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71.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肺部感染血液病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检出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上海市12所医院血液科粒缺伴肺部感染住院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分离菌株的临床资料、药敏结果,分析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数据,比较不同原发疾病病原菌分布之间的差异。结果共分离病原菌62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38株(22.2%),革兰阴性菌485株(77.8%),非发酵菌占革兰阴性菌的60.2%(292株)。淋巴瘤患者标本中分离革兰阳性菌构成比(35.0%)高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居前5位的细菌分别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04株,16.7%)、肺炎克雷伯菌(88株,14.1%)、鲍曼不动杆菌(62株,10.0%)、铜绿假单胞菌(56株,9.0%)、金黄色葡萄球菌(48株,7.7%)。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率9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4.3%、8.9%,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敏感率90%,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于1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71.4%,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粒缺伴肺部感染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分离菌株以革兰阴性菌占多数,其中非发酵菌占50%以上,细菌耐药率整体低于CHINET全国医院大样本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诊断POEMS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结合2例疑诊POEMS综合征的临床资料,探讨血清VEGF检测对POEMS综合征诊断的作用。结果 POEMS综合征在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中并不少见,在不合并其他系统损害的相关症状体征时,与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难以鉴别。POEMS患者VEGF水平明显升高,能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和用于鉴别诊断。但是寻找克隆性浆细胞疾病或Castleman病更是诊断的核心依据。结论血清VEGF水平升高在POEMS综合征患者中常见,是主要的诊断标准之一,同时也是评估疾病活动性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3.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应用是一种新型免疫治疗手段。阻断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 1,PD-1)与其配体(PD-L1)结合,可避免免疫逃逸,恢复机体免疫应答,发挥其抗肿瘤效应,是目前抗肿瘤治疗中炙手可热的方法之一。PD-1抑制剂在越来越多的实体瘤治疗中表现出较好疗效,但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仍相对有限。本文回顾PD-1抑制剂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临床研究,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4.
为了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和沙利度胺(thalidomide,Thal)诱导骨髓瘤细胞株U266细胞凋亡时对胞浆内Ca2 浓度([Ca2 ]i)的影响,用含15?S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U266细胞并按5×105/(ml.well)接种于24孔板中,分别用不同浓度的As2O3、Dex和Thal干预8小时后收集U266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以AnnexinV-FITC/PI双参数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负载Fluo-3/AM荧光素FCM检测[Ca2 ]i。结果显示:①随As2O3、Dex和Thal浓度增加,荧光显微镜下带有荧光信号的凋亡细胞逐渐增多;②As2O3、Dex和Thal作用U266细胞后FCM测得凋亡细胞比例从对照组的0.56%分别升至31.54%、28.35%、21.97%;③As2O3、Dex诱导U266细胞凋亡时[Ca2 ]i升高,升高的程度与药物浓度成正比关系;④Thal诱导细胞凋亡时未观察到[Ca2 ]i有明显改变。结论:[Ca2 ]i的升高是As2O3、Dex诱导U266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Thal诱导U266细胞凋亡与[Ca2 ]i的变化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 AIT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17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收治的36例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为AIT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rank生存分析及Cox多因素分析法分析影响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的预后因素。结果:36例患者中位年龄62(36~79)岁,男性22例(61.1%),Ann Arbor分期Ⅲ/Ⅳ期35例(97.2%),有B症状(发热、盗汗、体质量减轻)25例(69.4%)。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 IPI)评分0~1分3例(8.3%),2分5例(13.9%),3分13例(36.1%),4、5分共15例(41.7%)。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4.4个月,3年OS率为49.2%。5例患者接受西达本胺治疗,1例为完全缓解(CR)后复发,经GemOx方案联合西达本胺治疗,再次获得CR;另4例均为一线治疗过程中出现疾病进展(PD),二线治疗的同时联合西达本胺口服,其中1例出现疾病稳定(SD),3例死亡。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多浆膜腔积液(P=0.05)、C反应蛋白(CRP)40 mg/L(P=0.001)、中性粒细胞升高(P=0.004)是影响患者OS的不良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RP40 mg/L[(HR=9.185,95%置信区间(CI) 2.599~32.462,P=0.001]、血小板(PLT)150×10~9/L(HR=3.851,95%CI 1.328~11.167,P=0.013)、多浆膜腔积液(HR=3.054,95%CI 1.105~8.438,P=0.031)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结论:AITL患者预后差,CRP40 mg/L、PLT150×10~9/L、多浆膜腔积液是其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常用腹壁脂肪活检及唇腺活检在诊断轻链型淀粉样变性(AL)中的应用,探讨这2种微创活检方法在不同器官(心脏、肾脏)累及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59例A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心脏、肾脏累及情况及腹壁脂肪和唇腺活检的结果。结果:59例患者中,心脏累及45例、肾脏累及27例。腹壁脂肪活检阳性率为68.5%(37/54),唇腺活检阳性率为62.8%(27/43),腹壁脂肪联合唇腺活检阳性率为85.4%(35/41)。心脏累及患者唇腺活检阳性率高于心脏未累及患者(71.9%vs 30.0%,P=0.027),两者腹壁脂肪活检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种微创活检阳性率在肾脏累及患者与肾脏未累及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腹壁脂肪及唇腺活检可以提高系统性AL的确诊率;心脏累及患者对唇腺活检更敏感,建议临床对怀疑AL心脏累及患者进行唇腺活检。  相似文献   
77.
例1,女,32岁。因乏力、月经量多2周入院。2年前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达完全缓解(CR),用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巩固两个疗程。1年半前行自体骨髓移植(ABMT),预处理为MAC方案(马法兰180mg/m2...  相似文献   
78.
窖蛋白是胞膜窖结构中的特征性结构蛋白。窖蛋白在细胞内吞、胆固醇运输、细胞膜组装、调节信号转导和肿瘤生成、转移等生命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窖蛋白基因家族中的窖蛋白-1(Cav-1)可能参与肿瘤生成和转移的病理机制,以及与多药耐药等密切相关。窖蛋白-1参与调节细胞周期与信号转导,在细胞凋亡程序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抗血管新生,负性调节生长因子,参与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成人白血病类型,在亚洲地区发病率相对较低.早在19世纪,CLL即被定义为一种因成熟淋巴细胞生长缓慢且长期生存而导致其累积于人体内的疾病.一个多世纪以后,人们发现这些异常的"长寿"淋巴细胞拥有一些调节细胞程序性死亡(凋亡)蛋白的异常表达,抵抗凋亡程序,在淋巴组织、骨髓和外周血中克隆性蓄积.目前,虽然CLL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有较大进展.该病依然不可治愈,需要进一步探索CLL的分子基础和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分析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BR)方案在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Z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在上海和青岛的4家医院接受BR方案作为一线治疗的20例初治MZL患者的临床特点、疗效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将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