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系统评价肌少症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搜集肌少症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6月15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个研究,包括19 262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肌少症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OR=1.82,95%CI(1.58,2.11),P<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亚洲、欧洲地区肌少症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但美洲地区两者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 当前证据显示,肌少症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存在相关性,但不同地域可能有差异。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评价子午流注择时五音疗法在慢性心力衰竭( chronic heart failure , CHF )焦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 70 例 CHF 焦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35 例,实验组实施子午流注择时五行音乐疗法,对照组实施五行音乐疗法。两组在干预前、干预后 4 周、 8 周和 12 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和 Flinders 疲劳量表( The Flinders Fatigue Scale , FFS )评价睡眠质量和日间疲劳程度。 结果 实验组 PSQI 总分及 FFS 得分在干预后各时间点均低于同期对照组( P<0.05 )。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 PSQI 总分及 FFS 得分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两者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实验组干预后各时间点 PSQI 得分及 FFS 得分进一步两两比较,后一时间点得分均低于前一时间点( P<0.05 )。 结论 子午流注择时五行音乐疗法可有效提高 CHF 焦虑患者睡眠质量,减轻日间疲劳程度,效果优于单独应用五行音乐疗法,且随时间的增加疗效愈佳。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究名字性别倾向(男性化,中性化,女性化)及其与个体性别的符合度对人际吸引力的影响,以及性别角色评价的中介作用。方法:实验均为2×2×3混合设计。实验一采用外在情感性Simon任务考察名字-性别组合在内隐层面对人际吸引力的影响,实验二采用性别角色量表和人际吸引力量表考察影响机制。结果:名字能激活性别刻板印象,总体而言,具有中性名的个体人际吸引力最高,名字符合性别预期的个体人际吸引力较高,当名字与性别不匹配时,取女性名的男性人际吸引力最低。性别角色评价的双性化程度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名字性别倾向通过知觉者的性别角色评价影响个体的人际吸引力,拥有中性名的个体被认为兼具较高男性和女性特质,因此人际吸引力较高。  相似文献   
24.
25.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附5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力  袁玫  耿洁  魏庆芳  吴霜 《黑龙江医学》2002,26(12):911-912
目的 探讨疏血通对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 分别应用疏血通注射液和维生素B族治疗90例糖尿病伴末梢神经炎的患。结果 疏血通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显;维生素B族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不显。2组比较差异显。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对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治疗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6.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治疗方法有限,迫切需要探索新的干预方法。细胞焦亡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促炎性调控细胞死亡,参与了IS的发病机制,抑制细胞焦亡可减轻IS后脑损伤。现就细胞焦亡的发生机制、其参与IS的发病机制以及靶向细胞焦亡治疗I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采用CT图像纹理分析鉴别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HE)和结肠癌肝转移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于2012年7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9例HEHE(共计19个病灶)和18例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共计38个病灶)的CT资料。结果利用Ma Zda软件中费希尔参数法(Fisher)+最小分类误差与最小平均相关系数法(PA)+相关信息测度法(MI)联合法自动选择出30个最佳纹理特征,在动脉期的频率分布为:共生矩阵22个,游程矩阵1个,灰度直方图4个,绝对梯度1个,自回归模型2个;在门静脉期的频率分布为:共生矩阵18个,游程矩阵2个,灰度直方图7个,绝对梯度2个,自回归模型1个。在动脉期,原始数据分析(RDA)/K邻近分类(KNN)法、主成分分析(PCA)/KNN法、线性判别分析(LDA)/KNN法和非线性判别分析(NDA)/人工神经网络(ANN)法的错判率分别为38.60%(22/57)、42.11%(24/57)、8.77%(5/57)及7.02%(4/57);在门静脉期,RDA/KNN、PCA/KNN、LDA/KNN及NDA/ANN法的错判率分别为26.32%(15/57)、28.07%(16/57)、15.79%(9/57)及10.53%(6/57)。动脉期和门静脉期4种方法的错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T图像纹理分析鉴别HEHE和结肠癌肝转移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80例脑卒中患者,男性58例,女性22例;年龄(62.94±8.59)岁。用随机化的方法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1例脑出血伴发重症胰腺炎患者死亡,1例脑缺血患者进食时窒息死亡),两组均用相同的内科治疗方案,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技术。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两组患者疗效标准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法(MBI)和综合功能评定法(FCA)。在入选时(V0)、发病后1个月末(V1)、3个月末(V2)、6个月末(V3)分别进行评定。所有数据均用(x-±s)表示,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入选时康复组与对照组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经过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后,各阶段(1个月末、3个月末、6个月末)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阶段各项评分的积分差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各阶段综合功能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大鼠CCD模型模拟的腰背痛诱致的DRG大神经元兴奋性改变及其离子通道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慢性压迫腰膨大L4/L5 DRG的CCD模型,模拟临床常见的腰背痛的触诱发痛表现。制备整节L4/L5 DRG标本,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去极化电流刺激诱致的DRG大型神经元的兴奋性改变及其离子通道机制。结果:对直径50μm的健康的DRG大神经元进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结果显示:给予去极化方波电流刺激可以诱致CCD模型大鼠DRG大神经元呈现兴奋性增强的表现,具体表现为相同刺激强度的电流注射在CCD模型DRG大神经元上诱致的动作电位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元。同样的细胞放电增强也见于给予细胞斜波电流刺激。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分析显示CCD模型大鼠上DRG大神经元的I_h电流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结论:CCD模型可以诱致DRG大神经元呈现超兴奋状态,该兴奋性增强的状态主要由I_h电流增强来介导,为认识神经损伤诱致的病理性痛觉敏化尤其是触诱发痛的神经机制提供了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弹性特点及与抑郁的关系.方法 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老年抑郁量表(GDS)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对620例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1)社区老年人心理弹性得分为(60.17±14.28)分,与中国社区人群(65.4士13.9)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不同社区性质、婚姻状况、居住方式的社区老年人心理弹性总分及三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健康状况、慢性病、应激事件、身体锻炼、家人关系的社区老年人心理弹性总分及三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的社区老年人心理弹性总分和力量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乐观性维度除在经济状况和家庭关系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其余变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心理弹性及三因素与抑郁呈负相关(r=-0.28~-0.14,P<0.001);不同抑郁程度其心理弹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社区老年人心理弹性偏低,其心理弹性与抑郁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