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8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21篇
内科学   16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8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科学   106篇
综合类   333篇
预防医学   150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38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3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鉴别薏苡仁的真伪。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法对薏苡仁和4种伪品草珠子、小麦、大麦、高粱米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结果显示,薏苡仁与小麦、大麦、高粱米在薄层色谱条带上加以区分。薏苡仁和同属的草珠子在薄层色谱鉴别中难以辨别,进一步采用指纹图谱区分。结论:建立的鉴别方法,可准确区分薏苡仁及其常见伪品,为薏苡仁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时需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3.
华东地区615例化学烧伤患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化学烧伤的现场急救、早期处理和治疗方法中的流行病学因素. 方法 整理笔者单位2001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682例烧伤患者中615例化学烧伤患者病例资料.对性别、年龄、致伤面积与深度、发病规律、致伤原因、致伤物质、致伤部位、合并症、院前处理情况、治疗及预后情况等进行归纳总结.采用线性趋势检验统计分析年度收治的烧伤患者总数、化学烧伤人数. 结果 (1)一般情况:本组病例中男562例占91.4%,女53例占8.6%,年龄(32±12)岁.烧伤总面积为1% ~95%[(30±25)%]TBSA,其中Ⅲ度面积0~85%[(18±24)%]TBSA.(2)发病规律:10年中笔者单位每年收治的烧伤患者总数呈缓慢增长趋势(x2 =4.009,P<0.05),但化学烧伤患者所占比例相差不大(x2 =0.060,P>0.05).本组化学烧伤高发于夏秋季,患者一般从4月开始逐渐增多,8月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少.(3)致伤原因:患者以工伤为主,共572例占93.0%,其中私营和民营企业工人占工伤患者的70.8%(405/572).(4)致伤物质:本组病例中以酸烧伤最多,共299例占48.6%.(5)致伤部位:四肢和头颈部等暴露部位最易受伤.(6)合并症:吸入性损伤47例占7.6%,眼烧伤94例占15.3%,复合伤51例占8.3%,中毒67例占10.9%.(7)院前处理情况:大部分患者伤后未经清水冲洗(30.4%,187/615)或清水冲洗不够充分(61.1%,376/615).(8)治疗及预后情况:212例(34.5%)患者在伤后1周内行切削痂植皮或皮瓣移植手术.本组患者治愈599例,其中8例共11只眼睛失明;死亡16例,死亡率为2.6%. 结论 笔者单位化学烧伤患者占同期收治烧伤患者总数比例相对较高,以工伤为主.化学烧伤救治的关键在于充分的早期冲洗和解毒,深度创面尽早切削痂可以减少机体对有毒物质的吸收.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甘露醇、番泻叶在妇科术前准备的效果,寻求适宜的术前肠道准备方法。方法 将418例术前需要清洁灌肠的妇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肠道准备方法,观察比较,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口服甘露醇后再灌肠,肠道清洁效果明显优于服用番泻叶后再灌肠,不良反应低于番泻叶组。结论 口服甘露醇后再灌肠法具有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少等优点,是妇科手术前肠道准备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65.
黑布药膏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常用的醋制软膏制剂,被收入1984版北京市卫生局编制的《医疗单位制剂规程》中,由五倍子粉、蜈蚣面、冰片、蜂蜜、陈醋等制作而成。本药膏是由国内著名皮外科专家赵炳南教授研制,具有破瘀软坚散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白内障手术中瞳孔不能散大或伴有虹膜后粘连的手术对策。方法 术中先用粘弹剂或用器械分离;对伴有瞳孔闭锁/膜闭可作剪切分离;对小瞳孔可作推拉扩张或行瞳孔切开等手法。然后完成Phaco手术。结果 (1)术后眼内反应、眼压(IOP)均有明显波动,但经用药物后很快即被控制并趋向稳定;(2)术后矫正视力明显提高。结论 对小瞳孔或瞳孔闭锁/膜闭等并发白内障,术前须因人而异精心设计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术后同样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67.
目的:对经皮电刺激治疗脱毒后期稽延性戒断症状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采用LH202H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对76例海洛因依赖者,196人次相应经络穴位电刺激。结果:缓解最明显的症状依次是肌肉关节疼痛95.83%,烦躁不安94.59%和四肢麻痹不适93.33%。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3.78%。治疗前后症状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根椐临床症状选择适宜的穴位、频率、波形和时间,经皮电刺激治疗对稽延性戒断症状的改善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8.
郭远  李卫  宝辉  樊春红  张学武 《中国新药杂志》2008,18(24):2323-2326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老年糖耐量低减患者(IGT)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6例老年糖耐量正常者(NGT)及60例老年糖耐量低减患者(IGT),将IGT患者随机分两组进行治疗,每组30例,疗程为6月。非药物干预组,仅改变生活模式;综合治疗组,生活模式改变基础上服吡格列酮(每天30 mg),观察内皮依赖舒张功能(EDD)变化。结果:EDD在IGT患者明显低于NGT个体;在非药物干预组和综合治疗组EDD治疗前无明显差别,6月后EDD在非药物干预组无明显改变,在综合治疗组明显升高(P<0.05),EDD变化值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值 、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变化值、高敏感C反应蛋白(HsCRP)变化值呈负相关。结论:在改变生活模式基础上,吡格列酮可进一步改善老年IGT患者内皮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炎症反应等。  相似文献   
69.
临床试验统计分析报告通用的SAS生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SAS软件编制不受变量类型及数量限制的、用于生成临床试验统计分析报告的通用程序。方法为了解决不同类型的变量同时分析、不同来源的结果同时表述的问题,分别提出了应用宏变量定义矩阵标识以及按照给定算法合并输出数据集的方法。结果通过矩阵标识的建立,将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的统计分析结合到一起,使得一次同时分析的变量数在理论上达到无穷。通过所给出的算法,将来自不同SAS过程的分析结果合并到一起,使表格式样的自由性多样性得以实现。结论使用所提出的生成统计分析报告的通用办法,使得统计分析结果的表述更加灵活、适应性更强。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分析某地区木工机械致手外伤的伤情特点及预后情况,并就预防手外伤发生,提高手外伤治疗水平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 对1997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期间,因木工机械致手外伤就诊并住院于顺德乐从医院的3792例患者进行调查,并填写调查表格,然后结合住院病案,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致伤机械类型、伤情特点、治疗情况、预后情况等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铣床是最常见的致伤机械,多指背侧指间关节复合组织缺损为特征性损伤.对于指骨骨折治疗以传统克氏针内固定手术为主,关节破坏治疗以关节融合为主,术后缺乏后续康复治疗.结论 木工机械致手外伤的特殊伤情及术后缺乏康复治疗是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良好的手术方式配合术后系统康复治疗是改善木工行业手外伤患者预后的关键;重视手外伤的预防工作、改进简陋的机械是减少事故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