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7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65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73篇
口腔科学   64篇
临床医学   294篇
内科学   94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85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456篇
预防医学   229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73篇
  2篇
中国医学   242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魏晓凡  杨会香  牟作峰  周洁  马晓辉 《全科护理》2021,19(10):1351-1354
目的:改良式艾箱灸装置在脾胃虚寒胃脘痛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脾胃虚寒胃脘痛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使用改良式艾箱灸装置,对照组使用传统式艾箱灸装置,每周4次,每次40 min,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记录施灸温度-时间曲线,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止痛起效时间,评价两组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有效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止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胃虚寒胃脘痛病人使用改良式艾箱灸装置可提高临床疗效、病人满意度,缩短止痛起效时间,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3~18岁在校学生水痘抗体水平,探讨能否在1~12岁儿童中补充接种一剂次水痘疫苗。 方法 2013-2015年每年采集辖区幼儿园、小学、中学在校学生血清,用VZV-IgG 抗体试剂盒(ELISA)检测水痘抗体。 结果 共检测3044名学生,水痘抗体阳性率为62.81%,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668.45187.29)mIU/ml。6~岁组学生抗体阳性率(42.25%)和GMC(155.1766.25 mIU/ml)最低;接种疫苗后6~8年的学生抗体阳性率(47.20%)和GMC(227.6185.61 mIU/ml)最低;接种疫苗比不接种疫苗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8.240,P=0.000;t=10.830, P=0.020);2006-2014年福田区水痘发病率为10.74/10万~53.51/10万,72.45%的病例为3~18岁在校学生。2010-2014年福田区共发生53起水痘暴发疫情,89.36%发生在小学1~4年级。 结论 接种一剂次疫苗后水痘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6~岁组和在接种疫苗6年后的学生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最低,建议在做第二剂次水痘疫苗安全性研究的情况下将目前1~12岁儿童水痘疫苗改为两剂次接种。  相似文献   
54.
笔者成功诊断1例76岁男性系统性硬化症患者。本患者主要表现为水肿,发病初期一直未明确诊断,对症支持治疗仅暂时缓解病情。水肿加重后查血清相关自身抗体示抗核抗体阳性,结合皮肤活检病理明确诊断为系统性硬化症。根据文献报道和笔者的临床经验,系统性硬化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对于临床上难以解释的水肿,应考虑本病的可能,重视患者皮肤的改变及血清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查,及早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调查替加环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TRKP)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特性,为临床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绍兴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各类送检标本中分离的261株TRKP,采用VITEK-2 compac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用K-B法加测其他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对TRKP的临床分布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261株TRKP主要来自痰液(123例,47.13%)、尿液(55例,21.07%)和胆汁(37例,14.18%)。TRKP的科室分布主要是ICU(含EICU)、肝胆外科和神经外科(含NICU),分别占22.61%、17.62%和15.71%。在22种抗菌药物中,TRKP对5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80%,对1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50%,而合并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TRKP菌株,对16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90%,对20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80%。TRKP为多重耐药(MDR)菌株总共有249株,占95.40%,其中合并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TRKP菌株有93株,其多重耐药(MDR)率达到100%。TRKP对丁胺卡那的总体耐药率相对较低,为16.09%,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肝胆外科均不高于ICU和神经外科。 结论 TRKP临床分布广泛,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可供选择的抗菌药物有限,丁胺卡那为少数可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评价克罗恩病(CD)患者使用英夫利西(IFX)的疗效及对黏膜愈合和促进瘘管闭合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7年9月至2011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科使用IFX治疗的CD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IFX的疗效和安全性.IFX治疗后疗效评价内容包括实验室指标、临床疗效、瘘管治疗疗效和黏膜修复.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 共22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男11例,女11例,平均29.3岁.予IFX 5~I0 mg/kg剂量在第0、2、6周诱导缓解治疗,随后每隔8周维持治疗.22例患者中,有16例活动性CD,1例中途退出,其余15例在治疗第14周时,11例缓解、2例临床有效、2例无效.14周时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112±80)和ESR[( 13±11)mm/1 h]与0周时的(186±88)、(21±15)mm/1 h相比均下降(Z值分别为-2.712和-2.378,P值分别=0.04和0.007).10例有瘘管的患者中2例无效退出,8例患者的瘘管对IFX部分反应;6例在维持治疗期间持续有反应,但未见瘘管完全闭合消失.7例患者在使用IFX治疗5次(24周)后内镜复查,治疗后简化克罗恩病内镜评分(SES-CD)评分(3.21±2.89)较治疗前(5.86±3.02)下降(Z=-2.38,P=0.018).9例患者共发生11次不良事件,以输注反应、呼吸道感染多见,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IFX可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而且IFX在黏膜愈合和瘘管治疗方面的作用可在用药早期显现.  相似文献   
57.
在护理专业实践中科学地应用人体力学,对于减轻护理人员肌肉劳损情况、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患者身心痛苦,都有着举足轻重的积极意义.但由于护理工作强度大、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相对匮乏或防护意识薄弱等因素,人体力学原理在护理专业实践内的应用并不普遍.因此,加强人体力学原理在护理专业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研究牙齿几何外形和模型底座厚度对热成型隐形矫治器厚度的影响。方法层析扫描标准上颌模型,形成数字图像,通过数字化三维图像处理,激光快速成型输出底座厚度分别为0、1、2、3、4、5、6、7、8、9、10 mm的树脂模型共11副,在每个树脂模型上通过热压膜成型制作10副矫治器,标记每副矫治器上14个牙位的唇颊面和舌腭面牙冠面轴点,使用千分尺测量牙冠面轴点处矫治器的膜片厚度,比较热压膜成型后不同牙位上隐形矫治器的厚度,分析厚度分布规律。结果底座厚度为0 mm时,隐形矫治器中切牙到第二磨牙唇颊面厚度从0.398 mm均匀递增到0.504 mm,坐标图表现为均匀递增的直线,膜片厚度随牙位变化的直线公式为y=0.019x+0.379,拟合度和相关性良好。尖牙腭面膜片厚度最大,第一磨牙腭面膜片厚度大于第二前磨牙,表现为S形曲线。不同底座厚度的树脂模型上热成型的矫治器唇颊面和舌腭面膜片厚度随牙位变化的规律基本相同。隐形矫治器唇颊面和舌腭面的膜片厚度随模型底座厚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结论隐形矫治器唇颊面厚度从前牙到后牙均匀递增;矫治器腭面厚度以尖牙最厚,分布无明显规律。模型底座厚度对隐形矫治器厚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60.
目的评估临床常用指标对口服药(单纯口服降糖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价值及其意义。方法对西北地区3家3级(甲等)医院2010年7—12月门诊或住院的1488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问卷式调查和现场测量。监测临床指标为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HbA1c≥6.5 mmol/L为血糖控制不良。结果应用ROC曲线分析出对男性及女性均具有影响价值的指标:病程、FBG、TG、TC、LDL。其中FBG、病程、TG、LDL截断点、特异性、灵敏度在男女间存在差异。TG在两组间的影响意义无明显差别。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得出:男性组最佳联合评估指标:病程、FBG、TG;女性组最佳联合评估指标:病程、FBG、LDL。联合评估指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为0.855,0.856,与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常用指标病程、FBG、TG、TC、LDL评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具有影响价值。病程、FBG、TG、LDL截断点在男女间存在差异。利用联合评估指标筛查血糖控制不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