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 比较肿瘤131 I-NGR γ显像及切伦科夫光学显像(CLI)的特征与差异,探讨肿瘤多模态显像的有效方法.方法 检测并比较小鼠腹腔注射不同活度(0、740 kBq及7.4 MBq)131I时,体表185 kBq及1.85 MBq131I的γ显像与CLI信号;γ显像及CLI检测不同活度(0、231、463、925和1850 kBq) 131I-NGR与CD13表达阳性的HT1080细胞及表达阴性的HP29细胞的结合情况;对荷瘤裸鼠在尾静脉注射18.5 MBq131I-NGR后2、4、8及12 h进行动态γ显像与CLI,12 h后切除体表肿瘤并移植至腹腔,再次进行γ显像与CLI.结果 γ显像及CLI均能清晰显示体表185 kBq及1.85 MBq的131I;但随腹腔注射131I的增加,γ显像显示的体表131I信号逐步减弱.当腹腔注射7.4 MBq埒131I时,体表185 kBq 131I难以显示,而体表1.85 MBq 131I则仍可显示,但信号明显减低;CLI对体表131I的检测则几乎不受腹腔131I的影响,腹腔注射7.4 MBq 131I仍可清晰显示体表131 I.γ显像及CLI均显示CD13受体表达阳性的HT10180细胞与131 I-NGR特异结合,而阴性表达的HP29细胞不与131I-NGR结合,且HT10180细胞与131I-NGR的结合随131I-NGR的增加而增加.荷瘤裸鼠注射18.5 MBq 131I-NGR后2h CLI可清晰显示肿瘤,12hγ显像显示肿瘤;12 h切除肿瘤移植至腹腔,γ显像清晰显示肿瘤,但CLI却无显示.结论 CLI与γ显像对肿瘤的显像存在差异.CLI对体表肿瘤的早期检测较好,而核素显像对深部肿瘤的检测较好,两者联合的多模态显像有助于提高对肿瘤的检测.  相似文献   
52.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莪术油注射液临床用药特征,为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全国12家医院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中提取的894例接受莪术油注射液治疗的病例数据,采用频数分析方法对患者一般性资料和用药情况进行描述分析,并利用VOSviewer软件结合Python程序对894例患者原患疾病和联合用药情况进行可视化关联分析。结果:894例使用莪术油注射液患者中,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的频率最高,治疗总体有效率达99.55%; 894例病例数据中超过说明书规定滴速使用的病例占11.52%,报告不良反应3例。在莪术油注射液联合用药方面,溶媒主要以5%葡萄糖注射液(73.60%)为主且多与热毒宁注射液、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等联用。结论:莪术油注射液在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相关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目前现有数据资料有限,莪术油注射液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加强中药注射液上市后有效性和安全性再评价工作,对莪术油注射液等中药注射液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更高质量证据支撑。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下乳涌泉散治疗产后乳汁淤积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7月本院中医妇科确诊为产后乳汁淤积患者100例,观察组用下乳涌泉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用艾条温和灸乳房乳汁淤积部位30分钟后,用传统挤奶手法排出乳汁,2组比较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乳涌泉散治疗产后乳汁淤积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失眠症患者分为rTMS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每晚口服艾司唑仑1~2mg,rTMS组行rTMS治疗,均治疗14d,予多导睡眠检测仪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睡眠进程和睡眠结构的变化,治疗前后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4,6.19;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睡眠效率等较治疗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7.14,P均0.05);治疗后rTMS组较对照组相比,S2较短,S3和REMS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9,6.32,4.61;P均0.05)。结论 rTMS能改善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5.
