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进一步探讨链球菌诱发银屑病的机制。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链球菌抗原悬液刺激前后的银屑病患者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链球菌抗原刺激后的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24h培养上清液中IL-2、IFN-γ水平较刺激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链球菌可能活化银屑病患者的T淋巴细胞产生IL-2、IFN-γ等细胞因子,后者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从而参与银屑病发病。  相似文献   
72.
动脉性鼻出血出血凶猛、血液鲜红,出血时量大、容易反复出血、不易自止。这类鼻出血多发生于中老年伴有高血压患者,往往发生于寒冷季节,夜间多见。鼻腔填塞和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是常见的止血方法,但痛苦较大,且常不能奏效。因此降压治疗在动脉性鼻出血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对于动脉性鼻出血,单纯控制血压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回顾分析了2012-01-2013-12期间济南军区总医院和乐陵市中医院就诊的动脉性鼻出血单纯用降压治疗患者共2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 VCAM-1)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于千佛山医院确诊为慢性荨麻疹并进行治疗的资料完备的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70例)单纯采用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IL-4和s VCAM-1的影响。结果 1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2.8%,对照组为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IL-4、s VCAM-1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组胺药物可通过改善体内炎症因子与黏附因子水平缓解患者的症状,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4.
目的建立测定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含量的HPLC法,测定九个厂家生产的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的含量,并比较其含量。方法固定相: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4 nm。结果丹皮酚在0.4~30μg/ml的浓度范围内,A=123549C+75111线性关系良好(r=0.9997);丹皮酚的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1.60%(RSD=0.35%),99.46%(RSD=1.10%),95.32%(2.81%)。结论本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特应性皮炎(AD)患者皮损超微病理及免疫病理的表现,探讨AD的发病机制。方法:取21例患者外周血,测定血清IgE、IgA、IgG、IgM,并取典型皮损分别做超微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检查。结果:16例AD患者血清IgE值>150IU/L,5例≤150IU/L,血清IgG、IgM值明显升高,而IgA值明显降低。电镜检查表皮可见激活的淋巴细胞,少数中性粒细胞侵入表皮,早期真皮可见胶原间质水肿,后期间质纤维呈波浪性增生,无论在表皮或真皮均可见到活化型的免疫应答细胞。结论:AD发病与免疫有关。治疗AD的靶细胞是肥大细胞。IgG1蛋白沉积可能与AD慢性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76.
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中抗马拉色菌特异性IgE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选取2002年12月~2003年12月长征医院皮肤科门诊和病房的特应性皮炎(AD)患者50例,均符合康克非AD的诊断标准,男28例,女22例,年龄5~47岁,平均年龄为28岁。对照组选正常人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6~49岁,平均年龄30岁。  相似文献   
77.
目的 研制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试纸条,对该试纸条的检测效能进行评估.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过敏原溶液点样到固相载体-硝酸纤维素膜上,经过固定,封闭,洗涤步骤,加入待检血清,血清中的抗体与膜上的抗原反应,经酶-底物反应显色,根据颜色判读结果,并与Allergy Screen过敏原检测系统进行对比.结果 该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较好,与Allergy Screen检测系统符合率较高.食物过敏原检测阳性率高于Allergy Screen法.结论 用硝酸纤维素膜检潮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具有样本血清量少,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优点,具有较强的临床检测应用价值,为体外过敏原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8.
目的:对比研究两种不同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方案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并完成12个月随访者共220例,分别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不同方案栓塞术治疗,分为完全栓塞组(A组)和不完全栓塞组(B组),其中A组行子宫动脉末梢分支完全闭塞,并将子宫动脉主干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B组仅栓塞至子宫动脉弓状分支完全闭塞,子宫动脉升支及卵巢支显影,未使用明胶海绵栓塞子宫动脉主干,余后完成所有常规操作,对比分析两种栓塞方案术后3个月、6个月、12月的月经及贫血改善情况、子宫或病灶体积缩小情况。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术后,2组子宫肌瘤患者的症状均得到改善且子宫功能恢复正常,2组不同方案栓塞子宫动脉后,子宫大小、肌瘤体积、血红蛋白及月经改善情况几乎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FSH未见明显改变。结论不同方案栓塞子宫动脉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相当,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9.
80.
2001~2004年共收治此类患者20 例,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 病员年龄为40~70岁。左侧的股骨干骨折15例,右侧股骨干骨折5例,伴其他疾病(肝硬化伴腹水)1例。特点: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性障碍,车祸致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