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8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明心气虚证的主症、次症和舌脉表现,客观揭示心气虚证的本质,以指导临床辨证,并为病证的规范化及客观化服务。方法搜集古今文献及临床病案资料621例心气虚证患者,建立数据库,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心气虚证是以神疲乏力、胸闷、心悸为主症,以头晕、目眩、自汗、失眠等为次证、舌脉表现多见舌淡白、苔薄白、脉细弱等,心气虚可以进一步发展为心阳虚,也可波及肺、肾等其他脏腑,从而出现病位相兼与病性相兼。结论因子分析法可以应用于五脏系统病证规范研究,可以为病证规范化提供方法学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62.
黄磊  吴承玉 《中国中医急症》2013,(11):1908-1909
水饮内停在临床及理论上,对阳虚水饮不化的多为大家熟识,但对阴虚水停所涉不多。然临床上一部分肺癌胸腹水的患者,治以温阳利水,疗效甚微,甚则进一步加重病情;以滋阴利水法治之,则疗效满意。因此,对于肺癌的阳虚水停证和阴虚水停证的辨异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63.
阳虚体质与阳虚证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在研究主体、界定前提、演变过程、研究目的等方面两者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在形成因素上二者又有相通之处。阳虚体质指阳气不足、以虚寒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研究的主体是"人";阳虚证指畏冷,肢凉,口淡不渴,或喜热饮,或自汗,小便清长或尿少不利,大便稀薄,面色白光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等为临床表现的证候,研究的是"病",是疾病过程中的一定阶段。阳虚体质影响着阳虚证的形成、发展与转归。  相似文献   
64.
探讨和总结吴承玉教授临证过程中辨体论治之宝贵经验,从重视辨体在辨证中的指导作用、正确处理辨体与辨证之间的关系、重视舌脉在辨体中的作用、熟读经典,做到“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等几方面实现准确地辨识体质,进而服务于中医临床。  相似文献   
65.
1验案举隅案例1林某,女,32岁,201年6月25日初诊。患者近一年来每次月经均推迟7~10天,末次月经时间是6月17日,经量适中,夹有血块。面部黄褐斑,面色暗淡腹胀纳少,腰膝酸软,平素情绪不稳,急躁易怒,舌苔薄白,舌质暗紫,脉细弦。辨证属肝肾精血亏虚,肝脾不调,气血不畅。治拟经前疏肝健脾,理气调血;经后养肝益肾,调肝运脾。  相似文献   
66.
五脏中脾、肾阳虚皆为大家所熟识,但肝阳虚却不被大多数医家所承认,甚或有人将属于肝阳虚的症状强加给脾、肾阳虚。笔者经过文献整理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肝阳虚证是客观存在的,故将肝阳虚与脾、肾阳虚进行鉴别对于提高临床辨证的准确率大有裨益,现简要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67.
文章尝试将Microsoft神经网络算法引入肺系证的诊断。选定828例肺系病案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的580例作为"训练数据",248例作为测试数据。通过挖掘模型进行预测,最后得出肺系证Microsoft人工神经网络诊断准确率为72.58%。  相似文献   
68.
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肺癌中医证候与螺旋CT表现及组织病理学类型的相关性研究,综述原发性肺癌中医证候与螺旋CT表现及病理分型之间的相关性,为肺癌中医证候分型提供临床辨证论治及疗效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69.
寒热错杂证是指寒证与热证交错在一起同时出现的病症.其形成涉及脏腑生理病理、体质、感邪等多种因素,病因病机错综复杂,临证时,应以寒热并用为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70.
痛风病的病证研究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痛风的病证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对痛风病人的体质、病因、病位、病性重点进行分析,可增强辨证的准确性与规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