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1.
22.
马华  张澜  呼和  刘国栋 《医学综述》2013,19(8):1389-1392
小间隙桥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要优于断端相对旋转的传统神经外膜缝合,用小间隙桥接的缝合方法给神经一个密闭的自我选择空间,以有利于神经在此间隙内形成有效再生。自体神经外膜袖套桥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是小间隙修复周围神经中的一种方法,自体神经外膜作为桥接物有其特有的优越性,比其他的小间隙缝合方法更容易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3.
梁民  张博  张澜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9):1177-1178
目的:探讨股浅静脉戴戒术加微波浅静脉腔内闭塞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股浅静脉戴戒术辅以微波浅静脉腔内闭塞治疗方法,对32例(35条患肢)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通过CEAP分期对C 5~6期的患者进行治疗。术前和术后1周、1月分别记录患肢膝上15cm、膝下10cm周径;记录患肢溃疡、肢体肿胀乏力及色素沉着的变化。结果:经过联合治疗,术后1周、1月下肢肿胀乏力症状、色素沉着和溃疡愈合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股浅静脉戴戒术配合微波浅静脉腔内闭塞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安全有效,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甘草酸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NRK-49 F)中纤维化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NRK-49 F细胞,不同浓度甘草酸干预细胞48 h后,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确定对细胞活性无显著影响的作用浓度.以10μg/L TGF-β1刺激NRK-49 F细胞构建肾间质纤维化细胞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甘草酸进行干预,免疫荧光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1)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法检测纤维化相关因子α-SMA、COL1、Ⅲ型胶原(COL3)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以评价甘草酸对成纤维细胞活化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结果 CCK-8结果显示甘草酸在100~600μmol/L浓度范围内对NRK-49 F细胞活性无影响.免疫荧光结果表明,加入甘草酸后可抑制 α-SMA表达及COL1分泌,随甘草酸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甘草酸干预可下调α-SMA、COL1、COL3的蛋白表达,其中甘草酸150μmol/L组COL1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甘草酸200μmol/L组COL1、COL3表达均降低(P<0.01).RT-PCR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甘草酸干预可下调α-SMA、COL1、COL3表达,甘草酸150μmol/L组COL1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P<0.01),甘草酸200μmol/L组COL1、COL3 mRNA表达均降低(P<0.01).结论 甘草酸能够有效抑制TGF-β1诱导的NRK-49 F细胞中α-SMA、COL1、COL3的mRNA及蛋白表达,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5.
<正> 以伯杰命名的《伯杰细菌鉴定手册》,从1923年问世到1974年共出八版,均以此为书名,按照细菌分类系统介绍各种细菌的鉴定。1984年出版的手册(四卷本),改用《伯杰系统细菌手册》名称,它是一部较为完整的细菌分类学手册。在已经出版的第一卷中,介绍了细菌通论以及与医学、工农业有关的革兰氏阴性细菌。  相似文献   
26.
林立功  张志  张澜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1):1353-1356
目的 评价改良Scarf截骨术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中重度踇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6年4月于内蒙古包钢医院治疗的中重度踇外翻患者23例(32足)为研究对象,18足行改良Scarf截骨术,14足行改良Scarf截骨术联合Akin截骨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2~14个月测量踇外翻角(HAA)、跖间角(IMA)、近端关节面固定角(DMAA)、胫侧籽骨位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第1跖趾关节评分。结果 本组患足术后均未出现踇外翻复发、踇内翻、跖趾关节活动受限、骨不愈合、第1跖骨头坏死等并发症。术后患足HAA、IMA、胫侧籽骨位置、AOFAS第1跖趾关节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而手术前后患足DMA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Scarf截骨术联合Akin截骨术可有效纠正中重度踇外翻畸形,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7.
背景:近年研究发现,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中存在大量凋亡骨细胞,而Caspase-3 及Bcl-2 为调节细胞凋亡的两个重要因子。 目的:观察Bcl-2和Caspase-3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健康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臀肌注射泼尼松龙12.5 mg/kg,每周2次,制备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后4,8,12周获取离体大鼠股骨头,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并采用直线相关分析Bcl-2和Caspase-3的相关性。 结果与结论:对照组及实验组股骨头外形均完整,软骨面平整、光滑。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实验组大鼠股骨头内骨小梁逐渐变细,脂肪细胞增多,骨陷窝空虚率明显升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股骨头Caspase-3表达明显增高(P < 0.01),且随给药时间的延长呈逐渐增高趋势;而Bcl-2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Bcl-2和Caspase-3在各组内的表达不具有相关性。提示激素可提高Caspase-3的表达促进骨细胞凋亡,降低Bcl-2的表达抑制抗凋亡作用,进而导致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微波腔内闭合大隐静脉治疗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陕西省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6例病人(40条肢体)行微波腔内闭合曲张静脉;50例(60条肢体)行传统剥脱术的病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种治疗均可有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但微波治疗组比对照组具有更短的手术时间、更少的术中出血量及更少的手术切口,且病人术后住院时间亦明显缩短,微波治疗具有更低的术后下肢瘀血发生率;且其下肢麻木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13)。结论:微波腔内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安全、操作简捷、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报道应用不同类型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大小及修复要求等有选择的应用前臂及手部8种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69例.结果 除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成活良好.术后随访4个月~1年,皮瓣外形满意,质地良好,两点辨别觉4~10 mm.结论 前臂及手部岛状皮瓣是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应根据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皮瓣修复,才能获得理想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不同半夏炮制品体外抗肺纤维化的作用及筛选出的半夏制品对肺纤维化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 用10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系(MRC-5)建立肺纤维化体外模型,经水提生半夏(2.1、4.2、8.4、16.7 g/L)、清半夏(2.1、4.2、8.4、16.7 g/L)、法半夏(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