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41.
张越  史雯 《中国医药指南》2010,8(13):196-197
<正>弥散性肺疾病(diffuse lung disease,DLD)泛指在影像学上呈两肺弥散性或多灶性分布的各种形态的病变,病理学以肺实质和(或)肺间质广泛浸润为特征的一大组异质性疾病群。所谓"异质性"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2006年浙江省无菌性脑膜炎的病原柯萨奇B3(CoxB3)分离株(Zhejiang/52/06)的VP1基因特征。方法:采用RD、Hep-2细胞对患者脑脊液和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病毒VP1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用BioEdit等软件分析处理。结果:浙江省柯萨奇B3分离株的VP1基因852个核苷酸,编码281个氨基酸,与北京、哈尔滨的CoxB3分离株核苷酸同源性在79.1%~79.2%,与欧美国家分离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在78.5%~81,7%,与乌兹别克斯坦分离株核苷酸同源性为82.7%。进化树分析显示,浙江省柯萨奇B3分离株(Zhejiang/52/06)与B3/Uzbekistart/99、B3/Germany/PD00分离株亲缘关系最近。结论:柯萨奇B3分离株的变异特征及亲缘进化,分析对无菌性脑膜炎的流行病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分析浙江省首例报道的人禽流感H5N1病毒株A/Zhejiang/16/2006的基因特性与系统进化关系.方法 对A/Zhejiang/16/2006病毒株的全序列8个基因片段作序列测定,并与国内外相关病毒株进行同源性与系统进化比较.结果 A/zhejiang/16/2006的HA序列,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H5N1病毒株之间存在11个氨基酸的差异,但这些差异并未影响到相关糖基化位点的稳定;在NA区,1997年以后的毒株均缺少第49~68位的20个氨基酸.总体上中国大陆近年H5N1毒株的8个基因片段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毒株相比形成另一个分支,并与1996-1997年香港及广东的H5N1毒株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但有个别毒株的基因片段在系统进化树上远离当前的毒株而更接近1997年的病毒株.结论 A/zhejiang/16/2006与中国大陆近年的病毒株自成一个体系,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H5N1病毒株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4.
浙江省2005年麻疹病毒流行株基因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浙江省2005年麻疹病毒流行株的基因特性.方法对暴发疫情中分离的4株麻疹病毒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血凝素蛋白(H)和核蛋白(N)基因,纯化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浙江省2005年分离到的4株麻疹病毒流行株均为麻疹H1基因型,属于中国麻疹病毒优势基因型.各分离株之间H基因氨基酸同源性为99.2%~99.7%,N基因氨基酸同源性为99.8%;与中国疫苗株沪191株的H基因和N基因比较,其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分别为95.2%~95.5%和95.5%.结论浙江省2005年分离到的麻疹病毒流行株属于同一性状毒株,均为H1基因型;与中国疫苗株沪191株相比较,两者在基因特性上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5.
目的了解浙江省流感病毒变异情况和WHO推荐流感疫苗株对我省人体的保护情况。方法对浙江省近两年分离到的甲3型流感病毒进行核酸提取、病毒血凝素HA1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与WHO推荐疫苗株进行对比。结果近两年分离到的甲3型流感病毒株HA1区域的核苷酸序列长度均为987bp,未发现核苷酸的丢失和插入,相应的点突变率为0.8~1.3%,推导的氨基酸序列长度均为329个。2003年分离的毒株与同期WHO推荐使用的疫苗株A/Moscow/10/99相比,核苷酸同源性只有95.6%~95.9%,氨基酸总变异达20个,发生在抗原决定簇A、B区的有6个位点。2004年分离的毒株与同期WHO推荐使用的疫苗株A/fujtan/411/2002(A/Kumamoto/102/2002,A Wyoming/3/2003)相比,核苷酸同源性达98.6%~99.1%,仅发生3~6个氨基酸的变异,基因进化树上,我省2003、2004年分离的毒株都属于同一类性状的毒株,与2004年WHO推荐疫苗株接近,远离2003年推荐疫苗株。结论我省甲3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已发生漂移。2003年WHO推荐使用的流感疫苗株对我省甲3型流感的预防效果不够理想,2004年推荐使用的疫苗株对我省甲3型流感的预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6.
