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124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79篇
综合类   298篇
预防医学   108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77篇
  3篇
中国医学   115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对患者心理、生命体征、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50例手术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情绪变化,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术后不良反应,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满意率、紧张焦虑比例、血压升高比例、心率加快比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33%比56%,22.67%比60%,22.67%比65.33%,21.33%比53.33%,12%比32%,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能够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缓解应激反应,增强耐受力,稳定生命体征,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适合深化推广。  相似文献   
102.
刘锐 《北方药学》2013,(9):108-109
目的:了解澄迈县男性吸毒人员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梅毒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1~2012年澄迈县强制戒毒所男性吸毒人员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试剂盒进行初筛检验,再作明胶梅素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确证后判定,归纳总结出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564名吸毒男性中,注射器吸毒比例为34.5%,确诊梅毒螺旋体感染15例,阳性率为2.66%,以20~29岁组阳性率最高。结论:该人群中存在一定比例注射吸毒和不安全性行为情况,应针对吸毒人群特点开展性健康和性传播疾病知识教育,防止梅毒感染与传播。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观察运动针刺法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加例采用运动针刺法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推拿结合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结果:治疗组治愈21例,好转17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19例,无效5例,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数字分级法(NR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运动针刺法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和止痛效果均优于推拿结合口服布络芬缓释胶囊治疗。  相似文献   
105.
导乐式 (Doula)陪伴分娩是指从临产开始到胎儿娩出的整个产程中 ,由一位富有爱心并有分娩经历的助产士 ,始终陪伴在产妇身旁 ,给予产妇生理及心理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安慰直到分娩结束。为促进自然分娩 ,减少剖宫产率 ,提高生产质量 ,我科于 1 999年 1 2月 ,开展导乐式陪伴  相似文献   
106.
二○○三年九月八日,武汉市儿童医院护理部及其全体护理工作者非常荣幸的迎接了武汉大学HOPE护理学院院长、护理学博士Marcia Petrini教授及副院长李博士等一行四人的参观考察和指导。 在参观过程中,Marcia教授参加了心血管外科的英语交班,参观了骨科的护理小创新,到血液内科专科病房询问了患儿的病情和家长的心理状况,参观了新生儿重症  相似文献   
107.
我院保健科于2004年8月发现了2例因接种乙脑灭活疫苗引起的过敏反应病例,现报道如下.2例患儿均为男性,先后4次接种乙脑灭活疫苗,在第4次接种后20~60min发生过敏反应.2例均已完成五苗及乙脑初、加免3针次的接种,均无过敏史.  相似文献   
108.
〔摘 要〕 目的:分析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联合应用度洛西汀与拉莫三嗪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8 年 4 月至 2020 年 3 月收治的 66 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实施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3 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度洛西汀肠溶胶囊单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度洛西汀肠溶胶囊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治疗后 4 周及治疗后 8 周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比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 2 周观察组 HAMD 评分及 CG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实施度洛西汀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 于单药治疗,而且不会增加用药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检测环上颌骨骨缝区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表达,探讨缝牵张促进上颌骨生长发育的作用。 方法:实验于2005-03/09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实验室完成。15周龄杂种犬12只。随机数字法分为1周实验组4只,1周对照组2只。4周实验组4只,4周对照组2只。实验组安置口外自制牵引支架,自鼻腭孔引出牵引钩,橡皮圈连接牵引支架和牵引钩。分别持续弹性牵引1周和4周,牵引力约600g。牵引结束时将4组犬处死,取4组犬的前颌缝,腭横缝,颧颌缝,颧颞缝区组织,抗增殖细胞核抗原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染色。检测骨缝区增殖细胞的分布及数量,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实验犬12只均存活至预定观察期。①1周实验组腭横缝、颧颌缝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表达高于1周对照组(1周实验组:腭横缝为48.69&;#177;5.42,颧颌缝为46.44&;#177;3.72;1周对照组:腭横缝为34.00&;#177;3.26,颧颌缝为33.75&;#177;5.58,P〈0.05)。②4周实验组前颌缝、腭横缝、颧颌缝、颧颞缝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表达均高于4周对照组及1周实验组(4周实验组:前颌缝为70.78&;#177;3.58,腭横缝为69.9&;#177;2.62,颧颌缝为68.56&;#177;4.15,颧颞缝为64.25&;#177;2.82;4周对照组:前颌缝为32.95&;#177;3.24,腭横缝为34.83&;#177;5.68,颧颌缝为34.26&;#177;3.37,颧颞缝为33.46&;#177;3.47;1周实验组:前颌缝为38.97&;#177;4.25,腭横缝为48.69&;#177;5.42,颧颌缝为46.44&;#177;3.72,颧颞缝为36.06&;#177;4.34.P〈0.05)。 结论:缝牵张过程中,上颌骨周围骨缝增殖细胞数和活跃程度明显增加,提示缝牵张可促进上颌骨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犬外周血中CD34^+/CD133^+/VEGFR-3^+淋巴管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信号途径在淋巴管内皮祖细胞向淋巴管内皮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犬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再用流式细胞仪从单个核细胞分选VEGFR-3^+细胞。通过VEGF-C诱导使VEGFR-3^+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表面形态和超微结构,并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下观察特征性标志物的表达。结果VEGFR-3^+细胞同时表达CD34和CD133。经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34^+/VEGFR-3^+细胞的含量约为0.13%,VEGFR-3^+/CD133^+细胞的含量约为0.08%。CD34^+/CD^33^+/VEGFR-3^+细胞的体积较大,直径约为15μm。经VEGF-C诱导后,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变为梭形,伸出板状伪足和许多丝状伪足。诱导后1周,细胞表达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诱导后2周,细胞表面出现小凹,细胞内可见Weibel-Palade小体。细胞表达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LYVE-1,CD133标志消失。结论在VEGF-C诱导作用下,外周血中的CD34^+/CD133^+/VEGFR-3^+淋巴管内皮祖细胞能向淋巴管内皮细胞分化。VEGF-C/VEGFR-3信号途径在淋巴管内皮祖细胞的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