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8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9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M.  Nabil  T.  Gruber  D.  Yakoub  H.  Ackermann  S.  Zangos  T.J.  Vogl.  邢艳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8,31(5):414-415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肾细胞癌(RCC)肝脏转移灶的局部治疗及生存的效果。采用前瞻洼的研究方法,评价1999--2005年22例病人经TACE治疗的效果。45%的病人仅用丝裂霉素作为化疔药物,55%的病人同时使用丝裂霉索与吉西他滨(gemcitabine)。所有病例的栓塞材料均为碘化油和可降解淀粉微球。采用MRI评价局部治疗反应,并参照实体肿瘤治疗效果评价标准(RECIST)做出判断。用KM法计算平均和中位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3.
CT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CT检查在甲状腺疾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穿刺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的 61例甲状腺病变的CT表现。结果 ①甲状腺炎性病变 9例 ,弥漫性改变 5例 ,其中 3例伴肿大 ;4例局限于一叶肿大伴局灶性病变 ,钙化 1例。②增生性病变 2 8例 ,Graves病 2例 ,为弥漫性改变并肿大。结节性增生 2 6例。并钙化 8例 ;囊变 14例。③甲状腺肿瘤 :腺瘤 14例 ,单发 13例 ,多发 1例。 10例有囊变 ,4例伴钙化。所有瘤灶均有强化完整包膜。甲状腺癌 10例 ,其中 3例囊变 ,7例钙化。CT发现颈淋巴结转移 7例 ,转移的淋巴结内钙化、囊变 ,囊变内壁有结节 ,淋巴结明显强化。结论 对甲状腺疾病的检查方法强调CT平扫加增强扫描。诊断中强调综合分析。甲状腺的CT影像对临床治疗和预后估计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4.
张慧  朱红胜  刘文亚 《临床荟萃》2020,35(9):829-832
目的 探讨IL 7R基因突变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特征。方法 收集125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并对其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分析IL 7R基因突变的发生率、突变位点和突变类型以及在IL 7R基因突变和未突变者的差异。结果 IL 7R基因突变率为5.60%;IL 7R突变位于IL 7R跨膜区的P240 S246序列;突变的类型为开放阅读框的插入和缺失,7例突变类型分别为:c.727 730 InsAGCCACTGCCAGG DelCTAA, c.724 736 InsCCTACGGGAT DelTTACTAACCATCA, c.732 InsGGGCCCAATATTGTGACGT DelC, c.724 736InsCCTACGGGAT DelTTACTAACCATCA,c.732 InsCTAAGGTGC,c.731 732 InsGGTTGTCAGAG DelAC, c.720 736 InsAAAACGGT DelTATCTTACTAACCATCA。结论 本研究发现了7种突变位点;IL 7R突变可能在T ALL的发生和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汉、维吾尔族中风病辨证分型与脑CT表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汉族与维吾尔族中风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脑CT表现的关系,旨在根据脑CT检查的客观指标来指导中风病中医辨证分型.方法:378例中风病患者行CT扫描,分析患者的中医证型与病变性质、病变部位、病变范围的关系以及汉、维吾尔族患者的中医证型与病变性质间的关系.结果:(1)中经络证CT表现脑梗塞占80.7%,中脏腑证脑出血占76.0%,病变性质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脏腑脱证者脑出血发生率(91.2%)明显高于闭证患者(67.7%)(P<0.05);(2) 中经络证病变部位以基底节区为主,而中脏腑证则以基底节区、脑叶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中脏腑证脑出血量多于中经络证,中脏腑脱证患者脑出血量多于闭证者(P<0.01);(4)中经络证以小病灶为主,中脏腑以大病灶为主,中脏腑脱证大病灶发生率高于闭证患者(P<0.01);(5)汉、维吾尔族中经络证以脑梗塞为主,汉族患者脑梗塞的发生率高于维吾尔族(P<0.05);(6)中经络证Ⅰ型者汉族发生脑梗塞的机率高于维吾尔族(P<0.01).结论:CT是中风病的重要检查方法,对于临床辨证为中风病者,需做CT检查协助诊断,明确病变性质、部位及病变大小情况,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6.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肝癌的评价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的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3例经临床确诊的肝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将动脉期、门脉期图像经后处理取得血管成像,其中23例患者同时行肝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肝癌的MSCTA表现,以DSA和手术及综合影像结果对照。结果:MSCTA能够清晰显示肝癌供血动脉形态、起源,并显示瘤体内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MSCTA显示肿瘤供血动脉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55%、97.50%。可清晰显示肝动脉1~2级肿瘤供血血管,对肝动脉3级分支供血血管显示欠佳。结论:MSCTA能够提供大量关于肝癌肿瘤供血动脉和门静脉受侵信息,可作为肝癌治疗前进行综合评价的有效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7.
