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 毫秒
21.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的CT评价指标及与血清纤维化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50例肝硬化患者,根据肝功能情况分为Child A组、Child B组及Child C组。 以25名肝脏正常的其他疾病患者或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行CT扫描,比较肝硬化各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及肝硬化各组之间肝脏各叶径线、门静脉内径及脾脏体积的差异。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查,包括Ⅳ型胶原(Ⅳ-C)和层黏连蛋白(LN)。分析肝硬化患者肝右叶冠状径与肝左叶冠状径的比值(R1/L1)、门静脉内径及脾脏体积与血清Ⅳ-C及LN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肝硬化各组肝左叶冠状径(L1)均增大(P<0.01),肝右叶冠状径(R1)、矢状径(R2)及R1/L1比值均减小(P<0.05),且肝硬化各组间R1、R2及R1/L1比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各组门静脉内径及脾脏体积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大(P<0.01),但肝硬化各组间门静脉内径及脾脏体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R1/L1比值与血清Ⅳ-C及LN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20、-0.575,P均<0.01),门静脉内径与LN呈正相关(r=0.407,P<0.01)。结论 R1/L1比值能较为可靠地反映肝硬化的程度及肝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22.
随着我国慢性肝病病人的逐年增加,早期评价、诊断和治疗肝纤维化非常重要。肝活组织病理检查是临床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其存在有创性、盲目性及操作局限性。虽然肝硬化病人的临床症状、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和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有利于诊断,但都缺乏特异性和标准化指标。随着近年来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早期诊断肝纤维化的研究正在展开。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某院手术分级管理现状,积累有代表性的现况分析数据,为优化手术分级管理提供依据,研讨合理进行手术分级管理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手术病案24,999份,对其手术分级及医师完成手术权限范围内手术构成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一、二级手术占全院手术的59.03%,三、四级手术占全院手术的40.97%;随着医师级别的降低,每级医师所做不同级别的手术占全院同级别手术的构成比逐级下降,完成手术权限范围内手术占全院同级别手术构成也随医师级别的降低而逐级下降。结论高难度手术比例不足,高年资医师垄断手术现象严重,青年医师得不到锻炼,医院急需加强手术分级管理,建立和完善与实际操作性技术水平和职称相对应的可操作性强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4.
磁共振扩散成像肝脾ADC比值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DWI成像肝脾ADC值之比评价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能力。方法采用超导型全身磁共振扫描系统对39例肝纤维化患者和15例正常志愿者,选择b值为200,400,600,800,1000s/mm2行DWI扫描,分别在肝右叶和脾脏测量ADC值,计算肝脾ADC值比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纤维化S分期与肝脏及脾脏ADC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增加,与肝脏ADC值呈负相关,而脾脏ADC值只与S2期以上纤维化有显著相关性。肝脾ADC比值与肝纤维化S0及S1期无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536,0.491,p>0.05),而与S2-S4期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81,-0.828,-0.385,p<0.05),且于b=800s/mm2相关性最强,评价效能最优(S2以上纤维化组AUC为0.842,灵敏度为0.819,特异度为0.947;S3以上纤维化组AUC为0.995,灵敏度0.857,特异度为1.000)。结论采用脾脏作为参考器官行DWI扫描,在b=800s/mm2时,评价肝纤维化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25.
目的检测MicroRNA-128a(miR-128a)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肝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及机制。方法收
集19例肝细胞癌及对应癌旁组织,运用qRT-PCR技术检测miR-128a 在肝细胞癌和对应癌旁组织及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应用
miR-128a mimics或inhibitor转染人肝癌细胞,MTT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活力变化;软件预测miR-128a的潜在靶点RND3,并用
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miR-128a与RND3 3’UTR结合,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128a潜在靶点RND3的表达变化;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变化。结果在肝细胞癌组织中miR-128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P<0.05);miR-128a
促进肝癌细胞增殖(P<0.05);在肝癌细胞中miR-128a通过与RND3 3’URT结合下调RND3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抑
制miR-128a的表达可以导致cyclin B1、cyclin D1 和CDK4表达下调。结论miR-128a在肝细胞癌中表达上调并通过靶向调控
RND3促进肝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基于MRI-CT图像融合技术对颈椎肿瘤靶区勾画和剂量参数的影响。方法:收集11例颈椎肿瘤放疗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将MRI与CT图像进行融合,比较MRI-CT与CT为基础图像的靶区体积差异以及剂量差异。对不同医师所勾画的靶区体积以及剂量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实施组内相关系数(ICC)可靠性分析。结果:(1)由1名肿瘤放疗医师所勾画靶区体积GTVMRI-CT显著大于GTVCT,脊髓MRI-CT体积显著小于脊髓CT(P<0.05);5名肿瘤放疗医师所勾画靶区体积比较差异与1名肿瘤放疗医师趋势一致,不同影像为基础的靶区勾画体积重叠系数为0.83±0.15。(2)5名肿瘤放疗医师所勾画靶区,GTV以及脊髓变异系数(CV)MRI-CT均小于CVCT;ICC在GTV中分别为0.97与0.95,在脊髓为0.83与0.82。(3)GTV剂量MRI-CT Dmax显著低于CT Dmax,脊髓剂量MRI-CT [D2 cm3]同样显著低于CT [D2 cm3](P<0.05)。结论:MRI-CT图像融合技术能更精确地勾画靶区体积以及准确计算放射剂量,不易造成靶区漏照,同时MRI-CT图像融合技术在不同医师间差异较小,可提高靶区勾画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7.
例1患者男,13岁.主诉:右眼自幼视力不佳,左眼视力下降半年患者自幼右眼视力不佳,低于左眼,随着年龄增长,无明显变化,未诊治.半年前自觉左眼视力下降,于2011年8月15日来我院门诊就诊.  相似文献   
28.
临床路径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床旁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是连续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技术的一种。将CBP用于非肾脏的危重症救治尚属新疗法。2002年4~8月,我院ICU应用CVVH救治危重症病人18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9.
本文对我院2006-02/2007-06收治的30例腹部外伤患者,对其声像图进行了分析并做出总结对腹部外伤急诊进一步探讨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在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围手术期进行护理的措施。方法:对26例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基本护理、术前检查、用药和术后的体位护理、并发症处理及进行出院指导等系统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系统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26例患者疾病均痊愈。结论: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围手术期的系统护理对疾病的顺利治愈及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及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