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分析苏州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菌种鉴定组成结构以及耐药情况。方法 药敏试验采用改良的罗氏培养比例法。采用基因芯片对非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菌种鉴定。结果 苏州地区的非结核分枝杆菌共鉴定出6种,其中包括:胞内分枝杆菌73株(57.2%),堪萨斯分枝杆菌32株(25%),龟/脓肿分枝杆菌15株(11.7%),鸟分枝杆菌6株(4.7%),草分枝杆菌1株(0.7%),偶然分枝杆菌1株(0.7%)。NTM对抗结核一线药物的链霉素和异烟肼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5.3%和98.4%。其次对利福平和乙胺丁醇的耐药率分别为72.7%与28.9%。对与二线药物对氨基水杨酸与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高,分别是99.1%和90.2%。其次对左氧氟沙星和丙硫异烟胺的耐药率为76.5%与18.6%。结论 苏州地区的NTM以胞内分枝杆菌为主,且不同的NTM之间对于药物的耐药情况存在差异,准确进行菌种鉴定,有利于患者的精准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苏州市利福平( rifampin,RFP)耐药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特点,以期为苏州市RFP耐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临床快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分子标记靶点.方法 通过裂解MTB抽提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和DNA测序方法,分析苏州市结核病患者痰培养阳性并经药敏试验诊断为RFP耐药MTB的rpoB基因RFP耐药决定区(rifampin resistance-determining region,RRDR)和CⅡ区变异谱与变异率.将主要突变形式RRDR-531 (TCG→TTG)与传统药敏实验进行诊断学试验,评价此类型突变作为RFP耐药菌株分子标记靶点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42株RFP耐药MTB的rpoB基因总突变率为90.5% (38/42),在所检测到的突变中,以RRDR-531 (TCG→TTG)为主要形式(61.9%).以此类型的位点突变作为RFP耐药菌株诊断的分子标记,与传统药敏试验比较进行配对x2检验,结果表明,与敏感菌株相比,RRDR-531(TCG→TTG)突变在RFP耐药菌株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1,P<0.01).结论 rpoB基因RRDR-531(TCG→TTG)突变是苏州市MTB产生RFP耐药性的主要分子机制,其作为RFP耐药MTB诊断的分子标记靶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氦氖激光辅助治疗糖尿病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 将120例糖尿病并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除加用氦氖激光治疗外,其余治疗同对照组,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其疗效.并在治疗前后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120例患者治疗顺利,无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氦氖激光治疗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疗效显著,加之有效的护理可以消除患者紧张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HIV阴性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结核病科77例临床诊断为HIV阴性TBM患者的资料,并根据患者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6分)。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并采用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77例患者中,常见临床症状为头痛(68例,88.3%)、发热(75例,97.4%)、盗汗(69例,89.6%)。脑脊液葡萄糖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1.8(1.4,2.3)mmol/L]、氯化物[(109.37±13.68)mmol/L]升高,蛋白[中位数(四分位数):1994.5(1257.5,2888.3)g/L]降低。77例患者中预后良好者41例,预后不良者36例。预后良好组瘫痪的发生率为7.3%(3/41),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的41.7%(1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2.63,P=0.000)。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预后良好组轻度昏迷(13~14分)、中度昏迷(9~12分)、重度昏迷(3~8分)者分别占34.1%(14/41)、61.0%(25/41)、4.9%(2/41);预后不良组轻度昏迷、中度昏迷、重度昏迷者分别占0.0%(0/36)、55.6%(20/36)、44.4%(1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99,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生瘫痪[OR(95%CI):10.75(1.53~76.92)]和重度昏迷[OR(95%CI):10.42(2.11~52.63)]的HIV阴性TBM患者预后较差。 