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50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探讨脉搏指数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指标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根据预后情况将43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前APACHEⅡ评分、PiCCO监测指标,并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PiCCO监测指标与死亡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3例患者中存活21例(48.8%),死亡22例(51.2%),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感染部位、MAP、CVP、ITBVI、SVRI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前APACHEⅡ评分、CI、EVLWI及PVPI方面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CI与患者死亡率呈显著负相关(r=-0.18,P〈0.01),EVLWI、PVPI均与患者死亡率呈显著正相关(r=0.31,P〈0.01;r=0.19,P〈0.01)。结论 PiCCO仅通过中心静脉及动脉导管即可精确、持续地监测多项指标,创伤小,危险性低,其中CI、PVPI、EVLWI等指标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具有密切相关性,对于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2.
目的对XX医院近3年来血液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患者血培养标本经BacT/Alert 3D血培养仪培养,分离所得菌株用法国梅里埃API系统进行鉴定,后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 111例标本培养阳性,其中革兰阳性菌361株,占32.5%;革兰阴性菌510株,占45.9%;真菌162株,占14.6%。药敏结果显示,G+菌对青霉素类耐药严重,碳青霉烯类仍是治疗G-菌感染的敏感药物,真菌对抗生素仍保持较高敏感率。结论近3年来XX医院血液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菌种多样化,有较高耐药率,提示应定期对血液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分析我院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方法 鲍曼不动杆菌源自2008年1-12月我院临床分离株,共51株.采用K-B法(CLSI 2008年标准)筛选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采用随机引物多态性DNA(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R...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产碳青霉烯酶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与耐药表型的关系。方法采用改良Hodge试验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协同增强试验法,筛选产碳青霉烯酶鲍氏不动杆菌并进行表型研究。结果 130例鲍氏不动杆菌株中,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40.0%,其中高水平耐药类30.0%;喹诺酮类60.0%;四环素66.9%;大环内酯类62.3%;β-内酰胺类70.0%;改良Hodge试验阳性率69.2%,EDTA协同增强试验阳性率98.0%。结论鲍氏不动杆菌产金属酶,是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表型筛选不能对耐药机制做出完全确定,必须通过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才能最终确定耐药的根本机制。  相似文献   
45.
超广谱抗菌药物耐药细菌的出现,直接导致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滥用,促使产碳青霉烯酶细菌在世界范围内暴发流行[1]。目前,此类耐药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一个严重问题,引起了世界卫生部门的极大关注。研究发现,其耐药机制主要为:(1)AmpC酶过度表达联合外膜蛋白(outermembrane proteins,OMP)的丢失。(2)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  相似文献   
46.
细菌产生自诱导物质(autoinducers,AIs)作为细菌间相互联系的信号分子,其浓度随着细菌的增殖而升高。由于该信号分子能自由通过细胞膜,因此细胞内外的浓度相近。  相似文献   
47.
外科病房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监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目的监测外科病房医院感染发生部位、病原菌分布特点,分析其耐药性,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外科病房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实验;对细菌培养阳性病例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质控科确诊为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外科病房医院感染以伤口或创口、呼吸道、泌尿道的发生率最高;474例医院感染病原菌中,居前3位的依次为葡萄球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药物敏感性实验显示,外科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多黏菌素抗菌药物敏感性较好(98%),但产β-内酰胺酶的菌株较多,对其他常规抗生素耐药性严重.结论外科病房医院感染因疾病不同,其感染部位、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均有所不同,因此,加强医院感染病原学监测,针对各相关环节和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对于减少外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
62例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巫胡兰  邹英  张杰  张晓兵 《重庆医学》2006,35(24):2211-2212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特点。方法收集2006年1~6月临床送检的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62株鲍曼不动杆菌,结合病程记录了解其临床分布及药敏试验,比较其耐药率。结果62株鲍曼不动杆菌通过临床排查有13株为院外感染,49株为院内感染,其中院内感染分布以ICU最多(21例,42.8%),且以老年患者多见(17例,26.98%),对头孢3代和喹诺酮类以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50.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多黏菌素B、多黏菌素E的耐药性较低,分别为22.4%、22.4%、0%、10.2%。院外感染的13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都敏感;仅对头孢哌酮、拉氧头孢、氨曲南、奈替米星、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超过了50%。结论碳青酶烯类及多黏菌素类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仍有较强的活性,但不能忽视对这两类药物耐药的多重菌株的出现,要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必须注意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49.
随着单纯性肾囊肿(SRC)介入疗法的广泛应用,囊液的性质鉴别已成为采取介入治疗的重要依据。为此,我们对肾囊肿液进行了相关成分检测,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标本:我院门诊及住院经B超、CT诊断为SRC患者60例,在超声引导下穿刺88个(3.5cm×4.0cm~7cm×8cm)肾囊肿,抽取第一针管液20~30ml标本送检。2.器材:日本MA-4210尿液分析仪,苏州第一制药厂尿八联试纸。美国德灵XL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原厂配套试剂。美国BK-2002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3.5MHz,附超声引导穿刺装置。结果1.外观:肾囊肿液均淡黄清亮,其中85个样本泡沫试验为阳…  相似文献   
50.
检验医学实习生的临床实习带教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检验医学实习生进行爱岗敬业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有献身医学、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思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实习内容因材施教,突出重点;通过师生互动,建立全面质量控制的观念;通过病例讨论,培养与临床合理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能力.通过这些教育,对学生适应今后工作环境和相关能力的培养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