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张徐  许文荣 《临床检验杂志》2013,31(12):929-931
摘要: 近年来,中性粒细胞在肿瘤中的作用和意义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不同类型肿瘤患者肿瘤组织中浸润的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与预后不良明显有关。但是对于中性粒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证实,中性粒细胞具有促肿瘤生长、转移、血管生成和抑制免疫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2.
曹萱  张徐 《重庆医学》2021,50(5):850-854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无5'帽子结构或3'末端poly(A)尾巴的单链共价闭合的非编码RNA,其丰富多样,还具有保守性、稳定性和特异性.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目前大量研究发现环状RNA通过作为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分子海绵,发挥与RNA结合蛋白(RBP)相互作用或翻译蛋白等功能,从而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中就包括胃癌.环状RNA在胃癌中的特异表达展现了其成为新的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对胃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侵袭均有影响,这为胃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将从环状RNA的生物特性、功能及其与胃癌的关系,存在的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3.
目的检测LncSox4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初步探讨其生物学作用及机制,为NSCLC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生物指标。方法采用qRT-PCR检测LncSox4在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克隆形成试验、生长曲线分析、Transwell迁移和侵袭试验检测敲除LncSox4对A549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情况;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基因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癌旁对照相比,LncSox4在NSCLC癌组织中呈显著高表达(t=7.109,P0.01);LncSox4基因沉默后,A549细胞生长速度减缓,细胞克隆形成数量减少(P0.0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P0.01),诱导细胞发生G_1期阻滞(P0.01);LncSox4基因沉默抑制A549细胞中Cyclin D1、c-Myc、N-cadherin、Vimentin蛋白的表达,促进E-cadherin蛋白的表达;LncSox4基因沉默还显著降低EMT相关转录因子Snail、Slug和Twist的表达水平。结论 LncSox4在NSCLC中高表达,通过影响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NSCLC恶性进展,有望成为NSCLC诊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LINC00978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中的表达变化及生物学功能,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检测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与血清中LINC00978的表达水平。通过CCK-8、平板克隆、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观察LINC00978敲减和过表达对A549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qRT-PCR和western blot探究LINC00978的作用机制。结果 LINC00978在NSCLC患者肿瘤组织(t=2.465,P0.05)和血清(t=8.781,P0.01)中呈高表达。LINC00978敲减抑制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均0.01),诱导G_1期阻滞以及细胞凋亡(P均0.01)。LINC00978敲减下调Cyclin D1和Bcl-2的表达而上调Bax的表达(P均0.05)。此外,LINC00978敲减抑制N-cadherin、Vimentin、Snail、Slug和Twist的表达而促进E-cadherin的表达(P均0.05)。LINC00978过表达则具有相反作用。结论 LINC00978在NSCLC中高表达,并促进NSCLC发生、发展,具有成为NSCLC诊断及治疗新靶点的潜能。  相似文献   
35.
人CD44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从人类乳腺癌耐多柔比星细胞株细胞(MCF-7/Adr)中克隆CD44基因并构建CD44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D44;将pcNDA3.1-CD44稳定转染入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中.方法:从MCF-7/Adr细胞中提取总RNA进行RT-PCR,获得全长的cDNA模板;将含有CD44基因的cDNA模板使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双酶切获得带有酶切位点的CD44基因,再将带有酶切位点的CD44基因经TA克隆后测序验证,然后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双酶切鉴定后再次测序验证.脂质体法将pcDNA3.1-CD44质粒转染到MCF-7细胞中,48小时后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前后CD44基因、蛋白在MCF-7细胞的表达变化.结果:成功从人MCF-7/Adr细胞中克隆获得CD44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后在MCF-7中检测到CD44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上调;将上述表达CD44基因及蛋白的瞬时转染MCF-7细胞经G418筛选两周后获得阳性克隆.结论:成功克隆和建立人CD44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D44能在MCF-7细胞中表达;在MCF-7/Adr中新发现一种CD44基因的变异体(基因库号FJ216964);这为进一步研究其基因功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建立合适的骨髓间质干细胞突变的肿瘤细胞系F6(肿瘤干细胞)分离及体外长期培养方法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抗CD133-PE抗体经流式细胞仪分选F6肿瘤干细胞(F6 CSCs),研究不同培养体系对F6 CSCs体外生长的影响,探讨最适体外培养条件。结果一次分选获得F6 CSCs纯度达到80%。分选的F6 CSCs对Balb/c小鼠有体内致瘤能力,在含2%胎牛血清的L-DMEM营养液中可以长期稳定的培养,其CD133表面标志的表达维持在68.87%。结论低浓度胎牛血清的培养液能维持F6 CSCs的生长并保留其相应的生物学特性,这为肿瘤干细胞体外培养及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温州地区人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 症)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PCR-RFLP)对2014 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就诊的150例卵巢型内异症患者(内异症组)和150 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VEGF基因rs3025040C/T、rs10434G/A多态性位点进行分析,分析等位基因 及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内异症发病的风险关系。结果:内异症组患者VEGF-rs3025040C/T位点C、T等位 基因频率分别为76.67%和23.33%,对照组为58.00%、4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62, P <0.001, OR =1.800,95% CI =1.410~2.298),提示在VEGF-rs3025040C/T位点上携带有C等位基因的妇女更易得内异症。 内异症组患者VEGF-rs10434G/A位点G、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0.00%和40.00%,对照组为81.67%、18.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084, P <0.001, OR =1.344,95% CI =1.207~1.497),提示在VEGF-rs10434G/A位 点上携带有A等位基因的妇女更易得内异症。结论:VEGF-rs3025040C/T、rs10434G/A位点多态性与内异 症发生的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39.
朱琼芳  张徐  袁潇  牛健 《肿瘤》2016,(9):959-967
目的 :探讨胃癌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条件培养液对调节中性粒细胞极化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HE染色法检测胃癌组织中中性粒细胞和MSCs的浸润情况。采用趋化实验检测胃癌MSCs条件培养液对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用胃癌MSCs条件培养液处理中性粒细胞18 h后,FCM法检测中性粒细胞的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中性粒细胞中抗凋亡相关基因MCL-1以及极化相关基因自杀相关因子(factor associated suicide,FAS)、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又称为CCL2)和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m RNA的表达情况。将胃癌MSCs条件培养液处理的中性粒细胞作用于胃癌SGC-7901细胞,采用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检测对胃癌SGC-790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胃癌MSCs条件培养液处理的中性粒细胞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信号通路的活化情况。结果 :胃癌组织中存在中性粒细胞和MSCs的浸润。胃癌MSCs条件培养液能高效诱导中性粒细胞的趋化(P<0.01);胃癌MSCs条件培养液处理后的中性粒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MCL-1 m RNA的表达水平则明显上调(P<0.05);极化相关基因FAS和ICAM-1 m 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和P<0.01),CCL2和IL-8 m 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值均<0.01)。SGC-7901细胞与胃癌MSCs条件培养液预处理的中性粒细胞共培养后,其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0.01)。胃癌MSCs条件培养液预处理中性粒细胞15 min后,中性粒细胞中磷酸化ERK(phospho-ERK,p-ERK)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胃癌MSCs条件培养液能够调节中性粒细胞趋化并抑制其自发性凋亡;诱导中性粒细胞N2型极化并促进胃癌细胞迁移;这可能与中性粒细胞内ERK信号通路被激活相关。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