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刘学梅 《山东医药》2009,49(26):23-23
患者 女;39岁。患精神病11a,在院外服用氯氮平、碳酸锂控制病情。2009年4月4日入院,患者呈现紊乱性兴奋,不能有效交流,个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给予氟哌丁醇肌肉注射,碳酸锂、富马酸、喹硫平口服,舒必利静滴。不能有效控制病情,入院第2天,将氟哌丁醇、碳酸锂减量,给予氯氮平口服。  相似文献   
32.
刘学梅 《实用癌症杂志》2016,(12):1954-1956
目的 探讨腔内超声联合CEA、CA199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110例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术前1周所有患者行直肠TRUS检查,以判断超声分期,TRUS后1~3天检测血清CEA、CA199水平,对照TRUS、TURS联合CEA、CA199术前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分期的结果.结果 TRUS诊断总准确率为76.4%,CEA、CA199水平随病理分期的升高逐渐升高.病理分期T1~T4期术前血清CEA、CA199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RUS联合CEA、CA199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达90.9%,明显高于TRUS单独诊断准确率,P<0.05.结论 术前血清CEA、CA199检测水平对直肠癌TRUS分期有参考意义,TRUS联合血清CEA、CA199检测可以提高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3.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进行药物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精细过滤输液器除了具备普通一次性输液器的作用外,由于在产品中配置了高精度终端药液过滤器,能有效预防异物杂质进入血管,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保障病人静脉输液的安全;其“Y”型注射件可方便临床推注药物,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输液中更换液体时,在茂菲氏滴管以下输液器管道内可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空气,少量空气采用指弹、缠绕输液管等方法即可排除,长段空气则不易排除,因终端药液过滤器内的核孔膜将过滤部件分为上下两层,这些空气一旦进入其中,将无法排除,只能更换新的输液器。否则,当空气随药液进入病人血管后.轻则给病人造成心理压力,重则引起空气栓塞,危及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34.
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如CA19-9)、铁蛋白(SF)三者联合检测对PHC的诊断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AFP、CA19-9、SF的含量.结果 血清AFP、CA19-9、SF在PHC时的阳性率分别为70.5%、64.1%、和57.7%,3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4.8%,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AFP、CA19-9、SF 3项联合检测对PHC的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短波、磁振热在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将短波联合磁振热配合推拿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照组应用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波联合磁振热配合推拿综合治疗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有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36.
近年来,我们对气象因素与气管炎发病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包括对正常人群气管炎的自然发病和气管炎病人的病情波动两部分。一、正常人群气管炎自然发病的气候特征从1972年4月至1975年3月,连续三年我们对正常人群的自然发病情况,进行了逐日观察记载。观察对象为天津市××区清洁队131名运灰工人。前二年度情况业已初步总结。三年内自然发病共364例次,日平均发病为0.33人次,日发病率2.54‰。引致发病的因素计:温度骤变39例次  相似文献   
37.
针药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1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股骨头坏死症以起病隐匿,早期确诊率低,中晚期疗效差,致残率高为特征,属祖国医学“骨蚀”范畴。笔者1997-2003年采用髋三针配合环跳辅以推拿、中药内服治疗该病疗效显著,避免了关节置换之苦,今报道如下,以资同道。  相似文献   
38.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卒中康复治疗的目的是防止或减轻废用性肌萎缩 ,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质量 ,使之回归家庭重返社会。简要介绍脑卒中康复的问题、评价、并发症和相关疾病的预防、康复的训练及发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结合中医辨体施养在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济南市某社区>40岁人群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对筛查出的2139名高危人群进行全面分析、监测、评估健康危险因素,给予生活方式干预结合中医辨体施养;比较干预前后高危人群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情况,血压、空腹血糖达标情况,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脑卒中高危人群BMI、FBG、SBP、DBP、TC、TG均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脑卒中高危人群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空腹血糖达标率均高于干预前(P<0.01);脑卒中高危人群中不良生活方式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实施生活方式干预结合辨体施养,能够改善患者相关代谢指标,改变其不良的生活方式,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