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28篇
  免费   1035篇
  国内免费   454篇
耳鼻咽喉   57篇
儿科学   111篇
妇产科学   156篇
基础医学   679篇
口腔科学   134篇
临床医学   2606篇
内科学   1139篇
皮肤病学   198篇
神经病学   271篇
特种医学   4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675篇
综合类   4287篇
预防医学   1783篇
眼科学   215篇
药学   1805篇
  23篇
中国医学   1610篇
肿瘤学   413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462篇
  2022年   450篇
  2021年   389篇
  2020年   479篇
  2019年   505篇
  2018年   487篇
  2017年   336篇
  2016年   456篇
  2015年   459篇
  2014年   1211篇
  2013年   832篇
  2012年   923篇
  2011年   917篇
  2010年   844篇
  2009年   804篇
  2008年   720篇
  2007年   786篇
  2006年   745篇
  2005年   754篇
  2004年   650篇
  2003年   511篇
  2002年   402篇
  2001年   328篇
  2000年   306篇
  1999年   308篇
  1998年   220篇
  1997年   212篇
  1996年   221篇
  1995年   172篇
  1994年   146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目的观察短期、规律的氧喷雾化吸入博利康尼(特布他林)和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3年12月~2004年10月120例以喘息为主要表现的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参照博利康尼说明书的推荐剂量及应用次数,利用雾化吸入器、以氧气为动力、每日4次吸入,并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给予抗感染等处理;治疗A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初始治疗24h内的8∶00~22∶00吸入博利康尼的频率为每2小时1次,其余时段按需给药;治疗B组用药方案同治疗A组,用药持续时间为48h,观察治疗效果。所有患儿均联用普米克令舒。结果治疗后,三组患儿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睡眠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肺部哮鸣音减少或消失。治疗B组治疗48h时的显效率(85.0%)高于对照组(27.5%)及治疗A组(45.0%),其住院天数亦明显短于其他两组。三组间患儿的依从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结论喘息性疾病急性发作时,短期、规律的氧喷雾化吸入博利康尼和普米克令舒能够快速缓解患儿的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一种改进的导管封管法在危重病人做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中的应用。方法 将留置股静脉导管病人随机分为传统的常规封管法(A组)和改进的抗生索封管法(B组),比较两者在导管并发症上有无差异。结果 改进的封管法(B组)感染明显少于传统常规封管法(A组),P〈0.001。但改进的封管法堵管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改进后封管法使用降低了感染的发生,易于掌握,应用方便,可广泛使用,尤其对ICU(重症监护室)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病人,使用颈内静脉导管做CRRT治疗不方便,股静脉导管相对方便,而留置股静脉导管又较留置颈内静脉导管感染率高,使用改进封管法可以消除这些缺点。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创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2例病人的发病年龄、性别、伤因、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经过2—6个月,按GOS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良好者12例,中残者5例,重残者1例,植物生存者1例,死亡者3例,死亡率为14%。结论 早期诊断和治疗本病对于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早期手术治疗本病,乃是多数病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4.
加强基层微生物室生物安全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尤其是2003年发生的SARS疫情以及新加坡、台北、北京陆续发生的SARS冠状病毒实验室感染传播事件,使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隐患变成了巨大的现实危害。这给各类微生物或生物医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敲响了警钟。作为基层微生物室工作人员每天都在接触含有不同致病性的微生物标本,其中也不排除含有风险级别较高、传播途径不明的微生物样品,但是由于基层微生物实验室的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范、安全设备、防护措施以及试验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却相对薄弱,因此为了试验人员、实验室及生态环境安伞,消除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卫生行政部门应重视基层微生物室的生物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65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性回顾性分析,认为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多。及时做好伤口、引流管的护理;加强患肢、胸带包扎的管理;防范并及时处理并发症,是促进乳腺癌术后康复的有力措施。同时,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负面的心理效应,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6.
27.
带隐神经交腿随意皮瓣修复足底皮肤缺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报道用带隐神经的小腿内侧带蒂随意皮瓣修复对侧足底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健侧小腿内侧隐神经走行区设计皮瓣,将隐神经保留在皮瓣中央,根据患足创面大小切取皮瓣,带深筋膜,蒂保留在胫前侧,将皮瓣缝合于患足的创面,皮瓣中的隐神经与患足足底内侧皮神经吻合,双下肢固定3周后断蒂。1997~2001年,临床应用13例。结果 用该皮瓣修复13例足底皮肤缺损均获得成功,皮瓣外形良好,术后6~12个月恢复感觉,无再破溃发生。结论 带隐神经交腿随意皮瓣切取简单,厚薄适度,不损伤知名血管,术后带感觉神经可恢复皮瓣的感觉,有效防止皮瓣再破溃。是修复足底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8.
29.
患者女性,22岁,主诉上腹部胀痛伴肿块6月余,胀痛于进食后明显,无放射,无返酸嗳气,无发烈盗汗及腹泻。外院医治无效入本院。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发育营养正常,右上腹部膨隆,可触及一约24×20cm肿块,质粗,边缘不整,固定。化验:WBC  相似文献   
30.
程学军  于艳 《抗癌》2005,(2):46-46
尽管美国临床医生每年利用放射疗法减轻骨癌疼痛的患者超过10万例以上,但很少有人了解这一疗法的作用机制。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应用实验性放射模型,对通过减小骨肿瘤体积减少癌症引致的骨质破坏以缓解疼痛的放射疗法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