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51篇
预防医学   53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76篇
  1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吴颖其  刘琳琳  李青  姜玲 《安徽医药》2015,19(12):2435-2437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数据,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某院2005年1月—2013年12月ADR报告表,采用回顾性分析。结果 455例血液系统损害的ADR报告中,ADR表现主要为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症,粒细胞减少;抗肿瘤药危害最大;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结论 血液系统损害ADR较为严重且不易观察,应用时应加强防范,避免或降低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criptaid对骨髓瘤细胞IM9的生物学作用,并初步探讨Scriptaid诱导其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IM9,应用CCK8法检测Scriptaid对IM9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Scriptaid对IM9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应用RT-PCR技术鉴定Scriptaid诱导凋亡的相关靶基因,进一步通过报告基因检测Scriptaid对p21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criptaid抑制IM9细胞的活力,且呈浓度依赖性(r=0.9865)。Scriptaid能够使IM9细胞阻滞在G2/M期,伴随着药物浓度升高,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增高(r=0.9845)。Scriptaid对IM9细胞凋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9、Caspase 3以及PARP1被激活。Scriptaid处理IM9细胞后,凋亡相关因子BAD、PTEN及p21表达升高,其中p21启动子的活性被显著激活。结论: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criptaid可以通过转录激活p21促进IM9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超声诊断。方法 35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设为观察组,35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均进行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各指标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早晚期流速峰值(E/A)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左室后壁(IVS/LVP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除因高血压造成的心脏结构形态发生改变外,也发生了左心房扩大现象以及不同程度的生理指标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胶质瘤U251细胞分为对照组、木犀草素组(依木犀草素浓度不同分为3个亚组),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Hoechst PI核染色法观察细胞核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胶质瘤U251细胞内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及Bcl-2相关X蛋白(Bax)的蛋白表达。结果 CCK-8结果显示,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率随木犀草素浓度的升高而下降;流式细胞仪及Hoechst PI核染色法的检测结果表明,随着木犀草素作用浓度的递增,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率呈剂量依赖性递增;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木犀草素抑制了胶质瘤U251细胞中抗凋亡信号分子Bcl-2的表达,促进了Bax的表达。结论木犀草素通过改变凋亡相关信号分子Bcl-2及Bax的表达,抑制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对策。方法对2009年1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饮食和运动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措施。结果该组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69例经过护理,有效6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30%。结论通过加强对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实践证明:有效可行的社区护理措施,不仅控制了疾病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且患者恢复了对生活的自信,生存期延长,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XIAP mRN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65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15例癌旁正常组织XIAP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正常组织XIAP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52±0.17、0.38±0.12,两组比较P<0.01。XIAP mRNA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关(P均<0.05)。结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XIAP mRNA表达升高,且与肾透明细胞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湖北省2000年以来甲型流感病毒株神经氨酸酶(NA)和M基因特性,以及耐药性位点的变异情况。方法从2000~2008年临床样品中分离毒株,运用RT-PCR扩增NA和M基因,对扩增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利用DNAStar软件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流感疫苗毒株进行同源性比较,对NA和M基因重要功能性位点和耐药性位点进行分析,利用Mega软件进化分析。结果2000~2008年临床样品流感病毒分离株的NA和M基因与同年疫苗株相应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96.6%~99.7%和96.6%~99.6%,分离株NA基因中潜在的抗原性位点和糖基化位点与2000~2008年疫苗株基本相同,与2009年疫苗株有一定差异。NA基因未发生耐药性突变,但M基因在2005年以后的分离株中发生了S→N突变。NA和M基因进化分析表明不同年份分离株呈现出不同的亲缘关系。结论湖北省季节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离株与2000~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疫苗毒株有高度同源性,但与2009年疫苗株有所不同,未出现达菲类药物抗药性位点的核苷酸突变,但2005年后的分离株在M基因上均发生金刚烷胺类耐药性突变。NA和M基因进化树中可以看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化关系在时间(年)上具有聚集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抑郁症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防御方式问卷(DSQ)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或住院的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研究组)以及60例正常老年人(对照组)进行测查.结果 老年抑郁症患者组生活事件总频度(2.22 ±0.69)和总评分(29.63±4.23)以及负性生活事件频度(2.13±0.62)和总评分(27.31±1.19)均高于对照组[(1.77±0.60),(27.15±4.35),(1.67±0.56),(22.40±3.94)],社会支持利用度因子分(6.76±3.16)低于对照组(8.79±3.18),更多的是采用不成熟和神经症防御方式(P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负性事件总分、不成熟防御机制和社会支持利用度三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其中负性事件总分的相对危险度最高(OR=7.60).结论 负性生活事件总分、社会支持利用度、不成熟防御机制与老年抑郁症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及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房水及血液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包括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30例。实验组为糖尿病性白内障,对照组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分别对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房水样本及血液样本的采集。血液样本在手术当天抽取静脉血5 m L;房水样本在手术中进行采集100~200μL。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andwich technique,ELISA)分别测定房水及血液样本中TIMP-2及MMP-2的含量,并计算出TIMP-2、MMP-2两者的比值。分别比较各组间房水及血清中的MMP-2、TIMP-2的浓度及TIMP-2与MMP-2的比值。结果: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房水中MMP-2的表达为(21.44±2.19)ng·m L-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IMP-2的表达为(21.68±2.19)ng·m L-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IMP-2/MMP-2比值1.01±0.0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血液中MMP-2及TIMP-2浓度表达量较高,分别为(326.11±43.14)ng·m L-1与(301.61±41.21)ng·m L-1,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并不影响白内障患者房水及血液中MMP-2及TIMP-2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