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73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209篇
预防医学   7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76篇
  1篇
中国医学   77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1.
替格瑞洛新盐型的制备、表征及溶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替格瑞洛溶解性差的问题,采用悬浮液法和加液研磨法制备得到替格瑞洛-3,5-二硝基苯甲酸、替格瑞洛-吡嗪酰胺、替格瑞洛-D-脯氨酸、替格瑞洛-L-脯氨酸4种新盐型物质。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和元素分析技术对盐进行表征,分析各分子间盐键等作用力。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原料药和盐在pH 1.2和pH 6.8缓冲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替格瑞洛与3,5-二硝基苯甲酸、吡嗪酰胺、D-脯氨酸、L-脯氨酸均以1∶1比例成盐,除替格瑞洛-D-脯氨酸外,其余3种盐型物质在pH 1.2缓冲溶液中平衡溶解度均有所提高,其中,替格瑞洛-3,5-二硝基苯甲酸的溶解度与原料药相比提高了1.7倍。该成盐技术方法简单,能够有效提高替格瑞洛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112.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7月-2020年7月间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100例病历资料,统计其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其病原菌的分布以及主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特点.结果:100例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出8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9株(占66.29%,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4株(占26.97%,以溶血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和真菌6株占6.74%;革兰阴性菌中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而革兰阳性菌中溶血葡萄球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较高,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而溶血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头孢唑林、亚胺培南、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大多为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致病菌株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溶血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感染为主,且不同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特点各不相同,临床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以及时控制感染,抑制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13.
药物靶点的发现在药物研发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非标记的药物靶点发现技术因其无需改造药物小分子结构,能更真实反映小分子药物与靶点互作,成为药物靶点发现的新途径。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TCMs)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性,其作用靶点及机制的研究备受制约,鉴于非标记的药物靶点发现技术在TCMs化学成分靶点发现研究中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非标记的药物靶点发现新技术及其在TCMs研究中的应用,为TCMs化学成分靶点的发现提供参考,为促进TCMs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研制具有准确量值和不确定度的咖啡酸化学纯度国家级有证标准物质。方法 依据我国一级标准物质研制技术规范与相关技术文件,制备了咖啡酸化学纯度标准物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均匀性检验与短期、长期稳定性考察;采用质量平衡法与库仑滴定法两种不同原理的检测分析技术实现对咖啡酸化学纯度标准物质的联合定值与不确定度评估。结果 研制的咖啡酸化学纯度标准物质符合我国有证标准物质技术规范要求,标准值及不确定度评估值为:(99.5±0.7)%(k=2,P=0.95)。结论 所研制的咖啡酸化学纯度标准物质具有量值准确、可溯源的特性,已获批国家一级有证标准物质,将为我国中药材、中成药等相关药品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标准物质与物质标准。  相似文献   
115.
人CD154-GST融合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制备重组人CD154-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融合蛋白(hCD154-GST),用于人CD154单克隆抗体研制。方法:根据人CD154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RT-PCR扩增人CD154基因,并插入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得到重组表达质粒pGEX-4T-1/CD154;用此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细胞,转化菌落经BamHⅠ、EcoRⅠ酶切鉴定。IPTG诱导大肠杆菌表达人CD154蛋白,SDS-PAGE电泳鉴定表达产物。结果: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扩增出820bp的hCD154cDNA;将其克隆至pGEX-4T-1质粒中,经双酶切鉴定及DNA序列分析证实含有目的基因;IPTG诱导后的大肠杆菌经SDS-PAGE电泳鉴定出现明显的55kD蛋白带。结论:成功构建了人CD154-GST原核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人CD154-GST融合蛋白,为人CD154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进一步抗排斥反应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6.
成批烧伤的救治成败 ,关系病人生命及致残率。1 993年和 1 999年 ,我院分别收治烧伤 1 3例和 1 8例 ,均取得较好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两批烧伤共 31例 ,男 2 6例 ,女 5例 ;年龄 2 4~ 52岁 ,平均 32岁。最大烧伤总面积达 80 % ,其中Ⅲ度占 4 0 % ,烧伤最小面积 5%。特重烧伤 1 0例 ,重度 1 1例 ,中度 7例 ,轻度 3例。有 3例合并吸入性损伤。 1例烧伤总面积 70 %者伤后第 7天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 ,1例伤后第 1 1天发生急性肾功能损害治疗后恢复 ,1例伤后第 35天血、大便培养有真菌生长 ,治疗后恢复。1 2 抢救 对吸入性损伤 …  相似文献   
117.
中老年脂肪肝发病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中,老年人脂肪肝的发病率,增加人们对脂肪肝的重要程度。方法 分析年龄40岁以上730例脂肪肝人群中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患病率,以及肾动脉阻力指数的变化与非脂肪肝人群的关系。结果 (1)40-49岁年龄组脂肪肝检出率最高,随着年龄的增加,检出率下降;(2)脂肪肝人群中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的患病率及肾动脉阻力指数显著高于非脂肪肝人群。(3)脂肪肝人群中年龄越大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的检出率越高,肾动脉阻力指数增高者越多。结论 脂肪肝是增加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发病率的原因之一,并增加肾动脉阻力指数。  相似文献   
118.
性病患者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和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解性病患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血清型及其对性伴的传染,我们对Ct抗原快速免疫检测阳性的泌尿生殖道标本,用PCR技术扩增Ct的主要外膜蛋白MOMP,并用MOMP限制性内切酶片段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分析法,对Ct进行分型.  相似文献   
119.
鼻腔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腔血运丰富,术后伤口无法缝合,易发生术后出血,甚至导致严重后果。笔者对230例术后出血原因进行分析,探寻出血原因及对策,以避免和减少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0.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气亏虚型晚期乳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揿针治疗。4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癌因性疲乏评分、焦虑量表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评分、焦虑量表评分、睡眠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1)。结论:揿针联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气亏虚型晚期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