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53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68篇
预防医学   94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48篇
  2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艾灸是我国中医的一种外治疗法,常用来治疗很多疾病。对患者实施艾灸时,常将温灸盒放于患者身上,然后燃烧艾条,在使用过程中患者不能改变体位,温灸盒容易从穴位滑脱,需要护理人员随时看护。因此,我科设计了灸疗器支撑装置,使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黄芪黄酮对氧糖剥夺/复氧复糖PC12细胞的作用。方法:取对数期PC12细胞,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氧糖剥夺/复氧复糖组)、黄芪黄酮低(0.001 mg/mL)、中(0.01 mg/mL)、高(0.1 mg/mL)剂量组。其中,模型组和黄芪黄酮低、中、高剂量组氧糖剥夺2 h后复氧复糖24 h,黄芪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在复氧复糖的同时予以黄芪黄酮不同剂量处理。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PC12细胞的形态变化,MTT法和CCK-8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结果:正常组细胞状态良好,贴壁生长,细胞突起明显,各个突起之间交织在一起,细胞整体折光性较强,细胞表面光滑;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部分细胞漂浮,突起收缩,细胞折光性差,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芪黄酮低、中、高剂量组细胞状态均有明显好转,突起可见,细胞存活率均有升高(P0.05);与黄芪黄酮低剂量组相比,黄芪黄酮中、高剂量组细胞状态较好,细胞存活率升高(P0.05);黄芪黄酮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黄芪黄酮可改善氧糖剥夺/复氧复糖PC12细胞的生长状态,减轻细胞损伤,提高细胞存活率,发挥保护作用,且黄芪黄酮中、高剂量组的保护作用优于低剂量组。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维生素D水平与婴儿特应性皮炎(AD)的相关性,为婴儿AD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在武义县及金华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进行产前检查的妊娠晚期(孕28~40周)孕妇238例,检测其维生素D水平,并跟踪出生后婴儿AD发生情况。结果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者141例,占59.24%。其中发生婴儿AD104例,占73.76%。维生素D水平越低,AD病情越严重。结论妊娠晚期孕妇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与婴儿AD的发生密切相关。加强对妊娠晚期孕妇维生素D水平的监测与补充对防治婴儿AD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25.
李真华  葛家华  汤喜  叶果  吴剑  杨鑫  周晓红 《重庆医学》2015,(21):2913-2914
目的 为提高舌癌、口底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探讨保留完整的下颌骨及牙列的舌癌、口底癌联合根治方法,并评价其近期疗效.方法 收集随访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该科室采用保留完整的下颌骨和牙列的方式行舌癌、口底癌根治术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术后患者面形、语言、舌运动、咬合和进食等情况以及肿瘤有无复发和转移,来评价患者口腔功能状况和手术疗效.结果 随访3~18个月,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全部患者术后均面部外形对称无畸形、咬合关系无错乱,咀嚼、语言和吞咽功能良好.结论 保留完整的下颌骨和牙列的舌癌、口底癌联合根治方法既能根治肿瘤,又使患者获得良好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6.
<正>引起感染性腹泻病的病原体很多,如细菌、病毒、原虫等,最后确诊须依赖病原学检查。为了解近年来海盐县腹泻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状况,为制定有效防治措施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对海盐县哨点医院肠道门诊669例腹泻病例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海盐县人民医院及妇幼保健院为腹泻病监测哨  相似文献   
27.
将伴有高血压、冠心病行颌面外科手术的300例患者分为术前含服硝苯吡啶组(A组)、氨酰心安组(B组)和不服任何药物的对照组(C组),每组100例。观察其术中ECG变化。结果:B组术中缺血ST-T有明显的改善,室上性早搏减少,3例出现P—R间期延长;A组对缺血性ST—T的改善作用不如B组,室上性早搏元减少;C组缺血ST—T元改善,室上性早搏数增加。认为以冠状动脉缺血为主要表现的患者行颌面部手术时,为防止心肌进一步缺血而发生并发症,宜首选β受体阻滞剂,但对心动过缓.有传导阻滞者应慎用。  相似文献   
28.
商晓春  周晓红  帅慧群 《疾病监测》2015,30(10):855-860
目的 了解近3年浙江中北部地区5岁以下婴幼儿腹泻病的病原构成及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5岁以下腹泻患儿进行个案调查及粪便标本采集,采用细菌培养法检测14种肠道致病菌;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5种病毒核酸及5种致泻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结果 426份粪便标本共检出各类腹泻病原248株,总检出率为58.22%。其中病毒检出率为43.90%,以A组轮状病毒(19.25%)和GⅡ型诺如病毒(18.30%)为主,其余依次为腺病毒(3.29%)、札如病毒(2.82%)、星状病毒(0.23%)。肠道致病菌检出率为14.32%,共检出5种病原菌,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为主(8.92%),其余依次为沙门菌(3.99%)、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0.71%)、嗜水气单胞菌(0.47%)、空肠弯曲菌(0.23%)。结论 浙江中北部地区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依次是A组轮状病毒、GⅡ型诺如病毒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病毒性腹泻的防控应以秋冬季为重点,细菌性腹泻的防控应以夏秋季为重点。  相似文献   
29.
我们于1995年10月~1996年10月应用革铃胃痛冲剂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下简称DU)60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l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具有上腹部周期性、节律性疼痛.有反复发作史,经纤维胃镜检查明确诊断为DU活动期.无活动性出血.中医辨证属于气滞证、血瘀证或气滞血瘀证.排除合并心血管、肝、肾和血液系统原发性疾病者.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男23例.女7例:年龄18~65岁,平均37.9岁:病程CI年6例.l~2年3例.3~5年6例.>5年15例:气滞型12例.血瘀型1例.气滞血瘀型17…  相似文献   
30.
目的了解海盐县居民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含量情况,为饮用水消毒提供建议。方法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采集样品,进行前处理和检测;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卫生学评价。结果39份集中供水样品中,二氯乙酸超标9份,超标率为23.08%;氯酸盐超标1份,超标率为2.56%。73份桶(瓶)装水中,二氯乙酸超标22份,超标率为30.14%;溴酸盐超标2份,超标率为2.74%;三氯乙酸超标1份,超标率为1.37%。结论亚氯酸盐、氯酸盐、二氯乙酸检出率较高,为最主要的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可能与部分桶(瓶)装水使用氯化消毒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