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张曦  吴锡信 《海峡药学》2004,16(5):33-34
目的拟定“益肾药贴”的质量标准。方法以薄层层析色谱鉴别法对“益肾药贴”的主要药材大黄、蛇床子进行定性鉴别;以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君药大黄中的有效成分大黄素的含量;用室温留样定期检查法对药贴的稳定性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薄层层析色谱斑点清晰,大黄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8.7%,RSD为1.44%,室温留样法观察3个月,大黄素含量RSD为1.53%,各项指标基本稳定。结论本实验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作为益肾药贴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浆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于本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患者共100例,包含50例合并细菌感染患者和50例无感染患者,选取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对两个指标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合并细菌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原为(3.14±0.55),C反应蛋白为(39.84±12.66),较非感染组[分别为(0.06±0.01),(3.42±1.69)]和对照组[分别为(0.05±0.01),(3.38±1.87)]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非感染组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灵敏度及特异度(91.0%、88.4%)均明显高于CRP(73.1%、8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在肾病综合征患者合并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高于C反应蛋白,二者均可用于临床监测,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99mTC-MIBI肺摄取定量分析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心梗组、心绞痛组和对照组病人行^99mTC-MIBISPECT时测量其前位投影图的动、静态的LHR;并用核素心室显像测定LVEF。结果心绞痛组和对照组LHR运动较静息时低(P〈0.001);静息时心绞痛组较对照组高(P〈0.05);运动时两组无显著差异;静息时心梗组较对照组、和心绞痛组高(P〈0.0025);心绞痛组运动和静息  相似文献   
14.
粪类圆线虫病相关肾病综合征二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外曾有粪类圆线虫病(strongyloidiasis,SD)与肾病综合征(NS)的关系报道[1,2],但国内尚无这方面报道。我们曾收治2例SD相关NS(SDANS),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例1  男,67岁,2年前无诱因开始腹泻,每日5~6次,黄色稀便伴黏液,自服黄连素缓解。10d前出现颜面水肿,逐渐加重而入本院。体查 BP150/90mmHg,双肾区轻叩痛,腹水征(+),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血常规正常。尿常规:尿蛋白 ,红细胞2~3/HP,白细胞l~2/HP。TP 46.1g/L Alb 24.3 …  相似文献   
15.
高危出血患者枸椽酸和低分子肝素抗凝血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局部枸椽酸(Cit)和单剂量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血透在高危出血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2例高危出血血透患者进行交叉设计.观察患者出血、凝血和透析充分性等指标.结果透析加重出血者Cit组5例次(3.8%),LMWH组17例次(13.7%)(P<0.05);LMWH组中发生严重出血4例次(3.2%).两组体外凝血发生率低且无显著差异,都能达到充分透析.结论两种抗凝方法都适用于有高危出血倾向的患者,但对严重出血以局部Cit法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自行研制的中草药液体型药贴(CHDLP)对动物皮肤的毒性作用。方法 用该药贴在健康豚鼠身上进行急性皮肤刺激试验、多次皮肤刺激试验与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结果 急性皮肤刺激反应积分值及皮肤刺激强度积分值均为0;多次皮肤刺激试验刺激指数及病理组织检查积分均为0;变态反应积分值及致敏率亦均为0。结论CHDLP对豚鼠皮肤无刺激性,属弱致敏物。外用CHDLP较安全。  相似文献   
17.
肾脏病中不同尿蛋白定量法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脏病中不同尿蛋白定量法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量72例门诊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24hUPQ)、任意一次尿蛋白量、血尿肌酐以及60例门诊患者的血尿β2-微球蛋白,分别求出任意一次尿蛋白量与血尿肌酐的比值、尿蛋白量与血尿β2-微球蛋白的比值,求出各比值与24hUPQ间的相关系数及回归系数,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分别列出它们的直线回归方程。用这四条直线回归方程所测算出的24hUPQ与传统方法所测出的24hUPQ进行比较。结果各相关系数及回归系数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直线回归方程成立。用这四条直线回归方程所测算出的24hUPQ与传统方法所测出的24hUPQ间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用任意一次尿蛋白定量法求得的24hUPQ准确、可靠,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局部枸椽酸(Cit)和单剂量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血透在高危出血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32例高危出血血透患者进行交叉设计。Cit组采用1.6mol/L的Cit、空心纤维透析器和含钙碳酸氢盐透析液;LMWH组于血透前一次性注射10000单位(4100AFXaU)。观察患者出血、凝血和透析充分性等指标。结果 透析加重出血者Cit组5例次(3.8%),LMWH组17例次(13.7%)(P<0.05);LMWH组中发生严重出血4例次(3.2%)。两组体外凝血发生率低且差异无显著性,都能达到充分透析。结论 两种抗凝方法都适用于有高危出血倾向的患者,但对严重出血以局部Cit法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生发酊的质量控制标准及其临床疗效,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生发酊中的制首乌、花椒并测定生姜的含量。观察250个临床病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分离效果良好,与对照品色谱中相同的位置上有相同的颜色和荧光斑点。结论:该制剂处方设计合理,制备方法简便,检测结果准确,可作为生发酊的质量控制方法且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用"B&G System"检测与校正部分生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敏  吴锡信  刘德慧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1):1783-1784
目的验证新开发的“B&G System”在检测部分生化指标方面的准确性。方法先后用日立7170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170S)与“B&G System”测量同一份血清标本的肌酐(SO)、尿素氮(BUN)、尿酸(SUA)、钙(Ca)或磷(P)等生化指标;每项生化指标根据7170S测量值分为正常组与异常组,比较用两种方法所测的每项生化指标各组测量值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如有,则对“B&G System”该项生化指标检测程序予以校正,并比较校正后用两种方法所测该项生化指标值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种方法所测异常组SCr值、每组BUN值、每组SUA值与每组P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组SO值、两组Ca值间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B&G System”校正后,两种方法所测正常组SCr值、两组Ca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校正后的“B&G System”可准确测量SCr、BUN、SUA、Ca、P等生化指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