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lypican-3, GPC3)是继AFP之后发现的一个新的肝细胞癌标志物.随着对GPC3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它不但在肝细胞癌组织中有表达而且在血清中同样有表达.GPC3对HCC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尤其在肿瘤发生的早期,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早期HCC的诊断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72.
疾病标志物是用于疾病的鉴定、早期诊断及预防、治疗过程中的监控。疾病标志物的挖掘包括发现、验证、确认与应用四大核心环节,寻找和发现有价值的疾病标志物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传统的疾病标志物发展途径已渐渐满足不了当今研究的需要,而填补这一从实验室到临床的鸿沟要依靠转化医学模式的发展成果,即转化医学模式下的疾病标志物挖掘方式才是最适用的。本文介绍了国内外一些转化医学在疾病标志物发现与验证确认过程中方法策略的运用,如与标志物发现紧密相关的分子分析、成像技术等,转化医学分析方法中的生物分析验证和临床验证阶段,从而进一步指出与转化医学相结合的疾病标志物的挖掘能够更好地解决标志物实验室发现与临床应用之间过渡研究的难题。  相似文献   
73.
目的 筛选恶性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膜表面蛋白1(PfEMP?鄄1)的噬菌体表位模拟肽。 方法 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模拟12肽(KLYLIAEGSVAA)能模拟ICAM-1分子与疟原虫感染红细胞结合的功能,以展示该短肽的噬菌体为靶,采用差减筛选法(subtraction method)对噬菌体环7肽库进行3轮筛选,通过ELISA、竞争抑制试验鉴定获得的噬菌体短肽与ICAM-1之间的结合特性。对阳性克隆进行DNA及氨基酸序列分析并与PfEMP-1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 结果 ELISA筛选22个克隆有3个为阳性克隆,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2个克隆的展示的短肽序列为C-ITAVPVR-C,另1为C-DIMGGYN-C。同源性分析未发现2短肽序列与野生型MC株恶性疟原虫PfEMP-1的氨基酸序列有同源性。但竞争抑制试验显示3个阳性克隆均可与15.2单抗间互相竞争抑制与ICAM-1分子的结合。 结论 获得2种PfEMP-1噬菌体构象表位模拟肽,两短肽能与ICAM-1分子特异性结合。  相似文献   
74.
目的对自制CA125定量测定试剂盒(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进行临床应用研究,为该试剂盒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自制试剂盒操作说明书对收集的410份血清进行测定,以电化学发光CA125定量测定试剂盒(Roche公司)为对照试剂,微粒子酶联免疫定量测定药盒(ABBOTT公司)为复核试剂,对测定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电化学发光法为对照试验,其阳性符合率为98.35%,阴性符合率为98.81%,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为0.937,相关性良好;ROC曲线下面积为0.998。结论本试剂盒检测性能能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75.
我们对部队5个军区(广州、沈阳、北京、南京和成都)进行的腹泻病调查中,共采集标本661份,经用ETEC三种系列探针(LT-h、ST-p、ST-h)检测,并对ETEC阳性株进行了药物敏感试验和质粒分析,结果如下:在661份标本中ETEC的总阳性率为19.54%(129/661),不同军区中ETEC的检出率有差异。在129株阳性ETEC中其毒力的遗传型以ST-p为主(54.26%)。129株阳性ETEC时11种抗生素的敏感实验显示:全部菌株对氟呱酸和头孢唑啉是敏感的,72.89%以上的菌株对四环素、万古霉素和青霉素耐药。对抗性进行计算机聚类分析,可分成19个耐药谱型,其中有53.49%(69/129)的菌株属同一型。在对118株ETEC的质粒分析中,发现有107株含有成粒(90.68%),质粒携带的数量1-6个不等,分子量最大为87.6MD,最小为1.1MD,含有30MD以上大质粒的菌株占80.37%,小质粒以2.0或2.7MD为多(49.53%)。研究发现。在抗磺胺类的菌株中质粒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磺胺类敏感的菌株,而且都含有一个大质粒(17.2MD以上)。  相似文献   
76.
