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全身或局部浸浴基础上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烧伤残余创面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1月-2010年3月存在烧伤残余创面的80例病人,按时间段分为传统换药组和浸浴综合组.传统换药组采用碘伏及呋喃西林清洗伤口,然后予碘伏纱块湿敷包扎,每日1次.浸浴综合组采用1∶5 000高锰酸钾稀释液浸泡清洗烧伤残余创面,再予红外线照射20 min~30 min,外用贝复济、烫疮油,每日或隔日浸浴1次.[结果]两组病人换药疼痛评分、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细菌培养阳性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烧伤残余创面愈合速度.  相似文献   
52.
镜下和药物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药物及内镜下套扎联合注射组织胶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例60例,分药物组32例和药物加镜下治疗组28例,统计分析其止血率、2周出血率、复发出血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药物套扎栓塞组较单用药物组止血率高5.3%,复发出血时间长约134天,不良反应多。结论药物联合内镜下套扎及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比单用药物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3.
地震灾区伤员后方救治医院心理干预效果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地震灾区伤员的心理状态及后方救治医院中行之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在52例地震灾区伤员入院后第1天进行心理评估,成立干预小组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伤员需要的信息和帮助,防止对伤员的"再刺激",鼓励伤员情绪表达,正确认识自身心理应激反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转移伤员注意力,同时针对不同伤员进行个性化心理干预,必要时使用药物治疗.在伤员出院前1 d再次进行心理评估并与入院后第1天得分进行比较,同时将干预后评估得分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心理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显著,干预后SAS、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显著;干预前后伤员各项目评分按等级评定,差异均显著,但干预后仍存在轻度抑郁7例,中度抑郁4例,重度抑郁2例;轻度焦虑4例,中度焦虑4例.结论 后方救治医院出院的地震灾区伤员仍存在不同程度焦虑、抑郁心理,应进一步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54.
断指再植血管危象的发生是目前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术后护理观察非常重要,如果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可大大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我院自1998年7月~2000年7月共收治30例38指断指再植患者,其中5例6指出现血管危象.  相似文献   
55.
中药学源远流长,在现代医学和药学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愈加重视中药学的创新传承与发展,但目前各大高校培养的中药学人才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和要求,这与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密切相关。地方高水平大学在培养中药学创新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将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中医药文化纳入中药学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中,构建具有创新型的科教融合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更有助于培养适应社会和中药学传承发展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本文以“地方高水平大学科教融合中药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为题,分析和探讨了地方高水平大学如何通过结合地方特色和学科优势开发出适合中药学领域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地方高水平大学在中药学人才培养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6.
57.
脑膜败血黄杆菌脑膜炎一例杨华芬,李小云,张永东男,38岁。因受凉后出现畏寒,发热,头痛,呕吐3天,皮肤瘀点2天转入我院。体检:T37.8℃,P76次,R23次,BP14.6/10kPa(110/75mmng)。神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园。躯干、四肢皮肤及...  相似文献   
58.
近年来,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已成为诊断胆总管结石的十分重要的方法,准确率很高,但也有误诊者。我院自1984年5月到1992年6月经ERCP诊断胆总管结石423例,手术证实其中4例假阳性,现结合术中所见分析其造成假阳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59.

摘要:目的  了解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状况,探讨影响腹膜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1日-2014年5月31日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腹膜透析中心植入腹透管并开始腹透的3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绘制生存曲线,利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计算风险比值,了解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果  截止2015年12月31日,继续腹透235例(69.5%),转肾移植18例(5.3%),转血透32例(9.5%),死亡42例(12.4%),失访11例(3.3%)。腹膜透析患者半年生存率为92.9%,1年生存率86.3%,2年生存率76.5%,3年生存率73.6%,5年生存率70.4%。血清白蛋白、残余肾功能、腹膜感染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腹膜透析患者早期生存率与国内报道水平相近,5年生存率较高。血清白蛋白、残余肾功能、腹膜感染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0.
2型糖尿病是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群老龄化的日趋严重,2型糖尿病患病人数还有上升趋势。长期高糖状态可以导致眼、。肾脏、脑或神经、心血管等靶器官的长期损伤和功能缺陷,部分器官甚至衰竭,严重危害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因此,如何控制好血糖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