浙江省近几年甲3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株HA1基因特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研究近几年浙江省甲3 型流行性感冒 (流感 )流行株血凝素 (HA)基因的特性 ,阐明HA基因的变异与流感流行的关系。对浙江省 1998~ 2 0 0 2年流感流行期间分离的甲3 型代表性毒株 ,提取病毒核糖核酸 (RNA)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病毒HA1基因 ,纯化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 ,并用DNAMAN和BioEdit软件作分析处理。结果显示 :浙江省近几年流感流行期间分离到的甲3 型流感病毒中的 8株代表毒株 ,其在HA1区域的核苷酸长度均为 987bp ,由此推导的氨基酸数为 32 9个。A/浙江 / 2 5 / 98与当时世界卫生组织 (WHO)推荐的流感疫苗株A/武汉 / 35 9/ 95株在HA1区域的核苷酸同源性为 97 4 % ,氨基酸同源性仅为 94 8% ;HA1区的抗原性已发生了一定的变异。A/浙江 / 11/ 0 2株与同期WHO推荐的流感疫苗株A/莫斯科 / 10 / 99相比 ,两者的氨基酸同源性仅为 96 1% ;且氨基酸的改变发生在抗原决定簇A区和B区的有 4个位点 ,与 1998年的流行株A/浙江 / 2 5 / 98的氨基酸同源性也只有 96 1%。说明A/浙江 / 11/ 0 2株与A/莫斯科 / 10 / 99和A/浙江 / 2 5 / 98株相比 ,其HA1区的抗原性也发生了变化 ,在基因进化树上远离A/莫斯科 / 10 / 99株和A/浙江 / 2 5 / 98株。表明由于甲3 型流感病毒HA1区域的抗原漂移导  相似文献   
47.
目的:建立一种特异、灵敏、快速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核酸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登录的流感毒株序列,应用生物软件在甲型流感病毒膜蛋白(MP)基因的保守区设计与筛选引物和MGB探针,对荧光定量RT-PCR反应体系与条件进行优化,验证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通过对疑似流感临床样本的检测,以评价该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结果:该方法对甲型流感病毒的检测有高度的特异性、通用性,对乙型流感、麻疹、风疹、腮腺炎、RSV和腺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病毒均无交叉反应,检测的灵敏度达0.1TC ID50,可从疑似流感患者含漱液中直接检测流感病毒核酸,从病毒核酸提取至完成检测仅需2.5 h左右,且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论:本研究建立的MGB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的特点,适用于甲型流感疫情的应急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48.
目的建立以特异性荧光探针为特点的TaqMan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方法检测麻疹病毒的核酸,对设计的引物与探针进行筛选与条件优化.结果 Tag 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具有对麻疹病毒核酸检测的高度特异性与准确性,检测的敏感度可达0.1TCID50,从病毒核酸提取至检测完成仅需3个多小时,操作简便,而且大大减少了常规PCR扩增产物的污染机会.结论采用Tag 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麻疹病毒与相关的临床样本进行了检测,均获得了满意的结果,为麻疹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9.
白炽光激活血卟啉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炽光源激活血卟啉的条件。材料和方法:利用白炽光源照射血卟啉,选用DPBF的相对消耗量反映血卟啉的激活程度。结果:白炽光源能够激活血卟啉的最低光强应在1.27×10-10W/cm2~15.2×10-10W/cm2;在弱光条件下,照射时间、血卟啉浓度以及光强三者与血卟啉激活效率满足:照射时间>光强>血卟啉浓度。结论:血卟啉的激活程度与光强、照射时间和溶液浓度三者的关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观察分离自浙江省 1例早期SARS患者的病毒ZJ0 1株在Vero、Vero E6及RD细胞上进行适应 ,以及在上述几种细胞中ZJ0 1株的增殖滴度。方法 病毒增殖采用观察细胞病变及荧光染色法进行。结果 证实ZJ0 1病毒株对Vero、Vero E6及RD等细胞均敏感 ,但在几种细胞中的增殖滴度有较大的差别 ,其中以Vero E6感染滴度最高可达 10 6.0~ 7.0 ,Vero和RD细胞的增殖滴度在 10 3 0~ 4.0 。结论 本文认为SARS病毒ZJ0 1株对上述细胞均敏感 ,其中以Vero E6细胞滴度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