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15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29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吸取教训,减少误诊,现将我院1981年10月至1987年8月,新生儿死亡有尸解资料的31例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早产儿10例(占32.3%),足月儿21例(占67.7%)。体重<1500g1例(占3.2%),<2500g14例(占45.2%),>2500g16例  相似文献   
32.
近年来我院误诊新生儿消化道畸形四例报道如下。例1:男,6天,35周顺产。生后3天气促、吐奶、腹胀进行性加剧,二便正常。查体:T35℃,R64次,P128次,体重2800g,皮肤巩膜中度黄染,面颊、四肢、腰背部见硬肿,口周发绀,双肺呼吸音粗,心正常,腹膨胀,腹粘发红发亮,静脉显露,肠鸣消  相似文献   
33.
1983年3月~1991年6月为严重传导性耳聋患者施行中耳探查术中发现卵圆窗缺如10例(12耳),遂行前庭开窗术和听骨链重建术。对术中发现面神经水平段下垂或移位遮住卵圆窗龛,或前庭开窗术后听力下降再次新窗骨性封闭者行水平半规管开窗术。前庭开窗(10耳)术后语言区频率平均提高10~30dB以上者7耳,4例手术后3个月听力下降,其中2耳行内耳开窗术;内耳开窗(4耳)术后语言区频率平均提高20~45dB。介绍了手术处理经验。  相似文献   
34.
外淋巴瘘常合并不同程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眩晕和平衡失调。动物试验证明外淋巴瘘主要是膜迷路和感觉细胞的病理改变,膜迷路改变有膨隆、塌陷和破裂,前庭膜膨出并不少见。按外爆法注射人工淋巴液于蛛网膜下腔和经圆窗膜吸引外淋巴液造成耳蜗水肿,动物立即固定处死或1~3个月后活体固定处死,常规火棉胶包埋切片,56只豚鼠中13只动物有耳蜗积水,除1只顶转有中度水肿外,其他12只内  相似文献   
35.
内耳病变导致的传导性耳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导刺激用于鉴别传导性聋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据认为,通过骨导的震动能量完全是经由骨质到内耳.还有另外一种机制可能在起作用.将大鼠颅骨去除,置于脑组织表面的振动子仍可引出听性脑干反应(ABR).豚鼠和沙鼠也有类似的现象.通过实验消除听骨链的惯性机制和堵耳效应,并不能显著改变骨导反应.减少颅腔内的液体体积可引起骨导ABR阈值升高,而对气导ABR阈值的影响无影响.因此,经典的骨导机制须加以修正,即应包括非骨导的耳蜗兴奋通路:振动子置于颅骨上时,骨振动可能引起颅内容物(脑组织和脑脊液)的声频声压,该压力又经由流体通道传导到内耳的液体[1].  相似文献   
36.
偏头痛性眩晕的神经耳科学表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偏头痛相关的眩晕(migrainous vertigo,MV)的临床特点,了解听觉与前庭系统受累的情况以及功能障碍的范围和程度,判断偏头痛相关眩晕是中枢性抑或外周性眩晕。方法22例急性(5例)或亚急性(17例)MV检查包括神经一耳科学检查、自发性眼震和位置性眼震记录以及听力学检查。结果22例患者男6例,女16例。15例次有偏头痛,17例次有运动病,15例次有偏头痛或运动病家族史,1例次有视觉先兆,7例次对运动敏感(身体运动或改变头位出现眩晕),4例次畏光,6例次畏声,5例次失眠、情绪影响易引起眩晕发作,2例次与月经期关系密切。眩晕持续数分钟到1天。纯音测听异常9例,均为轻至中度感音神经性聋。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双侧异常3例,单侧异常10例。主观垂直视觉检查均正常。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异常14例(13例为患侧低振幅,1例为患侧P13波潜伏期延长)。前庭双温检查异常3例;中枢性异常眼动11例,其中视动性眼震低增益9例,1例扫视过冲,1例摇头试验出现垂直眼震,同时高刺激听性脑干反应异常者10例,1例正常。4例患者有位置性眩晕,但均不符合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结论偏头痛性眩晕应作为外周或中枢性眩晕的一种常规鉴别诊断的疾病,可为中枢性或外周性眩晕。  相似文献   
37.
穴位注射苍龟探穴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外上髁炎 ,俗称“网球肘” ,属于祖国医学“痹症”范围 ,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肘关节外侧区域持续性钝痛 ,并向腕部、手背侧扩散 ,遇风寒湿邪可能症状加重。笔者自 1998年以来 ,采用穴位注射苍龟探穴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62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2例  相似文献   
38.
Meniere病前庭及听功能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9.
为研究旋转刺激诱发的中、长潜伏期电位的反应特征及起源,以自行研制的脉冲角加速度刺激装置记录豚鼠中、长潜伏期诱发反应。脉冲角加速度上升时间3.5ms,角加速度在0~10000°/s2之间可调。中潜伏期反应由发生于刺激开始后9~24ms的三相波构成,最大振幅均值为28μV。长潜伏期反应是由发生于刺激后32~130ms的三相波构成,此三相波前有中潜伏期反应成分。不同个体及同一个体不同时间测试反应非常稳定,有良好的可重复性。一系列的对照实验证实,中潜伏期反应的末梢来源为内耳的前庭器官,是脉冲角加速度刺激引起的前庭诱发电位,长潜伏期反应的起源部位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40.
实验性膜迷路积水耳蜗微循环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阻塞豚鼠内淋巴管及内淋巴囊造成实验性膜迷路积水动物模型,分别观察积水后1、2、3个月耳蜗第三回外侧壁微循环改变,测定螺旋韧带血管及血管纹血管的管径及流速。发现积水三个阶段中,SLV管径平均缩小0.80μm、0.87μm、1.21μm(P<0.05),流速分别下降100.8μm/s、141.0μm/s、136.0μm/s(P<0.05)。表明膜迷路积水后SLV及SVV均受影响,SLV变化明显,对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