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 探讨鼻饲泛影葡胺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诊治价值.方法 将115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鼻饲泛影葡胺,60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55例),比较两组保守治疗情况、肠坏死发生情况、肠梗阻解除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保守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0%(51/60)比81.8%(45/55),P>0.05].观察组肠坏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比9.1%(5/55),P<0.05].观察组肠梗阻解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9.3±4.6)h比(29.6±5.6)h、(3.8±1.6)d比(5.5±1.5)d,P<0.05].观察组患者未发生泛影葡胺相关的不良反应,未发生肠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鼻饲泛影葡胺能够提供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判断依据,避免肠坏死的发生,促进肠梗阻的缓解,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解决目前外固定器普遍存在的如稳定性差、操作繁琐、应力遮挡大、扩展功能差等功能缺陷的问题。方法 应用研制的骨外固定器对102例四肢骨干骨折进行治疗观察。本组男84例,女18例;年龄5~78岁。胫腓骨骨折76例,股骨干(儿童)骨折10例,股骨转子或转子下骨折4例,尺骨或桡骨骨折7例,肱骨干骨折5例。结果 所有患者经全程观察均取得良好疗效。其中76例胫腓骨骨折随访3个月~1年,骨折坚强愈合平均时间为3.5个月,膝踝关节功能同步恢复优良率为93.4%,无骨折端移位及再骨折出现。结论 此种新型外固定器的结构、功能符合现代骨外固定技术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骨外固定器应用的术后管理工作初步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 1990年引进骨外固定技术处理骨折 ,取得非常满意效果 ,并逐步总结出一套术后管理工作程序 ,供大家探讨完善。1 临床资料  早期应用SGD式[1] 、夏氏组合式[2 ] 、沟槽式[3 ]等外固定器共处理四肢骨折 2 6例 ,年龄 2 6~ 5 8岁 ,平均 36 7岁 ;其中胫腓骨骨折 19例  相似文献   
15.
骨膜下手术一直是内固定手术原则之一,骨膜对骨折愈合有着重要的作用,许多的内固定手术后出现的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及并发症都与内固定手术时的不恰当操作处理有关.  相似文献   
16.
17.
陈婷  朱登峰  杨玲 《国际眼科杂志》2018,18(9):1594-1598

目的:探讨视网膜光凝分别联合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对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继发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ME)患者黄斑中心厚度、视力恢复和不良反应的影响。

方法:将我院接诊的384例384眼RVO-ME患者分为A组(205例)和B组(179例),A组接受视网膜光凝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B组接受视网膜光凝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不良事件等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mo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组间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术后BCVA均呈升高趋势(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C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组间C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术后CMT均呈下降趋势(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IO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组间IO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术后IOP均无显著升高(P>0.05)。B组3mo内注药次数明显少于A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vs 4.5%,P>0.05)。

结论:视网膜光凝联合雷珠单抗或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均能控制RVO-ME患者病情,促进ME吸收,降低CMT,改善患者视力,两种药物单次给药作用时间有效,在给药次数方面,康柏西普优于雷珠单抗。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D_2淋巴结清扫为主的胃癌治疗术式仍存在争议,尤其是对无淋巴结转移或仅有第一站以内淋巴结转移病人接受D_2术则增加了其创伤程度;能否通过术前淋巴结转移风险评分预测发生第一站以内的淋巴结转移,从而避免D_2淋巴结清扫,为此,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临床胃癌病例276例,回顾性分析术前超声内镜对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检查评估情况,并结合内镜下活检标本肿瘤常规病理和免疫病理染色显示的肿瘤分化程度、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指标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Twist-1染色,建立胃癌淋巴结转移风险评分。将病人根据手术切除标本获得的最后淋巴结分布情况分组,分成第一站以内的淋巴结转移组和超过第一站淋巴结转移组。结果淋巴结转移风险评分≤6分者,发生第一站以上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是1.14%;评分≤6分的病人约占总病人数的31.52%。而评分6分的病人发生第一站以上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为37.82%。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淋巴结转移风险评分能较好地预测第一站以内淋巴结的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19.
股骨粗隆下骨折五种治疗方法比较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95年~ 2 0 0 1年 ,我们用塑形钢板、鹅头钉板、动力髋螺钉、外固定器及伽玛钉共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 3 5例 ,就其治疗结果及术中术后出现的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比较分析 ,供大家参考。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3 5例骨折 (含病理性骨折 1例 )应用塑形钢板 5例 ,鹅头钉板 6例 ,动力髋螺钉 15例 ,外固定器 7例 ,伽玛钉 2例。年龄 2 9~ 72岁 ,男 2 8例 ,女 7例。二、手术方法  (一 )塑型钢板是用普通股骨加压钢板将其顶端 1~ 2孔扩大、依股骨外侧弧形塑形后用 1~ 2枚直径6.5 mm松质骨螺钉进入股骨颈及小粗隆作骨折上部支撑 ,骨折下部用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研究的结果为:①右侧结肠血管扩张是老人患本病的普通病因,常为多发性,易于再出血。②憩室出血常不易确诊。右侧结肠为多。③血管造影能辨认所有招致出血的血管扩张与大多数需行手术的憩室出血部位。经血管造影导管灌注加压素,大多可以止血。④憩室出血经血管造影定位,作节段性结肠切除术后,罕见再出血(0/15)。⑤对血管造影术确诊有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