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廖阳  施娟  都利晓 《上海护理》2015,15(3):74-77
<正>手是人们日常活动中最重要且灵活的器官之一,也是各种劳动和工作的重要工具[1];但因其缺乏保护而常常受到各种各样的损伤[2];其中50%为肌腱损伤或合并肌腱损伤,居手外伤中第2位[3]。由于屈肌腱位于皮下且较表浅,因而在各种活动中常易遭受损伤,如撕裂伤、挤压伤、断裂伤等[2,4]。一直以来,屈肌腱损伤的治疗对于骨科医师是一个挑战性的难题[5-7];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保守治疗常发生不愈合[8];2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生活质量的现况及其直接、间接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症状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于2016年1—12月,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市2所医院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205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症状评估表、简易疲乏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上肢功能评定量表和脑卒中生活质量专用量表进行调查,并进行现况描述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均分为(144.48±27.69)分,整体处于中等水平。经单因素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肩痛困扰、肩痛频度、肩外旋、疲乏程度和抑郁,可以解释总变异的63.3%。路径分析结果显示,疲乏程度、肩痛频度和肩痛困扰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β疲乏程度-生活质量=-0.252,P0.001;β肩痛频度-生活质量=-0.147,P0.001;β肩痛困扰-生活质量=-0.317,P0.001);疲乏程度和肩痛频度亦可通过肩痛困扰来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β疲乏程度-肩痛困扰-生活质量=-0.066,P0.001;β肩痛频度-肩痛困扰-生活质量=-0.064,P0.001)。结论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生活质量不高,临床医护人员应关注脑卒中后患者的疲乏和偏瘫肩痛症状,知晓抑郁和疲乏对症状体验的协同作用,提高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症状管理效率,从而改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讨论“321”健康教育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滨海院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参与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38例与研究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研究组实施“321”健康教育模式,而后观察护理前后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睡眠质量、护理后生活质量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21”健康教育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有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评价加强康复对脑外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0月的53例脑外伤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由家属或陪护督促协助患者自主练习;选取2017年1-10月的51例脑外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成立加强康复治疗小组,由康复护士指导患者利用晚间空余时间开展加强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和Barthel指数量表的得分。结果 :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MMSE评分,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的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康复可以从护理角度进一步提升脑外伤患者的康复疗效,可为脑外伤康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正>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较为多见的儿科呼吸道疾病,主要由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平滑肌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组织胺、白三烯、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等多种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哮喘急性发作会促使气道严重阻塞,引发胸闷、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严重者甚至引发昏迷、嗜睡等症状。近几年,我国小儿哮喘发病率占0.5%~2%,且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给患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3]。目前,临床通常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吸氧及糖皮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式健康教育在脑卒中离床期患者预防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住院的140例脑卒中离床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情景模拟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防跌倒知识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防跌倒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情景模拟式健康教育利于提高患者掌握防跌倒知识水平,减少患者跌倒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索脑卒中患者偏瘫肩痛症状的真实体验、影响因素及症状结局。方法选取2016年3—6月于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住院的16例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以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研究提炼出四大主题:患者对于偏瘫肩痛的认识不足、偏瘫肩痛症状体验呈多样性、偏瘫肩痛影响因素复杂、偏瘫肩痛后果严重。结论脑卒中患者对偏瘫肩痛症状认识片面、对症状的关注普遍缺乏,医务人员进行症状管理时应避免偏瘫肩痛诱因和加重因素,及时为患者提供信息支持并积极处理疼痛,提高其对症状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8.
肠道菌群是寄居在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的总称,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既往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黏膜屏障破坏、局部免疫功能失调可能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主要综述了肠道菌群与呼吸道变应性疾病、喘息性支气管炎及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肠道菌群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30.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的康复训练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施娟 《上海护理》2010,10(1):48-49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一种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接受此手术的患者绝大多数患有骨关节炎和风湿性关节炎且药物和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手术首先切除机体已经无法自行修复的关节面,用人工关节替代已损坏的关节,矫正肢体力线,消除膝关节疼痛,维持关节稳定性,恢复膝关节功能。TKA手术前的康复训练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