周园园  张静  童乃云 《新中医》2022,54(15):41-44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在子宫腺肌症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子宫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72 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 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血清前列腺素、糖类抗原125(CA125) 与子宫血流参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8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个疗程、3 个疗程后,2 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逐渐降低,且观察组VAS 评分均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个疗程、治疗3 个疗程后,2 组血清前列腺素及CA125 水平逐渐降低,且观察组血清前列腺素及CA125 水平均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个疗程、治疗3 个疗程后,2 组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EDV) 逐渐降低,阻力指数(RI) 逐渐升高(P<0.05);且观察组PSV、EDV 均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RI 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疗效较好,可以减轻疼痛,降低血清前列腺素及CA125 水平,改善子宫动脉血流参数。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闭式胸膜活检(closed pleural biopsy,CPB)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老年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改良的cope针对78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老年患者行CPB.结果 78例患者共穿刺1 20例次,77次取得胸膜组织,阳性率为64.2%(77/120),58例取得特异性结果,阳性率达48.30%(58/1 20).经CPB确诊病因58例,确诊率为74.40%(58/78).行组织结核菌PCR检查9例,阳性4例,试验性治疗后好转确诊.并发症发生率为16%(19/120),其中发生胸膜反应0.06%(7/120).气胸0.09%(11/120),小量咯血0.01%(1/120).结论 CPB操作简单、安全,对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诊断、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尤其对肿瘤、结核等胸腔积液价值更大,组织结核菌PCR检查的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究CT灌注参数联合外周血NC、NLR、SII水平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PSCI)临床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1-06—2022-12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PSCI患者,依据自变量的10~20倍选取样本量,计算总样本量为12×15=180例;根据疗效将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不同疗效的PSCI患者CT灌注参数联合中性粒细胞计数(N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灌注参数联合NC、NLR、SII对PSCI患者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 180例患者中显效83例,有效64例,无效33例,总有效率为81.67%。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治疗前NC、N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效组治疗前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高于无效组,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SII低于无效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T灌注参数、炎性指标联合评估PSCI疗效的AUC为0.982(0.955~1.000),约登指数为0.925,以0.289为...  相似文献   
58.
刘丛改  陶培  郑清洋  陈佳佳  周园园  陈蓉  王毓杰 《中草药》2023,54(20):6671-6681
目的 研究滇乌碱在砂炒过程中的结构转化途径,比较滇乌碱与转化产物的急性毒性和转化产物的抗心律失常活性。方法 采用HPLC法筛选出滇乌碱发生结构转化的温度和时间参数,通过柱色谱法和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技术,分离鉴定出滇乌碱的砂炒转化产物;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比较原型成分和转化产物的毒性强弱;采用乌头碱建立大鼠心律失常模型,明确转化产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结果 通过比较不同炮制温度、时间样品的HPLC色谱图,筛选出滇乌碱在140~180℃,加热5~30 min时发生结构转化;分离、鉴定出滇乌碱的砂炒产物pyroyunaconitine;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滇乌碱的半数致死量(lethal dose 50%,LD50)为0.353 mg/kg,pyroyunaconitine的LD50为62.563 mg/kg,炮制后毒性明显降低。抗心律失常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炮制产物pyroyunaconitine剂量的增大,大鼠的室性早搏(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VPB)潜伏期延...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锌水平与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ysfunction,LVDD)的相关性。方法 单中心横断面研究,选择2018年6月~2020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96例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血清锌水平。根据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将二尖瓣舒张早期峰流速(E)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比值(E/e’)>15或e’<7cm/s定义为LVDD组(n=52)和非LVDD组(n=44)。比较LVDD组和非LVDD组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和超声心动图参数差异。MHD患者血清锌水平与其他指标的关系采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分析。影响MHD患者LVDD的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锌对MHD患者LVDD的诊断价值采用ROC分析。结果 LVDD组患者血清锌水平为(90.15±10.44)μg/dl,低于非LVDD组患者的(107.42±11.57)μ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18,P<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HD患者血清锌水平与血红蛋白呈正相关(r=0.263,P=0.017),与二尖瓣舒张早期峰流速(E)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比值(E/e’)、舒张末期左心房直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呈负相关(r=-0.447,P<0.001;r=-0.243,P=0.028)。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锌水平预测MHD患者LVDD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17(95%CI:0.728~0.892,P=0.015),预测临界值为95.85μg/dl,敏感度为78.44%,特异度为76.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血清锌水平是影响MHD患者LVDD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14,95%CI:1.414~7.015,P=0.005)。结论 较低的血清锌水平是MHD患者发生LVDD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锌可作为早期筛查MHD患者LVDD的一项有效的血清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