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大网膜肿瘤较为少见,我院1996-05/2000-07共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索血小板变化与危重烧伤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67例危重烧伤患者进行分组,A组(特重烧伤组)选择烧伤总面积〉50%TBSA或(及)Ⅲ度烧伤面积〉20%TBSA的患者;B组(重度烧伤组)为烧伤总面积为30%~49%或(及)Ⅲ度烧伤面积10%~19%的患者,选择伤后3、5、7、14、28天测定两组的PLT、GPⅡb/Ⅲa、CD62p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患者的PLT、GPⅡb/Ⅲa较B组患者的PLT、GPⅡb/Ⅲa显著降低(P〈0.05),A组患者的CD62p较B组患者的CD62p显著增高(P〈0.05)。结论血小板的变化是影响危重烧伤患者病情及预后重要因素之一,血小板水平和功能变化越明显,病情越重,预后越凶险。动态观测血小板(PLT、GPⅡb/Ⅲa、CD62p)的变化对病情的判定及预后的估计有很好的预见性。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我院56例重度烧伤病人的指标监测,探讨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病情程度关系密切。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 取我院烧伤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收治烧伤病人56例,其中男36例,女20例,平均年龄在36.12岁,烧伤面积介于30%-85%之间。依文献标准分为中度烧伤(18人)、重度烧伤(26人)及特重烧伤(12人),已排除了烧伤前有肝病史和口服抗凝药物病例。健康对照组56例,平均33岁,经健康体检排除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疾病,并无其他血栓及出血性疾病,检测前2周内未服任何药物。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修复电接触烧伤的方法和特点。方法:对30例电接触烧伤所致组织缺损分别采取带血管蒂岛状皮瓣、游离皮瓣、跨区供血反流轴型皮瓣等方法进行修复。结果:30例患者34块皮瓣中,32块全部成活,2块皮瓣远端少部分坏死,经间断换药愈合。结论:显微外科是修复电接触烧伤的重要手段,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区清创、血管情况的判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5.
早期电刀浅筋膜层切痂大张植皮修复手深度烧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手深度烧伤的修复方法。方法对手深度烧伤伤后7d内,在气囊止血带下实施电刀浅筋膜层切痂,大张自体中厚皮移植术。结果本组32例患者,46只手,实行早期电刀浅筋膜切痂、大张自体中厚皮移植术,植皮成活率96%,手术创面出血量20ml/100cm^2,术后随访6~18个月,手的握、旋、提、拧、搬、捏、执等功能恢复85%以上。患者满意。结论手深度烧伤早期实施电刀筋膜层切痂加植大张自体中厚皮,具有手术出血量少、植皮成活率高、术后外观和功能恢复好、二次整形机率低等优点,是理想的修复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