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8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BALB/c突变无毛小鼠皮肤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研究BALB/c突变无毛小鼠与上海种小鼠皮肤特点。方法通过梭曼的离体透皮吸收、紫外线照射致皮肤损伤和组织切片方法进行这两种皮肤特点的比较。结果BALB/c突变无毛小鼠与上海种小鼠相比:梭曼透皮吸收量较少,皮肤耐受紫外线照射损伤能力强,皮肤屏障功能好,皮肤结构特点更接近于人。结论BALB/c突变无毛小鼠在皮肤病学研究中具有比上海种小鼠更为广泛的开发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2.
无毛小鼠皮肤光老化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为筛选防晒药物和评价皮肤衰老药物建立无毛小鼠皮肤光老化动物实验模型。方法:采用280 ̄320nm中波紫外线和320 ̄400nm长波紫外线长期照射无毛小鼠皮肤,造成皮肤光老化损伤。结果与结论:无毛小鼠经紫外线照射24周后,皮肤内自由基浓度及自由基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升高,皮肤中可提取的胶原比例明显降低,与未照射组小鼠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小鼠皮肤纹理密度明显减少,纹理加深  相似文献   
133.
正毒代动力学(toxicokinetic,TK)是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在体内量变规律的科学。TK数据对其他毒理试验的开展、解读以及化学物质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也常作为化学品法规注册需要提交的一项数据。我国新化学物质常规申报(二级以上)需要提交TK数据信息,要求根据已有相关数据信息进行TK评估,但对于TK数据评估的技术要求未作规定~([1])。本研究结合TK数据的作用和类型,分析了各国新化学物质申报的TK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对某航天产品结构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并提出提高该产品局部刚度的修改设计方案.方法 用MSC.Patran对产品结构建立有限元模型,用MSC.Nastran计算产品结构的固有振动模态,结合实际振动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计算的准确性.结果 分析产品结构耐航天振动环境的能力,在满足产品功能要求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5.
目的评价新型非免疫抑制的FKBP12配基N308在体外促神经生长和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鸡胚背根神经生长实验评价N308体外促神经生长作用;在原代培养的大鼠中脑多巴胺神经元损伤和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缺氧损伤的模型上观察N308的保护作用。结果 N308能够协同神经生长因子(NGF)对鸡胚背根神经节的神经纤维生长,具有明确的促进作用,在10~1000 pmol.L-1浓度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在0.3~30 nmol.L-1浓度范围内N308明显提高缺氧诱导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存活率;0.5μmol.L-1 N308对6-OHDA诱导的大鼠中脑多巴胺神经元细胞损伤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使细胞突起明显增长。结论 N308在体外具有明确的促神经生长及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6.
目的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经常合并心肌功能障碍,而NO的产生可能是其重要原因。文中通过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在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的表达,探讨辛伐他汀预处理对其表达的影响及其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雌性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n=15):正常组(N组)、盲肠结扎穿孔组(CLP组)和辛伐他汀组(S组),辛伐他汀组喂养辛伐他汀20 mg/kg,1次/d,共2周。2周后辛伐他汀组与盲肠结扎穿孔组大鼠行盲肠结扎穿孔术。术后48 h取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制成石蜡切片,采用HE染色的方法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观察心肌细胞iNOS的蛋白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盲肠结扎穿孔组大鼠心肌纤维水肿、疏松、间质充血水肿,而辛伐他汀组心肌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较盲肠结扎穿孔组轻。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盲肠结扎穿孔组大鼠心肌细胞iNOS蛋白表达于术后48h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5),辛伐他汀组大鼠心肌细胞iNOS蛋白表达较盲肠结扎穿孔组明显减弱(P<0.05),与正常组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减弱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iNOS的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37.
目的研究苦参碱在健康志愿者近端小肠内定点释放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用自主研制的遥控释药胶囊系统,将200mg苦参碱定位释放于志愿者的近端小肠内。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槐果碱为内标,甲醇-水-乙二胺(70∶30∶0.02)为流动相,测定志愿者血浆中苦参碱的含量。采用3p87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近端小肠定点释放苦参碱的药代动力学符合二室开放模型,Cmax为10.52μg/ml,Tmax为2.08h,T1/2α和T1/2β分别为0.90h和9.02h,AUC(0-t)为91.90μg·h/ml。结论苦参碱在健康人近端小肠段定位释放后,小肠对苦参碱有明显的吸收且吸收过程呈二室模型分布。  相似文献   
138.
目的在ANSYS Workbench中用不同的局部连接处理方法对某复杂薄壳结构进行模态分析,结合模态试验,研究不同局部连接处理方法的特点。方法分别在实体单元分析和面单元分析下,用两种不同的简化方法处理关注的局部连接,建立相应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计算,得到4种分析情况下的有限元计算结果 ,并通过实际模态试验对不同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通过比较有限元计算结果与模态试验结果 ,验证了不同局部连接处理方法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并总结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结论本文中的局部连接处理方法研究,为复杂薄壳结构的动态特性分析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同类产品的结构动态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9.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疾病认知及预防性行为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普通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实施的是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后在患者满意度和疾病认知度上都优于对照组,预防行为高于对照组。结论 经过护理人员对ICP患者有效的临床护理,使ICP患者疾病认知率及预防性行为有了大幅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0.
目的研究病区内医务人员呼吸道感染与一次性口罩应用的相关性分析。方法于2009年1月~2011年1月,选取某院1 221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医生和护士。按照是否有佩戴一次性口罩习惯分为两组,A组平时有佩戴一次性口罩习惯,共831名医务人员,B组平时无佩戴一次性口罩习惯,共390名。调查两组医务人员呼吸道感染发生的情况,并对所有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医务人员进行病原学实验室检查。结果对于4种不同的疾病指标,A组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医务人员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和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风险显著低于B组。结论医务人员院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与口罩的佩戴习惯有密切关系,医院应该首选佩戴一次性口罩,并对医务人员进行口罩佩戴方法的培训,并进行适合性检验。提高医务人员正确选择、佩戴口罩的意识,对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