多层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肝脏多期扫描及肝动脉、门静脉及肝静脉 3期血管成像的可行性 ,不同后处理技术显示肝脏血管的能力及其临床应用。 方法 :对 97例患者行肝区多层螺旋CT 3期血管成像扫描。重建方法为最大密度投影法 (MIP)、容积再现技术 (VR)。同期 2 1例患者行肝动脉DSA成像。 结果 :肝动脉期血管成像可清晰显示扫描范围内的腹主动脉 ,腹腔干动脉及其分支走行与变异。MIP及VR技术显示肝动脉分级多为 2级以下 ,DSA显示肝动脉均达 3级以上。门、肝静脉期血管成像能清晰显示门静脉系统及肝静脉系统情况。MIP及VR均多能显示门静脉及肝静脉达 3级以上。两种技术显示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MIP法显示细小血管清晰、真实 ,类似血管造影 ,VR立体感强于MIP。结论 :MSCT肝脏 3期血管成像是了解肝脏动脉及门、肝静脉系统情况的无创、安全、方便的检查方法 ,可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有关肝动脉和门、肝静脉方面的信息。MIP与VR结合使用是较好的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68.
病例1,包某,女,38岁,工人。主证:哮喘痰鸣一夜,呼吸急促,张口摇肩,面赤汗淋,烦躁欲绝,脉象浮数、舌质红苔黄。分析:发病急,哮喘痰鸣、胸闷烦躁符合热型哮证,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张口摇肩,痛苦欲绝,说明病情严重。治疗:1毫克肾上腺素0.5毫升皮下注射,0.25%氨茶碱10毫升,25%葡萄糖40毫升,静脉注射后病人自觉胸舒喘减。再给盐酸麻黄素0.03克,一天三次口服;碘化钾1克,一天三次口服。第二天症状缓解,遂用六君子汤加黄芩、杏仁、五味子补气调理,一星期后病愈。随访二年未发。 病例2,张某,男,49岁,教师。主证:气喘五年,劳累喘甚,形瘦神疲,面黑无光,身冷腿软,腰困阳痿,脉象沉细,舌淡苔白。在省城某医院以“阿狄森氏病”诊治,疗效不佳。据证分析,身冷腿软、喘息病久、面黑无光为肾阳虚衰;纳气失司、精不秘藏、阳事不举、脉象舌象均为肾亏阳虚之象。治则:温肾纳气、益肾壮阳。配右归丸加五味子、龟板。连  相似文献   
69.
泡状棘球蚴病肝外转移灶的CT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肝外泡状棘球蚴病的CT表现评价CT检查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泡状棘球蚴病的患者因新的临床症状,经CT检查发现肝外多脏器合并泡状棘球蚴病。结果 脑泡状棘球蚴病7例,增强后表现为内部有多发蜂窝状低密度的肿块或显示为“靶征”样的强化结节;包状棘球蚴病3例,表现为以肺野外带居多,内部有“小空泡征”或“偏心空洞”的结节灶;  相似文献   
70.
氟骨症患者心血管系统损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终止接触氟后不同程度氟骨症患者心血管系统的损害。方法 选轻、中、重不同病情的氟骨症患者 65名和正常对照组 2 3人 ,详细询问受检者的心血管病史、测定血压并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 氟骨症患者有心血管系统症状者占 70 .77%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5 ) ;对各参数进行两两比较时发现随病情的加重有症状者的比率有上升的趋势 ,且对照组与重度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氟骨症组心电图异常 42例 ,检出率为 3 5 .3 8% ,对照组心电图异常 17例 ,检出率为 2 6.0 9% ,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心电图参数的比较 ,重度氟骨症组与对照组相比P -R间期明显延长且有差异 (P <0 .0 5 )。各调查组血压比较无差异 (P >0 .0 5 ) 。结论 氟骨症患者的心血管正常生理功能在改水降氟 18年以后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在氟骨症患者中轻度和中度患者心电图的异常改变恢复明显 ,而重度氟骨症患者心电图的改变恢复缓慢 ,氟对重度氟骨症患者心电图的改变造成的远期影响 ,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