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50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41.
目的 分析D2-40在食管早期鳞状细胞癌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择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诊治的早期食管鳞癌患者79例。基础和病理信息:使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患者年龄(≤60岁、>60岁)、性别(男性、女性)。查阅患者病案信息,统计患者肿瘤分化(高、中、低)、肿瘤直径(≤36mm、>36mm)、淋巴结转移(有、无)、浸润深度(黏膜内癌、黏膜下癌)。检查D2-40表达情况。结果 D2-40阳性例数有32例,阴性47例,阳性率为40.51%。D2-40阳性表达在肿瘤分化、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上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D2-40高阳性率主要在低分化、肿瘤直径>36mm、淋巴结转移、浸润至黏膜下癌。Logistic结果显示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是D2-40阳性表达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D2-40表达情况能够预测食管早期鳞状细胞癌浸润深度、肿瘤直径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建议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42.
随着我国新一轮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优化,公立医疗机构将面临患者数量短期内激增、医务人员职业风险加剧、医疗资源严重短缺和就诊流程亟待优化等挑战。对此,提出做好五个方面的应对策略:严防医疗资源挤兑,加强医疗物资储备,全面加强引导宣传,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政府统筹医疗资源供给。  相似文献   
143.
目的:调查江苏省社区医院门诊服务供给现状并探索相关影响因素,为推进社区医院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江苏省210家社区医院的人员、科室设置、服务量等情况开展调查,采用秩和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门诊量影响因素。结果:全省社区医院的主要投入、产出指标均高于基层机构平均水平。结论:社区医院建设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但基层医疗机构在诊疗科室的设置上要不断适应居民健康需要;基层护理人力资源建设有待加强;不同区域、规模、水平的基层机构转设社区医院的路径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4.
目的 对江苏省2013—2020年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进行分析,为有针对性地调整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推进健康江苏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研究区,从失配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熵权法和健康距离模型,定量测算实际医疗卫生资源各要素配置状态与理想配置状态的偏离程度。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失配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3—2020年江苏省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全省均值从0.477 1降到0.315 0,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可以分为中高度失配主导阶段(2013—2014年)、失配度平稳下降阶段(2015—2017年)、失配度差异化下降阶段(2018—2020年);失配度区域差异呈逐年扩大趋势,变异系数从2013年的0.129 1增加至2020年的0.305 1,其中卫生人力资源的影响最大,其指标权重从2013年的0.393 6上升至2020年的0.520 3;空间格局演化上,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结构性,整体呈中高度失配向适配方向发展,表现为由“个”字形向“入”字形演化。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表明,人均GDP、人口密度和财政自给率对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均存...  相似文献   
145.
通过对我国药品附条件批准上市制度和新药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机制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我国附条件批准上市药品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后的潜在风险,包括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附条件批准上市药品过快纳入医保引发信用危机;公平性不足,不利于后续政策统一。借鉴美国、日本和英国等国家的经验,应完善药品上市后再评价体系,防范患者用药风险;优化特殊药品的准入程序,提高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动态性;完善卫生技术评估流程,增强决策的公开透明。  相似文献   
146.
目的:探讨二孩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及与宫内节育器(IU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连云港地区孕产保健系统2017年1月-2018年12月剖宫产分娩且符合纳入标准的二胎产妇4994例,其中产后出血量≥1000 ml 120例为病例组,按1:2完全随机抽取产后出血量<1000 ml的240例产妇为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OR=7.228,95%CI 3.420~15.274)、流产史(OR=2.121,95%CI 1.198~3.755)、多胎妊娠(OR=1.923,95%CI 1.067~3.465)、巨大儿(OR=6.558,95%CI 3.608~11.92)、前置胎盘OR=4.300,95%CI 1.572~11.757)是产后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使用IUD不是产后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OR=7.608,95%CI 0.778~74.396)。结论:放置IUD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没有影响,值得拟生育二胎妇女使用。控制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可以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