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0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9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277篇
预防医学   165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129篇
中国医学   131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9 毫秒
61.
目的研究气态苯(106mg/m3)吸入染毒大鼠致组织器官氧化损伤作用,探讨苯对机体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及机体的抗氧化损伤机制。方法通过建立气态苯动式吸入染毒大鼠的实验动物模型,连续染毒7d,每天4h;染毒结束后,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织器官(肺、脑、肝和外周血)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苯吸入组大鼠肺、肝、脑组织及外周血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氧化损伤,其中大鼠肺组织SOD活力,肝组织GSHPX和MDA及脑组织的MD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GSH、GsHPx和MDA及TS0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也表现增加趋势。结论推测苯可诱发大鼠机体发生一系列的氧化应激损伤,并且具有多器官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2.
观察树脂纤维净化滤料对常见四种有害气体的净化效果。方法:配制一定浓度的有害气体,以0.5L/min的流速通过装有一定量的树脂纤维净化滤料,长30cm内径5cm的净化装置,测其净化前后浓度,计算净化率。结果:QJ型纤维对CO2的净化效果较好,净化率在82%以上:QS纤维2、QS纤维1、RJ纤维1、QJ纤维、RJ纤维3对NH3均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净化率在85~100%:QJ纤维、RJ纤维3、RJ纤维2对H2S的净化效果较好,净化率在72-100%:QJ纤维、RJ纤维1、RJ纤维2、FJ纤维3、QS纤维1对SO2均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净化率在82-100%。结论:树脂纤维净化滤料对常见有害气体均有良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63.
36例肺癌误诊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肺癌诊断中存在的不足状态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误诊其他疾病达1月以上36例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内容包括首发临床表现及误诊病种,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肺癌延误诊断的医源性因素主要是医务工作者对肺癌多样性临床表现认识不足。结论:应重视肺癌的各种临床征象,提高临床医生对肺癌临床表现多样性的认识,可减少对肺癌的误诊。  相似文献   
64.
[目的]调查研究宜昌市区近30年恶性肿瘤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 ,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治干预措施及公共卫生规划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法 (ICD 9)编码处理 ,标化死亡率采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中国人口构成 ,寿命表采用蒋氏法编制。[结果]宜昌市区1971年~2000年恶性肿瘤死亡率为84.78/10万 ,标化死亡率为79.18/10万 ,男、女性平均PYLL分别为12.19和11.86,期望寿命减少年数分别为2.44和1.62。30年间 ,恶性肿瘤死亡率居全死因位次 ,由20世纪70年代初期 (1971年~1974年 )的第三位跃居至90年代末期 (1997年~2000年 )的首位。恶性肿瘤死亡率由78.39/10万上升到89.40/10万 ,而标化死亡率由76.11/10万下降到71.49/10万。癌谱结构变化显著 ,男、女死亡率均以肺癌上升速度最快 (男性 χ2 =71.91,P<0.01;女性 χ2 =14.92,P<0.01) ;男性以食管癌下降最为明显 (χ2=43.77,P<0.01) ,而女性则以宫颈癌下降幅度最大 (χ2=107.14,P<0.01)。[结论]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宜昌市区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 ,20世纪90年代末期居全死因位次的第一位 ,癌谱结构中以肺癌、肝癌的危害性最大 ,应尽快制定其防治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5.
目的调查社会对中医院校兴办体育教育专业的认识和评价,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探明体育教育专业建设中存存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方法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辅以文献分析法、电话访谈等其它方法。结果社会需要大量具有扎实的预防保健知识、掌握养生健身方法的人才,但同时也要求其具备从事多个体育项目教学、训练和竞赛组织工作的理论和技能,中医院校兴办体育专业既有优势,也面临许多困难:结论依托中医院校优势学科,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积极组织社会活动以加大宣传,以确保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66.
三种纳米材料致大鼠肝肾损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纳米四氧化三铁(Nano-Fe3O4)和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对大鼠肝、肾损伤作用。方法将4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以及3种纳米颗粒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灌胃染毒4周后处死大鼠,称肝、肾重量,计算肝、肾的脏器系数,测定大鼠血清某些生化指标,并对肝肾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各染毒组肝、肾系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高剂量碳纳米管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以及高剂量碳纳米管组、高剂量纳米二氧化硅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均较对照组增强(P<0.05);染毒组动物的肝细胞可见有脂肪变性,可见灶性及汇管区炎细胞浸润,各组间无明显差别,肾组织未见明显改变。结论本实验条件下3种纳米颗粒均可对大鼠肝脏产生一定程度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67.
三联式沼气池结合人群化疗控制血吸虫病效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湖沼垸内流行区建沼气池、改厕、改圈、改厨(三联通)和人群化疗措施对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效果。方法在龙湾镇重疫区选择未控地区郑家湖村为试区,进行三联式沼气池现场调查,检测构筑物指标,总体合格率和寄生虫卵死亡率、大肠菌群值、氯氮及综合治理措施后疫情变化。结果郑家湖沼气池属混凝土现浇园柱型水压式沼气池,总体合体率为95.5%;出料口粪大肠菌值由进料口4×10^-5~4×10^-7至出料口4×10^-3~4×10^-5,氨氮有所提高,保氮率为96.81%;活螺密度及钉螺感染率分别下降42.86%和66.70%;人群感染率下降36.88%、耕牛感染率下降100%。结论三联式沼气池结合人群化疗措施的实施,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吸虫病传播,而且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8.
紫草治疗神经性皮炎有特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应用紫草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11例,其中男4例,女7例,年龄:16~25岁5例,26~35岁4例,36~50岁2例。病程:6~12个月2例,1~2年5例,3~4年2例,5~10年2例。病变部位及范围:颈后4例,约6cm×8cm,双臀部2例,约9cm×10cm,双肘尖1例,约3cm×4cm,双膝盖处2例,约4cm×6cm,外阴两侧2例,约3cm×6cm。以上病例均经河北省某医院皮肤科诊断为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我院复诊确认为该病。  相似文献   
69.
速效皮炎净治疗神经性皮炎陕西省勉县新铺中医诊所(724213)胡华山笔者自1990年2月~1994年1月运用自制皮炎净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180例,收到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80例病例中,男97例,女83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3岁;病...  相似文献   
70.
二酰胺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巯基氧化剂二酰胺 (diamide)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凋亡的诱导作用。 方法 (1)光镜及电镜观察细胞形态 ;(2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 ,计算凋亡峰值 ;(3)TUNEL原位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  (1)二酰胺诱导HUVEC出现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改变 ;(2 )二酰胺增加HUVEC细胞周期中凋亡峰值 (百分比 )及TUNEL检测阳性率 ;二者呈明显量效关系 (P <0 0 5 )。 结论 二酰胺可诱导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