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41.
角膜新生血管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刘晓坤  赵平 《眼科新进展》2006,26(3):230-233
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是角膜化学烧伤、角膜炎等疾病带来的一个难题,严重影响角膜的透明性,最终可导致眼部组织结构的破坏和视功能的损害,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细胞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许多因素参与CNV的形成过程。我们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主要促角膜血管生长因素及其与CNV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2.
张庆华  马牋  刘晓坤  李莉  王印华 《临床荟萃》2009,24(11):979-98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内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ARMI)单独出现者少见,多合并其他部位心肌梗死,以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合并ARMI最为常见,据报道约50%AIMI患者合并ARMI,其住院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心电图对合并ARMI患者早期识别,预防严重并发症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3.
Elva  刘晓坤 《时尚育儿》2015,(3):42-43
黄疸是新生儿的常见病,几乎所有新生儿即会有这种现象。其中大部分为生理性黄疸,可以自愈,不需要治疗;但也有少数是病理性黄疸需及日寸治疗。关于黄疸,今天一次讲个透。黄疸的严重程度很难自行判断所谓新生儿黄疸就是新生儿的胆红素超过正常值,几乎所有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周内都或多或少有黄疸,不管家长能不能看出来。国外的医生会依据Bhutani Nomogram表判断婴儿黄疸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后适应对老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65例,分为缺血后适应组(适应组)及对照组,均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照组行常规PCI。测定两组术前及术后肌酸激酶及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测量术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观察术后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适应组术后肌酸激酶及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水平明显减低;术后3个月左心室容积减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升高[(65.2±6.7)ml/m^2与(70.4±6.3)ml/m^2,P〈O.05],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升高1(31.4±3.2)ml/m^2与(35.5±3.5)ml/m^2,P〈0.051,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0.52±0.03与0.49±0.02,P〈0.05);但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减低、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缺血后适应可以改善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体征,对梗死后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5.
刘晓坤 《当代医学》2016,(24):142-143
目的 对冠心病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抽取1 0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行噻氯匹定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行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比较2组患者药物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5.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应用氯吡格雷的药物治疗措施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药物不良反应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对老年(年龄≥65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3个月)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老年AMI患者随机分为PCI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的非手术组,观察治疗3个月后左心室舒张功能各指标的变化,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确定PCI的治疗效果.主要观察指标:左心房前后径(LA-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最大充盈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最大充盈速度(A),计算E/A;肺静脉心室收缩S波、心室舒张D波,计算S/D.结果PCI组治疗后左心房室内径无明显增大,而非手术组左心房室内径明显增大(P<0.05);左心室舒张功能两组均进一步受损,但PCI组明显好于非手术组(P<0.05).结论PCI治疗可延缓老年AMI患者左心室重塑的进展及舒张功能的恶化.  相似文献   
47.
心肌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5例,分为缺血后适应组(n=54)及非缺血后适应组(n=51),分别于入院后24小时、1周、1个月及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和左心室射血(LVEF)分数.结果 缺血后适应组与非缺血后适应组于术后1个月及3个月左心室容积均减小,LVEF分数升高;术后3个月两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指数(63.5±6.5)ml/m2vs(67.2±6.3)ml/m2,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指数(30.3±3.6)ml/m2vs(34.3±4.1)ml/m2,左心室射血分数(0.53±0.02)%vs(0.5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缺血后适应对AMI具有保护作用,可减轻左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大鼠视神经损伤后的保护作用。方法观察米诺环素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成年SD大鼠54只(右眼5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右眼6只)、实验组24只(右眼24只)、对照组(右眼24只)。后两组均制备右眼视神经钳夹伤模型,伤后1h分别给予45mg/kg米诺环素和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此后1次/d。于伤后1、3、7、14d取材,观察视网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视网膜组织中iNOS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1d、3d,7d及14d实验组iNOS表达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降低(t1d=9.497、t3d=11.203、t7d=15.622、t14d=4.889,均P〈0.001)。结论米诺环素可通过抑制视神经钳夹伤后视网膜组织中iNOS的表达,而对损伤视神经起到抗氧化和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49.
1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因面部反复红斑块8年,复发2周,头皮丘疹4年就诊。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部红斑块,无痒痛感,辛辣刺激性饮食后更明显,曾在当地医院诊治(过程不详),2~3周后皮疹全部消退。但数周后又发作,时轻时重,未进一步诊治。2周前无明显诱因复发。4年前无明显诱因头皮  相似文献   
50.
生物共振技术的应用源于法国科学家De Broglie提出的物质波理论(该理论于1929年获诺贝尔奖)、该理论认为物质具有极微细共振所产生的物质码——即超微细振动的特定信号将这种特定信号进行转换,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我科于2004年4~11月,应用德国BICOM 2000过敏治疗系统对1079例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进行了致敏原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