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有效的健康管理可以降低脑卒中患者的发病风险、死亡率及残疾程度,改善患者不良行为习惯,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和临床实践,对国内外脑卒中健康管理模式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主要介绍了卒中单元(stroke unit,SU)健康管理模式、脑卒中自我健康管理模式及基于网络技术的脑卒中健康管理模式,以期为脑卒中患者的健康管理和合理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镜像视觉反馈疗法(mirror visual feedback,MVF)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平衡及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MEDLINE和CNKI等数据库,查找应用MVF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平衡及运动功能康复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追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4月,不限语种。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7项随机对照试验,731例脑卒中患者。经Meta分析,MVF不仅可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平衡(Berg平衡量表:MD=3.24, 95%CI=0.81-5.67, P<0.01;起立-行走计时测试:MD=2.68, 95%CI=0.38-4.97, P=0.02)及运动功能(简易Fugl-Meyer运动量表:MD=1.65, 95%CI=1.22-2.08, P<0.01;功能性步行量表:MD=0.41, 95%CI=0.23-0.58, P<0.01),亦对Brunnstrom分期有显著作用(MD=0.56, 95%CI=0.33-0.80, P<0.01),但在缓解下肢肌肉痉挛程度方面并未表现明显优势,合并效应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VF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平衡及运动功能,但仍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方法科学和规范的高质量随机对照实验,以进一步验证MVF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院前延迟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错过再灌注治疗时机的主要原因,常因患者不合理的就医行为决策导致。既往研究多探讨就医延迟、转运延迟等外在影响因素,较少从患者自身决策的角度进行院前延迟的分析。本文从缺血性卒中患者就医行为决策的概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这3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目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就医行为决策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认知、环境、心理等因素对患者就医行为决策的影响及原因,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吕雨梅  冯子维 《护理研究》2010,24(3):613-614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与护理对脑卒中病人肩关节半脱位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病人,通过心理干预、良肢位摆放、悬吊固定、纠正肩胛骨位置、促进肩周稳定肌肌力和维持肩关节活动等措施进行康复治疗及护理,在治疗后进行肩关节半脱位的测定。[结果]60例脑卒中病人治疗后肩关节半脱位情况明显改善。[结论]恰当的康复治疗及护理措施能促进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病人上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时点社区脑卒中后残疾患者情绪障碍发生率及其变化趋势,为社区护理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大庆市两个社区内经住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治疗后回归家庭的216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评估是否残疾及残疾程度,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脑卒中后残疾患者情绪障碍发生情况,于评价后3个月及6个月后再评估。结果 132例(61.11%)为脑卒中残疾;脑卒中后残疾患者基线时抑郁发生率为34.85%,3个月后为30.71%,6个月后为33.87%;焦虑发生率分别为25.76%、23.62%、20.17%;各时点抑郁、焦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年龄、残疾程度患者情绪障碍发生率的变化趋势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社区脑卒中后残疾患者抑郁发生率随时间进程呈先减后增趋势,焦虑发生率随时间进程呈下降趋势,各时间点的情绪障碍问题不容忽视,需得到社区医护人员的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运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对生态瞬时评估(EMA)方案的依从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PsycInfo、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6月26日。应用Stata 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总样本量为68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群对EMA方案的合并依从率为86.5%(95%CI:73.1%~95.8%),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I2=99.7%,P<0.001)。结论 老年人群对EMA方案依从性处于较高水平,表明老年人群对EMA研究方案的接受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精神障碍患者参与职业康复训练相应的心理体验。方法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4例参与职业康复训练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深度访谈,用Colaizzi分析程序法分析精神障碍患者参与职业康复训练的真实体验。结果参与职业康复训练精神障碍患者的真实情绪情感体验分为4个主题:情绪情感体验、自由(时间、空间、行动、经济)、人际互动体验、自我意识提升。结论职业康复训练有助于精神障碍患者恢复社会功能,医护人员应深入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与心理需求,完善职业康复训练,使精神障碍患者早日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18.
背景 病耻感是造成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残疾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既往研究表明病耻感和希望、心理韧性、精神残疾呈显著相关关系,但各因素间相互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目的 探讨病耻感与精神残疾的关系,以及希望与心理韧性的内在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2018年9—12月哈尔滨市精神专科白渔泡医院和大庆市第三医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精神疾病内在化病耻感量表、心理韧性量表、精神分裂症患者希望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310份,回收有效问卷304份,有效回收率为98.06%。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表明,病耻感可显著正向预测精神残疾(P<0.01);病耻感和希望对精神残疾的预测作用均显著(P<0.01),病耻感对希望的预测作用亦显著(P<0.01),希望在病耻感对精神残疾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希望与心理韧性的乘积项对精神残疾的预测作用显著(P<0.01),心理韧性可在希望对精神残疾的预测作用中产生调节效应。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通过希望的中介作用和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对精神残疾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从发病急性期至恢复期的疾病感知变化轨迹,分析不同轨迹亚型的预测因素,为针对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192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Herth希望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基线调查,于调查后1、3、6个月随访患者的疾病感知水平.分析不同时点疾病感知水平差异,采用潜变量增长混合...  相似文献   
20.
脑血管疾病所致运动性失语康复训练的常用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年龄结构的老龄化以及脑血管病发病年龄的年轻化,临床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脑血管疾病(出血性,缺血性)除致患者的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外,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即是言语障碍.据国内报道,脑血管疾病患者约25%伴有言语障碍[1].包括失语症(aphasia)、构音障碍(dysarthria)、言语失用(apraxia of sppech),其中以运动性失语最为常见.这种言语障碍直接影响患者与外界的交流,给患者身心带来很大痛苦,极大影响生存质量,因此对失语症患者进行言语康复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就近年来对运动性失语病人进行康复训练的常用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