层次  相似文献   
263.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肱动脉损伤的受伤机制、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总结本院1989年7月~1998年10月共收治9例肱骨髁上骨折合并不同类型的肱动脉损伤采取手术治疗方法。结果:9例术后4~6周内骨折愈合,8例前臂血运得以良好的恢复,仅1例因伤后时间长术后仍发生晚期前臂缺血性挛缩。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可造成肱动脉损伤,动脉损伤程度不一,如诊断治疗不及时会引起严重的前臂缺血并发症。应对可疑病人的前臂血循环进行仔细、连续动态观察,一旦确诊手术宜早期进行。  相似文献   
264.
目的探索明胶-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钠多孔载体作为新型组织工程软骨载体的可行性。方法观察-80℃冷冻抽真空干燥制备的明胶-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钠载体的孔径、孔隙率、交通孔和密度;分离、扩增兔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MTT检测MSCs在载体上的黏附率及多孔载体对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兔MSCs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7d后免疫组化检测Ⅱ型胶原、S-100蛋白表达;诱导后的MSCs与载体复合后植入裸鼠肌袋内,分别于术后2、4周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载体孔径为230±30μm,孔隙率为79%,密度为11.50±0.36(μg/mm3);细胞在载体上黏附率87.5%;载体可轻度促进MSCs增殖;经TGF-β1诱导7d后MSCsⅡ型胶原、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诱导后的MSCs在体内生长增殖良好,4周时可见新生软骨组织形成。结论该载体具有良好的孔径、孔隙率,与MSCs具有较好的相容性,是软骨组织工程中的一种新型仿生载体。  相似文献   
265.
<正>肱骨滑车上孔小骨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先天性肘关节发育异常,因报道较少,缺乏组织学特征,容易与肘髌骨、软骨瘤肿瘤及关节游离体等混淆。本文报道1例肱骨滑车上孔小骨患者,并对该病的特征常见鉴别诊断作出了讨论。1病例资料患者,男,31岁,因右肘关节疼痛伴伸直受限2年入院。患者于2年前军事训练后出现右肘关节疼痛,后演变为伸直受限,遂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右肘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示:考虑右肘关节滑囊炎,  相似文献   
266.
<正>高尿酸血症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以血尿酸升高为特点的代谢性疾病[1]。近年来,多项对高原官兵疾病谱的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是高原地区官兵常见病多发病,青藏线官兵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高达34.6%[2-4]。体内尿酸的来源主要分为内源性(80%)及外源性(20%)两条途径[5,6]。66%的尿酸经肾脏排出体外,其他的尿酸经肠道排出体外[7]。研究已证实高尿酸是许多高原性疾病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存在红细胞增多症、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267.
本文系统回顾近年来对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的相关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检查,为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发现白细胞的升高增加了化脓性关节炎的可能性,用C反应蛋白判断化脓性关节炎时,CRP的值应大于8.42mg/L,血沉的特异性较低、降钙素原诊断化脓性关节炎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关节出现感染时也会引起D-二聚体的升高,STREM-1也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在影像学检查中MRI优于X线及CT。临床上单一的实验室指标对疾病的诊断有限,在诊断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指标联合诊断,并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对早期膝关节化脓性炎做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68.
创伤性关节炎是最常见和最典型的继发性关节炎。目前多项体外及体内实验研究证明,骨膜蛋白在损伤后软骨基质中的表达增加,并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发展和进展。骨膜蛋白可以与软骨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作为多条信号通路的上游因子影响软骨细胞外基质的代谢。与原发性骨关节炎相比,创伤性关节炎的性质和时间通常是已知的,因此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窗口,对疾病进行干预。但目前手术治疗并未降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因此通过对骨膜蛋白在创伤性关节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深入研究,有助于为创伤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