蛋白质组(proteome)一词由澳大利亚学者wilkins和Williams于1994年首先提出,是指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而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是定量检测蛋白质水平上的基因表达,从而揭示生物学行为如疾病过程以及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学科,是“后基因组时代”蓬勃发展的技术体系,把生命活动的最终执行者——蛋白质作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77.
人促卵泡激素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试剂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 IA)技术建立人血清促卵泡激素(hFSH)的检测试剂。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建立hFSH-TRF IA检测试剂,对试剂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hFSH-TRF IA检测试剂的测量范围为1~256U/L,灵敏度为0.08 U/L,分析内和分析间的精密度分别为2.6%~4.2%,6.1%~8.6%,与人黄体生成素(hLH)、人促甲状腺素(hTSH)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交叉率分别为0.14%,0.08%和0.01%。30份异常血样用该试剂与进口的同类试剂同时检测,其相关系数为0.993。结论试剂各项指标均达到临床检测要求,可替代国外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索恶性疟原虫感染红细胞(PRBCs)与细胞粘附因子1(ICAM1)之间的结合位点,研制治疗脑型疟的抗粘附药物。 方法 以抗ICAM1(I区)的单抗15.2为靶,采用亲和筛选法对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进行3轮筛选,通过ELISA、竞争抑制试验、dotELISA及Westernblotting鉴定获得的噬菌体短肽与单抗15.2之间的结合特性。对阳性克隆进行DNA序列测定,推导其十二肽的氨基酸序列并与ICAM1氨基酸全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 结果 经3轮亲和筛选后,结合噬菌体得到良好富集。从第3轮洗脱液铺制的琼脂板中随机挑取30个噬菌体单克隆,ELISA检测有26个为阳性,阳性率达86.7%。竞争性ELISA显示多数阳性噬菌体能竞争抑制ICAM1与15.2单抗结合。DNA及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半数以上的噬菌体克隆表达十二肽KLYLIAEGSVAA,该短肽中K(XX)L(XXX)GSV与ICAM1的64~73位aa有50%的同源性。 结论 阳性噬菌体表达的短肽是15.2单抗所识别的模拟表位,K··L···GSV几个氨基酸可能对ICAM1与PRBCs的结合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9.
疾病标志物是用于疾病的鉴定、早期诊断及预防、治疗过程中的监控。疾病标志物的挖掘包括发现、验证、确认与应用四大核心环节,寻找和发现有价值的疾病标志物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传统的疾病标志物发展途径已渐渐满足不了当今研究的需要,而填补这一从实验室到临床的鸿沟要依靠转化医学模式的发展成果,即转化医学模式下的疾病标志物挖掘方式才是最适用的。本文介绍了国内外一些转化医学在疾病标志物发现与验证确认过程中方法策略的运用,如与标志物发现紧密相关的分子分析、成像技术等,转化医学分析方法中的生物分析验证和临床验证阶段,从而进一步指出与转化医学相结合的疾病标志物的挖掘能够更好地解决标志物实验室发现与临床应用之间过渡研究的难题。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d550条目与脑血管病患者营养状况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老年养护院住院的260例脑血管病患者,分别应用ICF-d550与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评估,采用Enter法分析临床因素与量表间的关系,利用Spearman相关系数讨论ICF-d550与NRS2002的相关性,以及临床因素对其的影响。 结果 应用ICF-d550评估后发现,患者营养障碍发生率为85.00%;应用NRS2002评估后发现,营养风险发生率为68.85%。整体上ICF-d550与NRS2002的相关系数为0.488;两量表间男性(0.531)的相关系数略高于女性(0.429);各阶段年龄(50~59岁、60~69岁、70~79岁、80~89岁、>90岁)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52、0.413、0.460、0.526、0.771,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大;BMI各等级(偏瘦、正常、超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08、0.436、0.503。 结论 ICF-d550和NRS2002可应用于脑血管病患者的营养风险评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