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96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201篇
预防医学   9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62篇
  3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对淮南市上窑镇沿岸居民饲养家犬寄生蠕虫的调查,在家犬盲肠内发现了3条虫体,经形态学鉴定为伊族真缘吸虫。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50%硫酸镁溶液联合喜疗妥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100例恶性肿瘤行静脉化疗病人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同时输注完毕后,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喜疗妥软膏局部外涂。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6%和50%,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50%硫酸镁溶液湿敷联合喜疗妥局部外涂预防化疗性静脉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套筒冠义齿修复下颌游离缺失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下颌游离缺失患者,其中3例为成人牙周炎,经牙周彻底治疗后行套筒冠修复缺失,追踪观察3~30个月,检测修复体的功能和美观、咀嚼效率、固位和稳定及对牙周病的控制情况。结果:12例患者经修复后,在不同观察时间内,所有患者对修复体治疗的满意度高达100.00%。结论:套筒冠义齿应用于下颌游离缺失,尤其是牙周病伴有牙列缺失的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和爽清洁肠道与传统灌肠方法进行肠道准备的异同。方法:100例痔瘘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清洁灌肠组、和爽组各50例,对两组的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肠腔清洁程度及肠道准备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和爽组恶心、饥饿、腹部胀痛、全身乏力和肛门疼痛的发生率明显较清洁灌肠组减少,和爽组、清洁灌肠组肠腔清洁优良率分别为94.5%、92.0%,两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清洁灌肠组比较,和爽组肠道准备时间和饮食限制时间缩短,灌洗量减少,护理程序简单,患者比较容易接受。结论:和爽是一种有效、安全、快速且易被患者接受的肠道准备方法。  相似文献   
65.
朱玉辐  兰青 《解剖学报》2009,40(6):984-987
目的 探索经穹隆间第三脑室底锁孔入路的可行性和手术方法。 方法 设计经穹隆间第三脑室底锁孔入路(第三脑室底切口起自灰结节向后,经乳头体间,止于后穿质)。运用解剖学方法在导航辅助下在16例尸头标本上模拟经穹隆间第三脑室底锁孔入路手术,在手术显微镜下对手术显露进行观察,利用导航作解剖学测量。 结果 导航辅助下能顺利完成16例尸头标本的经穹隆间第三脑室底锁孔入路手术。冠状缝与矢状缝交点到室间孔上缘、丘脑间黏合、乳头体和中脑导水管上缘的距离分别为(68.4±4.6)mm、(66.3±6.0)mm、(86.3±5.3)mm、(82.0±7.6)mm,冠状缝与矢状缝交点到基底动脉末端分叉的操作距离为(91.8±5.0)mm。灰结节向后经乳头体间止于后穿质切开第三脑室底可获得长(9.5±2.6)mm的手术通道。术中经第三脑室底切口能清晰显露脚间池内的基底动脉末段、大脑后动脉P1段、P2段、小脑上动脉、后交通动脉以及它们的穿通支血管。向前解剖Liliequist膜可显露斜坡和鞍背,侧方可显露出动眼神经,向后显露出脚间窝。基底动脉末端分叉多偏于左侧(68.8%),两侧大脑后动脉多向前外侧斜行(68.8%)。大部分大脑后动脉夹角上有1~4支小穿支血管自基底动脉末端分出。 结论 经穹隆间第三脑室底锁孔入路在技术上可行,深入研究可望应用于基底动脉末端动脉瘤的直接手术。  相似文献   
66.
目的:了解东莞市中老年人症状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抽取东莞市石排、厚街、横沥社区3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KOA的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受检者分别完成入户调查及其问卷,对有症状者进行膝关节负重正侧位x线检查。症状性KOA的最终诊断为1年之内膝关节疼痛症状至少持续1月,且疼痛的膝关节符合Kell—gren&Lawrence分级2级及以上者。结果:男女两性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有升高的趋势。30~40岁之间男、女两性的KOA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0岁以上各年龄组男、女两性的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男性KOA组BMI为(26.3±2.9),显著高于男性正常组(23.9±2.9)(P〈0.05)。女性KOA组BMI为(25.7±3.8),显著高于女性正常组(22.9±4.0)(P〈0.05)。结论:东莞市社区居民症状性KOA患病率较高,女性、肥胖、高龄可能是患病危险因素。症状性KOA对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影响及经济负担较大,应加强社区居民骨关节炎健康宣教及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67.
2006年11月~2008年5月,我们为4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者手术治疗其他疾病,在围术期进行精心防护以预防HIV医源性传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例HIV携带者,因其他疾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行妇科手术2例,分别为23岁、48岁,采用硬膜外麻醉;胸外科手术1例,男,42岁;脑外科手术1例,男,28岁.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采取常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急诊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应用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急诊科49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急诊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超声影像资料,观察声像图特点,统计超声诊断内脏破裂出血准确率。结果 49例患者经临床综合检查或手术病理,确诊脾破裂37例,肝破裂4例,肾挫伤6例,复合脏器伤2例。以此为金标准,48例患者首次急诊超声检查即刻确诊,1例迟发性出血,再次超声复查明确诊断,诊断准确率100%。结论超声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准确率高,可作为急诊检查首选辅助方法在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正常大学生人群肠道菌群特点,为防止和控制因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引起的肠道腹泻提供依据。方法 用常规细菌培养、SWF-A系统生化反应和多价诊断血清分离鉴定肠道菌,用沙保氏培养基常规分离鉴定肠道真菌,同时选择15种抗生素用Kirby-Bauer(K-B)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共分离出7种细菌和1种真菌,即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变形菌、志贺氏菌、哈夫尼亚菌、克雷伯氏杆菌、沙雷氏杆菌、阴沟肠杆菌、白色念珠菌,检出率分别为7.3%、4.2%、7.3%、2.5%、6.2%、2.0%、3.9%和3.9%,相互比较差异有显性(P<0.01)。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痢特灵对多种肠道敏感,四环素、氨苄青霉素对多种肠道菌耐药。结论 正常大学生人群肠道菌群分布具有多样性,以条件致病菌多,当肠道菌群相互比例失调,易引起肠道腹泻。部分抗生素对肠道菌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70.
朱玉 《现代肿瘤医学》1998,6(2):100-100
韩—薛柯氏病属于组织细胞增生病中的一种类型,其恶性程度介于勒雪氏病和嗜酸性肉芽肿之间,治疗困难、且疗程相当长。病例报告张某,男,5岁,患者于1988年7月23日以多饮,多尿、乏力入院检查。入院后查体,瘦小。每日饮水量4000ml~5000ml,尿量3500ml—4800ml之间,作头颅拍片发现颅骨有5处指压痕状脱钙区,胸部正侧位片,见肋骨3处明显变空,脱钙,骨皮质十分薄。余查体无异常,心肺腹均正常,血象化验正常。治疗情况如下:住院期间用8周VP方案化疗,并加服小剂量的环磷酰胺治疗,服用3天每日一次,停4天,进行长时间观察,并辅以中药消渴丸口服治疗。VP方案治疗开始为每周1次,8周治疗后,每月强化1次,共4次,又改为半年VP方案1次,2年后为1年VP方案1次,如此,反复治疗达5年之久,发现在5年之后头颅部缺损的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