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 基于日本药物不良事件报告(JADER)数据库对莫诺拉韦有关药品不良事件(ADE)信号进行检测,为莫诺拉韦的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综合标准(MHRA)法对JADER数据库中自2004年4月—2023年3月的莫诺拉韦相关ADE报告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共筛选得到莫诺拉韦ADE报告550份。其中,女性占比43.09%,男性占比为48.73%,男女性别比1.13∶1,55岁及以上人群占比为81.82%。共发现ADE信号32个,涉及12个系统器官分类(SOC)。ADE信号主要集中在感染及侵染类疾病、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胃肠系统疾病、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和各类检查等。其中COVID-19肺炎、COVID-19、单侧耳聋和误吸等ADE信号较强。结论 本研究新发现的ADE信号对药品说明书中现有的安全性信息提供了有益补充,提示医务人员应加强对相关ADE的监测、干预和临床救治,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酶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氟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连续招募152例抑郁症患者,采用DNA微阵列芯片法检测CYP2C19基因型.依据CYP2C19基因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快代谢组、中等代谢组和慢代谢组,三组患者均单用氟西汀抗抑郁治疗,连续用药4周,记录三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分及治疗过程中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情况,以HAMD-17减分率≥50%定义为有效,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快代谢组、中代谢组和慢代谢组分别有58例(38.2%)、71例(46.7%)和23例(15.1%)患者.治疗前,三组HAMD-17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慢代谢组HAMD-17评分显著低于快代谢组和中等代谢组(P<0.05);患者分组与治疗时间有交互作用(F=4.891,P=0.014),三组HAMD—17评分随治疗时间的变化趋势不同;慢代谢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快代谢组(P<0.05);治疗过程中,三组TE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病程(OR=0.576,P=0.012)是氟西汀抗抑郁治疗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CYP2C19基因快代谢型患者应用氟西汀抗抑郁治疗有效的可能性是慢代谢型患者的22.6%(OR=0.226,P=0.009).结论:CYP2C19慢代谢型患者应用氟西汀抗抑郁治疗疗效较好,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氟西汀抗抑郁症治疗有影响.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观察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228例,随机分为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组(D/P组)和丙泊酚组(P组)各114例.D/P组麻醉:静脉注射地佐辛30 μg/kg,密切观察10 min后注入丙泊酚1.5 mg/kg;P组麻醉:单纯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两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定向恢复时间、满意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检查.检查中两组平均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均有所下降,其中P组平均动脉血压、心率低于D/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P组患者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均小于P组(P均<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组(6.1% vs 20.2%,P<0.05);患者满意程度高于P组(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可稳定循环呼吸功能,安全性好,并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44.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omocysteinemia,Hcy)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有效的降Hcy治疗可降低卒中发病风险,叶酸摄入不足和代谢障碍是高Hcy的主要因素[1]。临床发现合并高Hcy的部分缺血性卒中可伴叶酸及维生素B12下降,而二者均可经甲硫氨酸循环通路而发挥降Hcy作用,是高Hcy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对中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脑梗死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纳入150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脑梗死二级预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联合应用丹参多酚酸。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7)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性因子水平,以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评价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采用神经功能量表(NIHS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IL-6、IL-17、hs-CRP、ET-1、NO、VEGF、NIHS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IL-6、IL-17、hs-CRP、ET-1、NIHSS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NO、VEGF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 0. 05),且观察组IL-6、IL-17、hs-CRP、ET-1、NIHS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NO、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及药品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丹参多酚酸能够显著降低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促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河南中部地区汉族人群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的关联性。方法招募河南中部地区汉族ACS患者28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河南中部地区汉族健康受试者286名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两组MTHFR基因C677T、A1298C位点基因型,比较两组受试者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MTHFR基因多态性与ACS发生的关联性。结果两组各基因型分布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对照组MTHFR C677T位点CC、CT、TT型分布频率分别为31.82%、47.90%、20.28%,MTHFR A1298C位点AA、AC、CC型分布频率分别为73.78%、21.68%、4.54%;观察组MTHFR C677T位点CC、CT、TT型分布频率分别为16.43%、40.71%、42.86%,MTHFR A1298C位点AA、AC、CC型分布频率分别为69.29%、27.14%、3.57%。两组受试者MTHFR C677T各基因型分布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THFR A1298C各基因型分布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THFR C677T基因型是ACS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以TT型为参照,CC型发生ACS的可能性是TT型的24.4%,CT型发生ACS的可能性是TT型的40.2%。结论 MTHFR基因多态性与河南中部地区汉族人群ACS发生有关,其中C677T位点突变可能是ACS发生的影响因素,而A1298C位点基因多态性与ACS发生的关联性较低。  相似文献   
47.
β-榄香烯固体脂质纳米粒zeta电位影响因素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稀释介质及处方组成对β-榄香烯圊体脂质纳米粒(SLN)制剂zeta电位测量的影响,确定适宜的稀释条件.方法:将β-榄香烯SLN制剂用不同介质稀释,用Nicomp-380/ZLS动电电位粒径测定仪测定其zeta电位,并将筛选出的稀释条件用于不同处方β-榄香烯SLN制剂的zeta电位测量.结果:在考查范围内,β-榄香烯SLN制剂的zeta电位绝对值随稀释介质中泊洛沙姆188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以重蒸馏水为稀释介质时,其绝对值随稀释度的增加而升高.β-榄香烯SLN的zeta电位绝对值随处方中泊洛沙姆188的增加而降低,当处方中单硬脂酸甘油酯的比例增加时其zeta电位绝对值升高.结论:稀释介质对于β-榄香烯SLN制剂的zeta电位测定有较大影响,β-榄香烯SLN制剂用重蒸馏水稀释8倍后,可以得到较为合理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