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探讨维康醇对DNA拓扑异构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质粒pBR322超螺旋DNA为底物,采用凝胶电泳分别检测维康醇对拓扑异构醇Ⅰ (Topo Ⅰ)和拓扑异构醇Ⅱ(TopoⅡ)介导的pBR322 DNA解旋反应的影响.结果 维康醇对TopoⅠ介导的pBR322解旋反应无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TopoⅡ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维康醇的直接作用靶点可能是DNATopoⅡ,该药可能成为新的TopoⅡ抑制剂.  相似文献   
22.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是一种以社会和/或交流障碍、限制性刻板行为和兴趣狭窄为核心症状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国际ASD专家开发出适用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核心分类组合,为全面描述ASD相关功能提供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23.
目的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疑难血型鉴定及其遗传发生机制分析,探究分子生物学在红细胞血型分型技术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使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1例二次献血时血型与首次记录不符且ABO正反定不符的献血者,进行血型鉴定。结果献血者血清学:与抗-A血清反应呈弱阳性(2+),与抗-B及抗-H血清反应均为强阳性(4+);与A1型红细胞呈弱阳性(2+),但与B和O型红细胞不反应;直接、间接抗球蛋白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血清抗体筛查结果为阴性。献血者分子生物学:ABO基因第6、7外显子区存在9处变异,与A101等位基因进行比对,确定血型为B(A)02。结论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避免血清学疑难血型鉴定中的诸多影响因素,及时准确地鉴定B(A)亚型。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回顾性分析胡桃夹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增强招飞医学选拔检查人员对该疾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准确率,进一步实现精准招飞的目标。方法 收集2022年参加青少年航空学校飞行学员医学选拔定选阶段的1 140名学员超声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胡桃夹现象16例。临床表现血尿1例,直立性蛋白尿0例,左侧腰腹部疼痛2例,左侧精索静重度曲张1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诊断招飞工作中胡桃夹综合征首选的无创性检查,检查人员应增强对该疾病的认识,提高招飞医学选拔过程中胡桃夹综合征诊断准确率,进一步实现精准招飞的目标。  相似文献   
25.
目的建立肝癌细胞H22和HepG2中阿霉素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以明确葫芦素B对阿霉素在细胞内浓度的影响。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Sunfine C18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1%醋酸(40∶60,V/V),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495 nm,发射波长为560 nm,以盐酸表阿霉素为内标。结果在HepG2细胞液中,阿霉素线性范围为0.1~6.4μg/mL(r=0.993 4,n=7),加样回收率为107.4%,RSD为3.77%;在H22细胞液中,阿霉素线性范围为0.625~20μg/mL(r=0.996,n=7),加样回收率为105.93%,RSD为5.64%。结论在肝癌细胞中,葫芦素B能明显促进阿霉素内流,减少外排。葫芦素B使肝癌细胞中阿霉素的浓度升高,两者联合可能起到更好的抗肝癌作用,葫芦素B可能逆转肝癌细胞的阿霉素耐药性。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采用fMRI中心理生理交互作用(PPI)分析与已知"疼痛矩阵"存在有效连接的大脑表层皮质部位并作为刺激区,为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幻肢痛提供一种新的确立靶点的方法。方法:24例上肢截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例。试验组行任务态fMRI扫描,以前扣带回为感兴趣区进行PPI分析,与之存在有效连接的区域中选表层皮质的脑区作为靶点进行r TMS,对照组常规选取M1区。治疗前后进行疼痛评估。结果:PPI结果显示前扣带回与左侧中央后回、双侧岛叶呈正共变性,与左侧后扣带回、左侧背外侧前额叶(DLPFC)呈负共变性。其中与DLPFC共变性最显著,试验组以此作为治疗靶点。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与前扣带回(ACC)有显著共变性的DLPFC进行rTMS治疗可显著缓解截肢后的幻肢痛,提示基于患者个体的可塑性特征,针对性地对有关脑区进行靶向治疗可能达到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提高老年尘肺病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能力.方法 将83例老年尘肺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41)和对照组(n=42).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12周的呼吸操联合穴位按摩.两组干预前后测评肺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6 min步行距离、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呼吸操联合穴位按摩可改善老年尘肺病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及运动能力,有利于延缓尘肺病进程,促使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29.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0岁,高血压病史3年,一直规律口服替米沙坦(80 mg,1次/d)、苯磺酸氨氯地平(2.5mg,1次/d)治疗.患者服药前血压160 ~ 180/90 ~100 mmHg,服药后血压控制在120 ~ 130/80 ~ 90mmHg.患者于2016年8月11日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门诊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医嘱给予四联药物枸橼酸铋钾(0.3g,2次/d)、替硝唑(0.5g,2次/d)、克拉霉素(0.25 g,2次/d)、泮托拉唑(40 mg,2次/d)治疗.患者于8月12日早8时第1次服用上述药物,下午4时患者在公园散步时突然出现晕厥,几分钟后意识逐渐恢复,被路人搀扶到附近社区医院就诊,体格检查:体温36.6℃,血压80/60mmHg,心率110次/min,面色苍白,精神差,头面部擦伤.  相似文献   
30.
以减少Aβ沉积为标靶的Aβ疫苗的研究失败使人们开始反思阿尔茨海默病主流病理机制—Aβ级联反应学说的局限性,而新近证实的脑淋巴引流系统在打破了诸多传统观念的同时,也为诠释AD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拟全面介绍脑淋巴引流途径以及它们在Aβ清除机制中的作用,进而展望其在未来AD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