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259篇
神经病学   162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71.
患者 男,31岁。因发作性四肢抽搐伴意识丧失6d,于2007年10月27日收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患者科院前6d无明显诱因突发四肢抽搐、两眼上翻、口吐白沫,伴意识丧失,约5min抽搐停止、意识恢复,共发作4次。入院前4d再次出现四肢抽搐2次,症状大致同前。病程中无发热、头痛、呕吐等。  相似文献   
72.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与今后发展的方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缺血性脑血管病在脑血管病中占有很大比例。在我国每年新发生的250万脑血管病患者中,大约有75%以上为缺血陛脑血管病。目前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急性期治疗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溶栓、机械辅助溶栓等方面。在这些治疗方法中,介入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1]。  相似文献   
73.
颈动脉狭窄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其治疗方法可分为药物治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颈动脉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3种.文章就颈动脉狭窄的处理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4.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了解颈动脉斑块的组成成分和预防斑块破裂,对于降低缺血性卒中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MRI具有无创、无电离辐射且重复性好等优点,是最具潜力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像手段之一.文章就MRI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像中的应用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75.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4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脑脊液β—EP和 DynA_(1-13)含量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脑梗塞患者脑脊液β—EP 含量明显升高,且病情重和梗塞体积大者β—EP 升高的幅度比病情轻和病损小者大,而 DynA_(1-13)含量的变化正好相反。结果提示,β—EP 可能促进缺血性脑损伤的产生,DynA_(1-13)则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临床上测定脑脊液β—EP 和 DynA_(1-13)值的水平可估计缺血性脑损伤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6.
本文对106例临床确诊的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VBTIA)患者的CT、MRI和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9%VBTIA患者CT显示与症状相关的梗塞,11.3%CT显示非相关梗塞;MRI资料表明,高达26.4%的VB-TIA显示相关梗塞,24.6%显示非相关梗塞。在VBTIA发作的0~24h间,缺血发作时间长者发生相关梗塞的比例高。这些梗塞灶多数为小而深的病灶,大部分属于腔隙性梗塞的范围。可见MRI在检测VBTIA患者的梗塞灶较CT更敏感、更可靠,对处于TIA时程的椎-基底动脉区缺血患者有必要行头颅CT特别是MRI检查,以作出具体的临床诊断,并制定综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7.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IM)病理机制迄今仍不明确,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免疫学方面,认为IIM为一组自身免疫损害的肌肉炎症性疾病,非免疫学机制研究不充分。为此,作者对近年来IIM的病理机制(包括非免疫学和免疫学)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8.
动脉粥样硬化是好发于主动脉、颈动脉、冠状动脉及外周动脉的多灶性疾病,常引起卒中、心肌梗死甚至猝死。而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不稳定斑块可以增加心脑血管病的风险,这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组织病理学研究显示,不稳定斑块以覆盖在脂质核心上的纤维帽颈部变窄和断裂为特征。同时,脂质核心的大小,新生血管以及斑块内的炎症也能导致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在所有的无创影像技术中,磁共振成像(MRI)最有望成为判断不稳定斑块的方法。我们对该技术应用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9.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分子肝素是近年应用于临床的抗凝、溶栓新药,对脑梗塞治疗的文献报道尚不多.本文对1995年10月~1997年3月间,我院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进行了分析.资料与方法一、病例:低分子肝素组(治疗组)共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40~76岁,平均61岁;对照组共30例,为同期住院的脑梗塞患者,年龄41~78岁,平均62.5岁。两组的年龄、性别、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均无明显差异.两组均在72小时以内就诊并接受治疗,发病特点符合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梗塞诊断要点,并经头颅CT证实除外脑出血.二、方法…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GCSE)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资料完整的GCSE住院患者二例,强直阵挛发作病史11、13年。急性胰腺炎诊断根据血尿淀粉酶化验和腹部超声波、CT检查。结果二例GCSE患者强直阵挛发作持续状态24h后出现继发性急性胰腺炎,经静脉应用地西泮癫痫状态停止,保守和支持治疗胰腺炎痊愈后出院。随访3个月未出现GCSE和腹痛。结论GCSE可以引起急性胰腺炎.GCSE后腹痛应进行急性胰腺炎有关指标的检查,明确诊断后避免使用具有胰腺毒性的抗癫痫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