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6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目的 研究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NTHi)重组外膜蛋白P6的理化性质和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PCR技术,以NTHi基因组为模板,扩增出编码外膜蛋白P6的基因片段;构建pET-32a-P16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并对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阴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层析对蛋白进行纯化.经SDS-PAGE、Western blot等对蛋白的理化性质进行初步分析,继而免疫BALB/c小鼠,用同源菌经腹腔攻击,比较免疫组和对照组小鼠死亡率.结果 实现了该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产物表达形式为可溶性表达,纯化后蛋白纯度可达95%,收率可达5 mg/g(蛋白/湿菌),相对分子质量(M_r)为14 145.848,Western blot证实重组P6蛋白能与菌源提纯P6蛋白免疫小鼠后的抗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重组P6蛋白在小鼠体内能诱生高滴度的抗体,显示免疫组小鼠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重组NTHi外膜蛋白P6的原核表达产物为可溶性蛋白,在小鼠体内能诱生高效价抗体,在小鼠感染模型中具有保护作用,为NTHi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葡萄糖对昆虫细胞sf9生长特性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对数生长期的sf9细胞在含不同浓度葡萄糖的Hyclone无血清培养基(serum-free medium,SFM)中培养.采用台盼蓝拒染法监测细胞密度,分析比较不同浓度葡萄糖对sf9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然后,将对数生长期的sf9细胞在含不同浓度葡萄糖的Hyclone SFM中培养表达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8型L1蛋白.以蛋白印迹法鉴定并分析比较不同浓度葡萄糖对sf9细胞表达蛋白的影响.结果 4个不同葡萄糖浓度实验组的细胞增殖速率及最大细胞密度均大于不加葡萄糖的对照组.两个较低葡萄糖浓度组的细胞凋亡率低于对照组,最高葡萄糖浓度组的细胞凋亡率则高于对照组.另外,加葡萄糖的8个实验组的蛋白表达量均高于不加葡萄糖的对照组,其中,3个较高葡萄糖浓度组显示有目的 蛋白的降解条带.在另外5个没有出现降解条带的实验组中,以培养过程中间补加葡萄糖浓度至15 mmol/L的实验组蛋白表达量最大.结论 葡萄糖可促进sf9细胞增殖,不同浓度葡萄糖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不同;适宜浓度的葡萄糖可提高sf9细胞表达完整外源蛋白的量.  相似文献   
23.
目的 采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扩增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58型L1蛋白基因,确定L1蛋白表达的最佳条件.方法 取处于埘数生长期的S19细胞以不同的感染复数(MOI)值扩增病毒,用噬斑试验检测病毒滴度,确定扩增重组病毒的最适条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判断目的蛋白表达情况;通过蛋白印迹法测定不同的表达时间和MOI值条件下目的蛋白表达量,确定目的蛋白的最佳表达条件.结果 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以MOI值为0.5表达48 h条件下扩增含HPV58 LI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滴度最高,可达5×108pfu/ml;以MOI值为5.0表达72 h获得最佳的目的蛋白表达量.结论 确定了扩增病毒和表达相应目的蛋白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24.
Objective To select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amplific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recombinant human papillomavirus 58 (HPV58) LI gene using baculovirus-insect cell expression system. Methods The Sf9 insect cells at logarithmic phase was used to amplify virus at different multiplicities of infection (MOI). Titers of the virus were determined by plaque assay. The expression of recombinant protein was identified by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and the expression of recombinant protein at different MOI and time was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 Results Recombinant baculovirus containing HPV58 LI gene were amplified at MOI of 0.5 for 48 h when the Sf9 insect cells were at logarithmic phase, and the highest titers of the virus reached 5×108 pfu/ml.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expressing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were that the recombinant baculovirus was inoculated at MOI of 5.0 and the protein was expressed within 72 h. Conclusion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amplifying the virus and expressing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are determined.  相似文献   
25.
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nontaxable Haemophilus influenzae,NTHi)是一类没有荚膜的革兰阴性球杆菌,常寄居于人类上呼吸道,是重要的机会致病菌,能引起人类中耳炎、肺炎及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等.目前还没有一种预防这种病原菌感染的疫苗,随着近几年抗生素的滥用,细菌的耐药性问题越发突出,这就使开发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显得尤为重要.此文对NTHi的致病性、菌株特点及其抗原筛选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确定以昆虫细胞sf9扩增含编码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8型L1蛋白(HPV18 L1)基因的杆状病毒以及相应蛋白表达的最佳条件.方法 以对数生长期的sf9细胞在不同感染复数(MOI)和不同时间条件下扩增病毒,以蚀斑试验检测病毒滴度,选择获得最高滴度病毒的最佳条件;再以sf9细胞在不同细胞密度、不同MOI值和不同时间条件下表达相应蛋白,以蛋白印迹法鉴定并比较不同条件下的蛋白表达量,选择获得最大量目的 蛋白的最佳条件.结果 对数生长期的sf9细胞在MOI值为0.50、扩增时问为48 h时,所扩增的病毒滴度最高,可达3×108 pfu/ml;在细胞密度为3×106/ml、MOI值为2.0、表达时间为72 h时,所表达的蛋白量最大,约5 mg/L.结论 确定了含编码HPV18 L1基因的杆状病毒扩增及相应蛋白表达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27.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目前尚无完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医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肿瘤治疗方法已呈现多样化,肿瘤疫苗作为其中一种治疗策略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此文就肿瘤疫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8.
检测金属硫蛋白夹心法ELISA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两种能识别兔杆金属硫蛋白Ⅱ分子上不同抗原决定簇的单克隆抗体建立了夹心法ELISA。鉴定表明,该法测定兔MT的灵敏度为20ng/m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2.2%和9.3%,用于测定人体MT也有较好的灵敏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9.
<正> 自1980年以来用跟腱悬吊术方法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麻痹性跟行足共21例,经随访有结果者15例,取得较满足的效果,现将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均为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因小腿三头肌麻痹而致的跟行足畸形患者。跟行足合并外翻者10例,单纯跟行足5例;轻型3例,中型7例,重型5例;年龄18~25岁,平均20岁。男性2例,女性13例。术前功能:走路时以跟行为主,踝关节不稳定,臀部向后,躯干向前呈小脚女人步态。手术方法:作跟腱内侧略弧形切口,长6~8cm,暴露跟腱行冠状“Z”字形切开;跟踝前侧自肌腱移行处切断,其后侧在附着处切断。显示后踝踝关节囊,切除部分脂肪组织,钝性分离胫骨后缘。于后踝关节面上约4~6cm处用4号钻头将胫骨钻孔,远位跟腱断端用7号丝线贯穿缝合一针并  相似文献   
30.
目的:了解医院真菌感染的现状及危险因素,通过97例医院真菌感染阳性标本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了解医院真菌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常规方法培养分离真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20CAUX酵母菌鉴定系统。采用ATBFungus2 INT药敏试验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感染发生率0.55%真菌感染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危险因素为严重基础疾病、抗生素滥用、激素、化疗、侵入性操作等。结论:院内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院内真菌感染的发生与医源性因素密切相关,要高度重视医院内真菌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真菌感染及耐药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