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合并用药对丹红注射液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合并用药与丹红注射液安全性的关系,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多中心、大样本”医院集中监测法研究10 409例使用丹红注射液住院患者的合并用药情况,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挖掘和分析.结果:丹红注射液与化学药物合并使用占用药总数的99.7%,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用药、神经与精神疾病用药、肠外肠内营养与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药、内分泌代谢疾病用药等,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ADR)与口腔科疾病用药,风湿免疫与骨科疾病用药,肠外肠内营养与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药,皮肤科疾病用药存在正相关.结论:丹红注射液ADR与合并用药的种类及数量存在一定相关性,应加强丹红注射液与相关类型药物合并用药的安全性监测.  相似文献   
82.
83.
84.
<正>药品说明书中"成份"项不仅是药物产生药效的物质基础,也与其是否产生毒副作用密切相关,是涉及用药安全的重要内容。2006年国家发布了《关于印发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格式内容书写要求及撰写指导原则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中成药说明书中"成份"的表述进行了相关规定,但由于不够细化,在调查过  相似文献   
85.
孟菲  段斌武  廖静 《贵州医药》2013,37(2):191-192
2012年3月至2012年9月我科对10例脊柱转移瘤患者在CT引导下行125I粒子植入术,疗效满意,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例脊柱转移瘤患者,男6例、女4例,年龄35~75岁,平均55岁。肺癌脊柱转移3例,前列腺癌骨转移2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子宫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咽部异物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2000年10月至20008年10月收治的1329例咽部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经验并做疗效评估.结果 704例(53%)可直接取出,279例(21%)反冲法取出,339例(25.5%)间接触摸取出.结论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局部症状进行分析,可明显降低漏诊率及提高取出率.  相似文献   
87.
艾滋病患者病程长、并发症多、低抗力差,需长时间输液、采血,耐高压 PICC 导管应用于艾滋病患者可长时间保留静脉通道,我们收集了贵航贵阳医院特殊监管病房收治的18例艾滋病患者置入耐高压 PICC 导管,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8.
患者 女,82岁.患者常感心悸,胸骨后疼痛,时有呕吐,呕吐后疼痛减轻.体检:上腹部不适.胸部正位片示:右心膈角上方与右心缘相重处见一厚壁空洞,内壁较光滑,内见气-液平面;主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89.
33例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回顾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鹏  管鸽  孟菲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3):154-155
目的:调查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征以预防其发生。方法:以利奈唑胺、不良反应、血小板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0~201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2010)、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90~2010)、万方数据库(1990~2010)、收集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不良反应的文献和病例,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类型和发生时间、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和转归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获得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报道共6篇,纳入33例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83.5±11)岁。利奈唑胺用法用量为600mg/次,静滴,q12h。用药后平均(8±7)d发生不良反应——血小板减少症。停药后(11±4)d症状缓解。结论:利奈唑胺在用药后易致血小板减少,呈可逆性,临床应用时应严密监测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0.
10 409例丹红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ADR)发生率、性质和临床表现,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多中心、大样本的医院集中监测法.结果:丹红注射液ADR为速发型,且缓解恢复快,发生率为0.682%,新发现的ADR有便秘、多汗、耳鸣、烦躁、关节病、红斑、静脉痛、静脉炎、局部麻木、疼痛、无力、消化道溃疡出血、血管痉挛、紫绀.结论: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属A型偶见不良反应,医院集中监测法是开展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