结论 发热、盗汗、头痛是HIV阴性TBM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瘫痪和GCS评分差是HIV阴性TBM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荧光定量PCR检测24小时尿沉渣中TB-DNA对临床诊断泌尿系统结核的价值分析。方法采集66例临床诊断泌尿系统结核病患者的24小时尿液沉渣标本,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尿沉渣中的TB-DNA,同时对这些标本进行分枝杆菌培养及涂片找抗酸杆菌,各种检验方法检出率进行比对。结果 66例临床诊断为泌尿系统结核患者,24小时尿沉渣中查出TB-DNA阳性的检出率为28.78%(19/66),明显高于24小时尿沉渣涂片找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6.06%(4/66)(P0.05),同时高于24小时尿沉渣结核菌培养法阳性检出率12.12%(8/66)(P0.05)。结论荧光PCR定量检测24小时尿沉渣中TB-DNA的方法能明显提高泌尿系统结核病的检出率,而且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其他两项检验方法,优于24小时尿沉渣涂片找抗酸杆菌以及分枝杆菌培养法,对早期诊断泌尿系统结核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抗-结核分枝杆菌及其组合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调查苏州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结核病科于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符合要求、资料完整的疑似肺结核病例共512例,采用IGRA试剂盒检测其血浆γ-干扰素含量,同时应用蛋白芯片识别仪检测其结核分枝杆菌蛋白16 kDa和38 kDa以及抗-脂阿拉伯甘露糖(Lam)含量,应用ELISA检测抗-结核分枝杆菌(TBAb),并将5种检测结果进行平行分析。 结果在涂阴肺结核的单一检测指标中,IGRA的AUC最大,诊断效能最好。在各项指标联合检测中,二联组合16 kD + IGRA和三联组合IGG + 16 kD + IGRA较好,且两种组合的检验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 1.622、P = 1.107),AUC分别为0.694和0.667,灵敏度分别为82%和96%,特异度分别为57%和36%。 结论多项检测指标联合较单一指标检测能够提高涂阴肺结核诊断的灵敏度。16 kD + IGRA和IGG +16 kD + IGRA为IGRA、抗-分枝杆菌在涂阴肺结核诊断中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究利巴韦林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合理性分析及其药学监护。方法: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病例,后确证其致病菌为新型冠状病毒(WHO命名为2019-nCoV),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和境外也相继发现此类病例,这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2020年2月5日,国家卫健委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5版)》方案中指出,利巴韦林成人首剂量4 g,次后1.2 g,q8h,或按体质量8 mg/kg,静脉滴注,q8h;2月8日,方案又对利巴韦林的用法、用量做了修正,改为常规剂量500 mg,q12h^q8h。结果与结论:医院药学部根据现有"指南"和"说明书"等资料,对利巴韦林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其超说明书用药等药学监护方面内容做了梳理,以期为临床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对痰涂片阴性的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采集180例痰涂片阴性的肺结核病患者及100例非结核性肺部疾病患者(肺炎、肺癌及矽肺患者)的支气管灌洗液(BALF),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BALF中的TB-DNA,同时进行BALF结核杆菌培养及抗酸染色法检查结核杆菌,比较不同方法对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效率。结果肺结核组中BALF中TB-DNA阳性检出率为62.77%,显著高于BALF抗酸染色法的阳性检出率33.89%(P0.05),与BALF结核杆菌培养法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TB-DNA的阳性检出率也高于抗酸染色法(P0.05)。结论荧光PCR定量检测TB-DNA能提高结核杆菌的检出率,可作为诊断及判断疗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苏州地区住院肺结核患者的合并症原因及其分布趋势,为改善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2017年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9 528例病历资料,并发症6 927例,其中肺外结核和咯血患者设为青少年组(n=4 389例),糖尿病、耐药、药物反应患者设为中老年组(n=2 538例);分析其肺结核合并症谱、时间和年龄分布的趋势。结果:6 927例住院肺结核并发症患者占肺结核患者的72.70%;肺结核合并症如肺外结核3 453例、糖尿病1 075例、咯血936例、耐药389例和药物反应1 074例;青少年组并发症例数(3 380例)低于中老年组(3 547例))P<0.05);肺外结核患者占肺结核患者(PTB)比例为36.24%,糖尿病占11.28%,药物不良反应占11.27%,咯血占9.82%和耐药占4.08%;并发症的患病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χ~2=23.503,P<0.01)。结论:苏州地区肺结核患者主要合并症为肺外结核、糖尿病;患者年龄小于40岁的人群合并肺外结核概率为最高,大于60岁易出现耐药、药物反应,应规范肺结核患者合并症的诊疗,以提高对复杂肺结核病的诊断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