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观察柴胡温胆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组予以柴胡温胆汤治疗;对照组予以多烯磷酯酰胆碱胶囊治疗。两组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患者的肝功能(ALT、AST、GGT)、血脂(TCH、TG)、B超和临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GGT、TCH、TG水平及B超积分均较前降低(P〈0.05),除肝功能(ALT、AST、GGT)外,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临床症状积分,治疗组较前有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柴胡温胆汤能有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  相似文献   
22.
目的:通过监测治疗前后受控衰减参数(CAP)值的变化,探讨黄连温胆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CA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佛山市中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脂肪肝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水飞蓟宾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连温胆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CAP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CAP值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恢复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与水飞蓟宾胶囊比较,治疗NAFLD湿热证患者临床疗效更好。CAP可动态观察脂肪肝患者诊治过程中脂肪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3.
李建鸿  蒋开平 《中外医疗》2008,27(35):76-76
门静脉血流在肝前、肝内或肝后受阻,门静脉压力超过10mmHg(1mmHg=0.133kPa)称门静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 PHT).其成因主要是:各种原因导致肝血流阻力增加和(或)高动力循环.门静脉高压多由肝硬化引起.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主要表现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大和腹水等症.辨证论治当属祖国医学"呕血、便血、积证、臌胀、水肿"等范畴,但其病因多由肝而起,下面试从"肝藏血"出发对其进行临床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2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代谢应激性肝损伤,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因此,NAFLD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防治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肠道微生态特别是肠道菌群发生紊乱就是导致NAFLD的重要因素之一。NAFLD中医病证溯源、病因病机与脾胃升降失调相关,NAFLD治疗获益有赖脾胃升降。肠道是中医脾胃实现功能的主要部位,肠道菌群是饮食影响宿主代谢状态的调节因子,符合中医学脾胃升降原理的生物学内涵。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所表现的症状与肠道菌群失调时表现的症状具有一致性,故肠道菌群与中医脾胃升降有着密切联系。该文基于现代肠道微生态系统阐述了从中医脾胃升降关系论治NAFLD的理论基础,并据此提出了NAFLD的组方用药思路,主要包括健脾益气升清、行气和胃降浊、化痰活血消积,突出脾胃升降与肠道微生态协调在NAFLD论治中的主导作用;疏肝理气、宣降肺气、升清降浊、温肾助阳,顾及NAFLD发病协同因素,助力脾胃升降,从肠道微生态靶点考量治疗效应;中药保留灌肠激活大肠传导功能而助力胃气通降、协调脾胃气机升降,结合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的理论,从16s r DNA基因路径关注中药肠道给药途径干预NAFLD的肠道微生态机制。随着肠道菌群研究领域的深入推进,其与脾胃升降和NAFLD的关系将进一步揭示,既承接了我国从古至今运用脾胃升降理论治疗肝病的悠久历史,也将拓展调节肠道微生态(肠道菌群)治疗NAFLD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25.
〔摘 要〕 目的:从肠道微生态靶点探讨防风通圣散干预治疗毒热瘀结证乙型肝炎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 的可能作用机制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佛山市中医院 2019 年 10 月至 2022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40 例毒热瘀结证乙型 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20 例。对照组按肝衰竭诊疗指南的 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防风通圣散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粪便中肠道菌群的变化 及胆汁酸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胆汁酸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胆汁酸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肠道中肠球菌、乳酸杆菌、拟杆菌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肠道中的肠杆菌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双歧杆菌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治 疗后观察组患者肠道中的肠杆菌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双歧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防风通圣散降低胆汁酸从而调节肠道菌群变化,有效干预 HBV–ACLF 早期患者的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归脾汤对Gilbert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0例予归脾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苯巴比妥治疗。两组治疗2个月及随访3个月后观察患者的非结合胆红素水平和临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非结合胆红素水平均较前降低(P<0.05),对照组下降较治疗组明显(P<0.05),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非结合胆红素水平进一步下降(P<0.05),而对照组则逐渐回升到治疗前水平(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归脾汤能有效治疗Gilbert综合征。  相似文献   
27.
乙肝肝硬化是慢性HBV感染的重要结局。中医学认为肝硬化属"积证"范畴。以往中医学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病机认识主要集中在血瘀阻络上,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肝硬化的病因病机是以正虚为主。近现代名老中医提出肝硬化的病机本质是"虚损生积",认为肝肾精虚是肝纤维化向肝硬化进展的基础,提出补肾填精法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新思路。通过文献学习及临床实践,探讨乙肝肝硬化虚损生积的病因病机、解析肝肾同源的理论源流及内涵,结合近现代临床实验研究探讨补肾填精法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作用机制及靶点。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TGF-β1、TIMP-1的水平。方法:选择HBeAg阳性CHB患者63例进行观察,其中,湿热型27例,非湿热型36例。同时,选择健康人16例为对照组。血清TGF-β1检测采用ELISA法、血清TIMP-1检测采用单克隆抗体透射比浊法。结果:63例CHB患者血清TGF-β1、TIMP-1水平分别为(98.22±23.52)μg/L、(122.67±26.06)μ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湿热型CHB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及TIMP-1水平均明显升高,与非湿热型患者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湿热型CHB患者血清TGF-β1、TIMP-1水平明显升高,预示肝纤维化进程已经启动,中医论治肝纤维化不可忽视湿热为患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究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侧运动皮层中 M2型小胶质细胞衍生的外泌体表达,观察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各12只,采用Zea Longa神经行为学评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Catwalk跑台实验评估运动功能;免疫组化法标记缺血侧运动皮层M2型小胶质细胞阳性细胞数量,免疫荧光双标法标记其外泌体蛋白CD81的表达。结果:干预7 d后,电针组与模型组大鼠相比,Zea Longa 评分显著降低(P<0.05);步行速度增快(P<0.01),持续时间减少(P<0.05),大鼠爪印面积显著性增加(P<0.01);缺血侧运动皮层M2型小胶质细胞及其分泌的外泌体蛋白 CD81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可促进缺血侧运动皮层M2型小胶质细胞外泌体的分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有效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对脾虚痰湿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应用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结肠水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92例脾虚痰湿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水飞蓟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结肠水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AST、ALT、CAP水平及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ST、ALT、CAP水平及体重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虚痰湿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选择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结肠水疗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AST、ALT、CAP水平及体重,对促进其早期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