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7篇
临床医学   182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107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37篇
  1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襄阳市中心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常规止血、降温、吸氧、补液、脑神经保护和降颅内压等紧急对症处理,并行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观察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1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级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颅内压恢复平稳时间均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26.67%比23.33%,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加快患者颅内压的平稳恢复,改善神经组织损伤,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低强度激光照射后烫伤小鼠创面的变化及其对小鼠创面炎症介导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清洁级雄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激光照射组与对照组,每组30只。2组小鼠均采用蒸汽烫伤造模。激光照射组小鼠行低强度氦氖激光照射烫伤创面,对照组治疗时间和疗程同激光照射组,但仪器处于电源关闭状态。2组小鼠均于烫伤后即刻和烫伤1、3、7和14d后计算创面愈合率,并取全层创面组织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TGF-β1、IL-1β的基因表达。 结果烫伤7和14d后,激光照射组小鼠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51.48±5.89)%和(73.96±7.2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烫伤1、3d后,激光照射组TGF-β1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强,并于烫伤7d后达到峰值,上述3个时间点TGF-β1基因表达情况分别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烫伤14d后,激光照射组TGF-β1基因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烫伤1和3d后,激光照射组IL-1β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并于烫伤7d后降至最低,上述3个时间点IL-1β基因表达情况分别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强度氦氖激光照射可以加速烫伤创面愈合,这可能与其调节烫伤创面TGF-β1和IL-1β因子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33.
凌宙贵  刘卫 《内科》2014,(5):600-603
胸腔积液的诊断是个临床难题,本文综述了胸腔积液检查、经皮胸膜活检术、内科胸腔镜、纤维支气管镜代替内科胸腔镜等方法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自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01医院收治的61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n=31)与重症组(n=30),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3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组。分别于入院即时、入院后第1、3、5、7天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CRP及PCT水平,并比较3组入院不同时刻甘油三酯、CRP及PCT水平及预后情况。结果入院即时,轻症组、重症组患者PCT、CRP、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健康组,且重症组上述指标均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重症组患者入院第1、3、5、7天甘油三酯、CRP水平均高于健康组,且重症组各时间点的甘油三酯、CRP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者胸腔积液、器官障碍发生率均高于轻症组,疼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多于轻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甘油三酯、CRP能够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作出反应,可作为预后评价指标,同时能检测患者是否存在合并感染,进行早期合理预防,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5.
目的考察顺铂致骨髓抑制与谷胱甘肽硫转移酶P1(GSTP1)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GSTM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考察以顺铂为主要化疗方案的100例癌症初治肿瘤化疗患者基因多态性与骨髓移植的相关性,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的数量为指标判断是否发生了骨髓抑制以及骨髓抑制程度。提取DNA扩增测序法判断GSTP1、GSTM1基因型。结果 GSTP1的3种基因型AA、AG、GG型均存在,并且在62例发生骨髓抑制的病例中,GSTP1 AG/GA型的患者的分布明显高于GSTP1 AA型患者。GSTM1包含缺失(-)和非缺失(+)2种基因型,100例病例中GSTM1(+)少于GSTM1(-)。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GSTP1 AG/GG型是顺铂致骨髓抑制的独立危险因素,GSTM基因缺失虽不是顺铂致骨髓抑制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能促进GSTP1 AG/GG型的作用,导致顺铂致骨髓抑制进一步加重。结论顺铂导致的骨髓抑制程度与GSTP1基因多态性相关。  相似文献   
36.
中枢性疼痛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刘卫  李玲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2):1707-1709
中枢性疼痛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特别是在脑卒中(丘脑卒中更常见)和脊髓损伤后,此种疼痛有时成为困扰患和医生的主要问题。回顾近年来的相关献,对中枢性疼痛的概念、可能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特点以及治疗作一初步介绍。  相似文献   
37.
38.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医疗质量需求的提高,治疗上的量体裁衣,一人一方,也就是用药的个体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客观上要求医师应该了解患者的药物遗传特征,以便利用遗传药理学知识高质量地指导合理用药。在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各个环节上,药物从吸收到产生作用要涉及转运体、酶及受体等多种蛋白,而表达蛋白的DNA有时发生了基因突变,表达了没有完全作用或完全没有作用的蛋白。这种可以遗传的基因突变(也就是基因多态  相似文献   
39.
周青  彭净  刘卫 《中国药房》2014,(13):1231-1233
目的:综述泡腾制剂技术的研究进展。方法:以"泡腾"+"制剂"等为关键词,检索2008-2013年在中国知网、PubMed上的相关文献,去除针对单纯泡腾制剂的文献,就泡腾制剂技术应用于脂质体、粉雾剂和滴丸剂的优缺点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结合泡腾制剂技术,泡腾前脂质体可提高药物的靶向性、生物相容性等,但生产成本较高;泡腾粉雾剂可提高药物的患者依从性、生物利用度等,但制备条件要求较高,尚无其用于人体的安全性评价报道;泡腾滴丸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稳定性等,携带使用方便。结合泡腾制剂技术的各种新型制剂改变了药物的释放行为,使之更好地发挥疗效。  相似文献   
40.
孙昕  谷媛媛  杨雪萍  刘卫 《药学实践杂志》2014,32(4):288-289,296
目的改进心包固定液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将心包固定液的制备分为A液(缓冲液)、B液(戊二醛液),配制完成后置于冰箱冷藏备用,临用前A、B两液等量混合均匀,得到新鲜配制的心包固定液。采用酸度计和羟胺盐法,以pH值和含量为指标,对消毒前、后的A液与B液,以及B液、心包固定液在常温放置、冷藏储存多种情况下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消毒后A液、B液的pH值及含量均有所降低,但降幅很小,且在规定范围内。临用前将A液、B液混匀,戊二醛处于碱性条件下,具有强杀菌活性和心包固定作用;稳定性考察表明,B液、心包固定液、AB混合液常温放置半年pH值和含量已不符合规定,冷藏放置1年各项指标正常,稳定性较好。结论心包固定液制备工艺的改进合理、可行,样品稳定性好,保质期延长至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