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6篇
  免费   329篇
  国内免费   178篇
耳鼻咽喉   31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276篇
口腔科学   81篇
临床医学   768篇
内科学   560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260篇
特种医学   2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0篇
外科学   523篇
综合类   2130篇
预防医学   1102篇
眼科学   51篇
药学   670篇
  5篇
中国医学   792篇
肿瘤学   16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99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362篇
  2006年   395篇
  2005年   419篇
  2004年   380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278篇
  1999年   273篇
  1998年   258篇
  1997年   251篇
  1996年   240篇
  1995年   224篇
  1994年   199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46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66年   4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目的观察“贺氏三通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及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SD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模型对照组(8只)、针刺组(24只)、药物组(16只)。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针刺组分别于3h、6h、48h(每时段8只)予“贺氏三通法”针刺,药物组于5h、48h予香丹注射液腹腔内注射。模型制备成功后72h取材.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血清IL-18.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L—1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IL-18和IL-1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48h针刺组IL-18水平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h、48h针刺组IL-1水平均较模型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针刺组与相应时间介入的药物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贺氏三通法”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IL—18和IL-1水平,提示“贺氏三通法”可能通过调节IL-1、IL-18的紊乱,参与对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32.
膀胱小细胞癌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小细胞癌(BSCC)的临床特征、病理学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BSCC的临床资料。3例均为男性,年龄68~82岁,2例有间断无痛性肉眼血尿,1例有尿频尿急。1例B超检查见膀胱内有1.5cm×0.9cm稍强回声区,后伴弱声影,中心回声较低;1例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颈10~12点处有1cm×1cm乳头状突起,无蒂,广基,呈地毯样生长;1例盆腔CT及加强扫描示膀胱内有类圆形团块状影,大小约2.5cm×2.6cm。2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结果:术后病理检查均报告为膀胱小细胞未分化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嗜铬蛋白颗粒均( ~ ),神经特异烯醇化酶均(-~±),例1突触素(-),例2突触素( ),例3突触素( ~ )。例1术后3年复发,患者拒绝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服中药治疗10个月后死亡。例2术后8个月因膀胱小细胞癌转移而死于全身衰竭。例3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2~3级,部分为小细胞未分化癌,局部伴腺样分化,3个月后复发,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加双侧输尿管皮肤乳头术,术后随访15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BSCC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的膀胱肿瘤,诊断主要靠病理学检查,早期即可发生转移,预后较差。行根治性切除术加联合化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3.
侵及颅内主要静脉系统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提高侵及颅内主要静脉系统脑膜瘤手术的全切率,总结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和处理颅内静脉系统的经验和技巧。方法我院1991年7月至2001年7月,手术治疗300例侵及颅内主要静脉系统的脑膜瘤,包括(1)矢状窦旁脑膜瘤;(2)大脑镰旁脑膜瘤;(3)小脑幕脑膜瘤;(4)横窦和窦汇区脑膜瘤;(5)镰幕脑膜瘤;(6)海绵窦脑膜瘤;(7)乙状窦脑膜瘤;(8)颈静脉孔区脑膜瘤。视肿瘤部位采用相应的手术入路,根据静脉系统受侵及的程度做不同的处理。结果按脑膜瘤切除的Simpson's分级,其中Ⅰ、Ⅱ级为全切除,全切率为86.7%,死亡率为1.7%。结论当脑膜瘤侵及不同的硬脑膜静脉窦或重要的颅内静脉时,手术处理方法不同。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可提高脑膜瘤的全切率,并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漏的原因,预防方法。方法:对2002年以后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改变胰肠吻合方式,重视吻合端腔内引流,早期使用生长抑素情况分析。结果胰瘘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要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率,关键在于吻合方法的改进,良好的手术技巧,吻合口肠袢内的引流减压,早期使用生长抑素。  相似文献   
35.
本文采用妇炎康丸(中成药)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6.
可铸玻璃陶瓷是80年代国际上出现的新型牙科修复材料,由于它具有与自然牙相似的机械强度和磨耗性能,极佳的生物相容性,特别是逼真的颜色特性,使其迅速在临床得到推广和使用。本文着重介绍新研制的可铸玻璃陶  相似文献   
37.
建忠 《科学养生》2007,(3):31-31
“迎风就流泪,撒尿砸脚背”说的是男人衰老到一定程度时的一种生理状态,这种生理状态一般发生在年纪较大、身体不太好的男人身上。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带旋骼深血管骼骨瓣在髋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宽甸县中心医院使用带旋骼深血管骼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坏死、股骨颈囊肿的分析。结果优4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75%。2例股骨颈囊肿病例于术后6和8个月复查X光片示囊肿消失。结论临床应用观察证明,带旋骼深血管骼骨瓣移植在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坏死及股骨颈囊肿手术中的应用是切实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9.
目的:与常规疗法相比较,雷米普利对高危患者更具实质性作用,这往往与肱动脉压的显著改变并无联系,所以很大程度上尚不能解释雷米普利的作用机制。本急性试验目的是确立雷米普利和阿替洛尔对于动脉血压不同急性作用的程度及机制。方法:本研究为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共纳入30例患者,这些患者随机服用10mg雷米普利、100m g阿替洛尔和安慰剂,间隔期≥7d。完成基线值测量后,连续5h对患者进行间隔30~60m in的检查,检查包括:袖带肱动脉血压测定,测桡动脉张力以评估中心动脉压,检测主动脉、上下肢体动脉的脉搏波传播速度。结果:雷米普利…  相似文献   
40.
本课题运用了组织化学、免疫细胞化学、电镜、图像分析及原位分子杂交等多种方法,对实验性肝癌、部分胃癌组织及体外生长肝癌CBRH7919细胞进行了各种参数指标的检测和实验观察,观察结果表明:肥大细胞(MC)对实验性肝癌及胃癌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该结论是通过如下几种。实验结果分析而得出的。一、运用AgNOR方法根据Ag颗粒可与核仁组成区中nrva多聚酶I及其相关蛋白如C。。、B;。结合原理,通过AgNOR方法可确立间期细胞核内相关蛋白结合Ag颗粒数量及分布,厂解核仁内r-RNA转录水平及该细胞的增殖速度。本实验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