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8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通过分析7例新生儿期通过听力筛查,而后确诊为永久性听力损失患儿的情况,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假阴性的情况和迟发性听力下降的出现原因。方法收集2010年11月至2013年10月间就诊于我院的曾于新生儿期行听力筛查通过,而确诊听力障碍者共7例。对其病史、临床表现、听力学及影像学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例小儿中确诊重度听力障碍5例,极重度听力障碍2例,其中1例为听神经病。结论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可能为新生儿听力筛查假阴性及迟发性听力障碍。对新生儿期通过了听力筛查的婴幼儿应重视后期随访。  相似文献   
62.
63.
目的研究DPOAE全频率通过的正常婴幼儿不同探测音下鼓室声导抗特性,探讨其在评价婴幼儿中耳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226Hz、678Hz及1kHz对101例(187耳)婴幼儿行鼓室声导抗测试,计算图形分类及1kHz鼓室声导抗图形的正常值。结果 187耳中,226Hz及1kHz鼓室声导抗出现单峰、双峰、平坦三种类型,678Hz鼓室声导抗出现单峰、双峰、平坦、碟形及三峰五种类型。1kHz鼓室声导抗图形以单峰型为主(94.65%,177/187),峰声导纳值正常范围0.33~1.01mmho,峰压力正常范围-86~+53dapa,压力范围法梯度正常范围95~188dapa,比值法梯度正常范围0.21~0.47。结论与678Hz鼓室声导抗相比,1kHz鼓室声导抗图形的稳定性更好,其单峰型图形更适用于作为6个月以内婴幼儿正常中耳功能的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未通过听力筛查的新生儿和婴幼儿的听力变化及其特点,为听力评估及临床诊断和随访工作提供参考,为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方法 2003年9月至2009年11月由我省各地州市接受了出生后初筛或复筛2次或2次以上听力筛查双耳或单耳未通过,转诊到我听力中心进行听力诊断性检查的婴幼儿143例,最终以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40 Hz听觉相关电位(40 Hz auditory event related potentials,40 Hz-AERP)、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声导抗结果进行评估和确认.对确诊为双耳重度和极重度听力损失的婴幼儿填写聋人调查表,进行跟踪随访,提出早期干预方案.结果 143例婴幼儿中确认听力损失者110例,占76.92%.其中单耳72例,占65.45%,双耳38例,占34.55%.听力损失中轻度31例,占28.18%;中度27例,占24.55%;重度27例,占24.55%;极重度25例,占22.72%.110例听力异常者有14例复查,占12.73%.复查者中双耳听力损失6例,单耳听力损失8例.14例双耳重度、极重度耳聋患儿,有10例配戴助听器,这些患儿正在接受语言康复训练.结论 耳声发射和听性脑干反应联合应用于新生儿及婴幼儿听力筛查,能提高其听力筛查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对未通过听力筛查的婴幼儿,有必要在出生后3个月左右接受听性脑干反应和40 Hz听觉相关电位检查,以确保较为科学而可行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本组听力异常患儿复查率低和失访率高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性白内障及其合并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20例185眼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进行检查,并与其他眼科检查对比分析.结果 老年性白内障初发期超声检查准确性不如裂隙灯,出现假阴性,占15.22%(7/46),对中、晚期老年性白内障及其合并症超声检出率可达到100.00%(139/139).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诊断老年性白内障及其合并症的常规及术前检查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基于颅脑CT与MRI图像融合的3D打印技术,制作颅脑三维虚拟模型及实体模型,探讨其在临床工作中的意义。方法利用1例小脑幕脑膜瘤患者颅脑CTA、MRI扫描所得的DICOM数据,CT图像分割重建颅骨、血管、头皮模型,MRI图像分割重建脑组织、肿瘤、脑室系统、头皮模型,以头皮模型为基准进行配准融合,完成复合三维虚拟模型的构建,优化处理后经3D打印技术制作实体模型,并邀请15名神经外科医师对模型进行独立评分。结果制作出高逼真度等比例的颅脑实体模型,问卷调查所有问题的平均分均4分。结论利用颅脑CT与MRI图像融合及3D打印技术制作的三维虚拟模型及其实体模型,对神经外科医师的疾病认识与手术应用、医患沟通、临床培训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7.
流行性出血热 ,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 (hemorrhagicfeverrenalsyndrome,HFRS) ,是Hantan病毒造成的多器官功能损害 ,临床表现复杂多变 ,病情危重。其中 ,患者血小板在短时间内急骤减少是造成机体和组织广泛、严重出血的重要原因 ,也是本病的重要致死原因之一。自2000年以来 ,笔者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HFRS血小板减少 ,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0年3月—2002年7月我院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HFRS血小板明显减少 (低于30×109/L)患者39例 ,男26例 ,女13例 ,年龄 (36.7±2.71)岁 ,所有病例均符合流行性出血热防…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珍佛散制剂对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41)口服中药制剂珍佛散20 g,2次/d,连服21 d;对照组(n=41)胸腔注人顺铂40 mg/m2.结果:治疗组CR 30例,PR 8例,NR 3例,总有效38例(92.7%);对照组CR 12例,PR 10例,总有效22例(53.66%)(P<0.05).治疗组发生恶心呕吐胃肠副反应7例(17.1%),对照组16例(39.0%)(P<0.05),无血细胞下降副反应.结论:珍佛散是一种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安全而有效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69.
化疗联合中药治疗晚期肝癌达完全缓解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临床资料 患,男性,40岁,广西浦北县人,因右上腹痛2天于2003年2月27日第一次入院。入院时体检:心率96次/min,血压12/8kPa(90/60mmHg)。右上腹肌紧张,局部压痛,轻度反跳痛。右下腹穿刺抽出暗红色不凝液体。血AFP1600ug/L。肝CT:肝右叶巨块型肝癌(6.5cm×10.0cm)并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急诊行“肝右叶第6、7段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肝细胞性肝癌(中度分化型)。术后诊断:原发性肝癌并发肝破裂。患住院3周出院。[第一段]  相似文献   
70.
WHO关于耳疾与听觉障碍调查方案在贵州省的实施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在贵州省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耳疾和听力减退患病率、病因和需求的调查。方法: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方法对贵州省30个调查点6 626人进行听力和耳疾调查(WHO方案)。结果:听力减退患病率为17.1%,全国标准化患病率为17.6%,其中轻度11.0%,中度4.2%,重度1.4%,极重度0.5%;男性患病663人(20.2%),女性患病468人(14.0%)。听力残疾患病率为6.1%,全国标化率6.5%;引起听力减退的可能原因:耳疾31.4%,非感染因素42.5%,遗传因素6.7%,传染病0.4%,病因不明29.3%。13.8%的调查对象需要耳科和听力学干预,助听器需求占首位(9.1%)。结论:听力减退和听力残疾患病率较过去20年明显升高,为政府制定预防和控制耳聋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