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之间的差异和鉴别.方法:对61例CAA和21例MDS—R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观察。结果:在MDS—RA组患者中骨髓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和网硬蛋白阳性率高于CAA组,骨髓碱性磷酸酶积分、CD16^ 和CD19^ 细胞数低于CAA组.结论:CAA和MDS—RA的鉴别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骨髓涂片、病理活检等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02.
103.
冯春锐  蔡力生  蔡云  李明  杜新  卓家才 《海南医学》2013,24(15):2283-2284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联合化疗治疗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采用血浆置换联合化疗治疗5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中4例治疗后相关指标好转,生存期超过6个月,1例无效,2个月后死亡,平均生存期6.1个月。结论血浆置换联合化疗的方法对控制噬血细胞综合征的病情、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白细胞单采术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6例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化疗前行白细胞单采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26例患者中,25例临床症状缓解,外周血白细胞数显著下降,有效率达96.1%。结论白细胞单采术能迅速降低患者外周血中白血病细胞数目,减少体内白血病细胞负荷,有效防止肿瘤溶解综合征的发生,是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小剂量HAG[高三尖杉酯碱(HHT)、阿糖胞苷(A ra-C)、G-CSF]预激方案对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 L)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例难治性AM L(原发难治性AM L 1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 DS)转AM L 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转AM L 1例。应用小剂量HAG方案治疗,其中14例治疗2个疗程,其余2例治疗1个疗程。结果:8例达完全缓解(CR),3例达部分缓解(PR),5例未缓解(NR),CR率为50%(8/16),总有效率68.8%(11/16)。结论:小剂量HAG预激方案是治疗难治性或复发性AM L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分析硼替佐米为主化疗方案治疗初治与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初治MM患者11例,复发、难治MM患者7例均采用VD方案化疗:硼替佐米1.0~1.3 mg/m2第1、4、8和11天快速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0 mg第1~4天(7例复发难治予地塞米松40 mg)静脉滴注,3周为1疗程,所...  相似文献   
107.
患者 ,男 ,6 2岁。 2 0 0 0年 7月因疲乏 ,食欲下降 ,消瘦半年 ,低热咳嗽 3个月而入院。体查 :皮肤无出血点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胸骨无压痛 ,心肺未见异常 ,肝肋下 4cm ,脾肋下 10cm ,血常规示 :WBC 18 9× 10 9/L ,Hb 79g/L ,Plt 30 8×10 9/L ;白细胞分类 :原粒 0 0 3,早幼粒0 0 6 ,中性中幼粒细胞 0 2 3,晚幼粒细胞0 19,杆状核中性粒细胞 0 0 4 ,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0 4 5 ,骨髓细胞学检查示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粒系增生 ,以中性中晚粒细胞为主 ;Fish检查示bcr/abl融合基因阳性 ,阳性率 4 9% ,诊断为慢性…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动员的外周血干细胞 (PBSC)悬液中单核细胞和造血干/祖细胞分别诱导培养的树突状细胞 (DC)的特性 ,探讨临床应用PBSC悬液诱导DC的前景。方法 健康供者经G CSF动员后采集PBSC ,分两种方法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 :①贴壁细胞 (单核细胞 )经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 +白细胞介素 4 (IL 4 )培养 2周 ,培养结束前 4 8、2 4h分别加入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布雷菲德菌素 (brefeldinA ,BFA ) ;②非贴壁细胞 (含CD34+细胞 ) ,加入Flt3Ligand(FL) +干细胞因子 (SCF) +GM CSF +IL 4培养 1周 ,再按前一种方法继续培养 2周。培养结束后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和胞质 (c)IL 10 +(PE标记 )、cIL 12 (P4 0 ) +(TC标记 )细胞。结果 新鲜标本含CD14 +细胞 ( 18 4± 8 6 ) % ,CD34+细胞 ( 0 9± 0 4 ) %。以PBSC悬液中的 2× 10 6单个核细胞为起始细胞 ,前一种培养方法获得 ( 1 6± 0 6 )× 10 5细胞 ,细胞表型 :CD11c+( 97 3± 5 2 ) % ,CD86 +( 88 2± 6 8) % ,CD83+( 5 9 6± 8 4 ) % ,HLA DR+( 96 5± 7 1) % ,CD1a+( 36 6±7 5 ) % ,cIL 12 (P4 0 ) +( 15 9± 5 1) % ,cIL 10 +( 1 2± 0 4 ) % ;后一种培养方法获得 ( 1 2± 0 4 )× 10 6细胞 ,细胞表型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 L)的治疗。方法 :11例难治性 ANL L 用 MAC联合环孢霉素 A(Cs A)方案治疗。用法 :Cs A(8m g.kg- 1 .d- 1 ,第 1天~第 3天 ;4m g.kg- 1 .d- 1 ,第 4天~第 5天 )口服 ;MTZ10mg/ d,第 1天~第 3天 ,静滴 ;Ara- C15 0 m g/ d,第 1天~第 7天静滴 ;CTX6 0 0 mg/ d,第 2、4天静滴。结果 :完全缓解率为5 5 .6 % ,部分缓解率为 18.2 % ,总有效率 72 .7%。结论 :MAC联合 Cs A方案治疗难治性 ANL L 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0.
白血病合并阴茎异常勃起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卓家才  汪明春等 《白血病》2000,9(6):359-3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